-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从小爱好收藏
常自制皮影
家住路北区的张雁群今年64岁,喜欢收藏。闲暇时他就喜欢拿着放大镜研究一下自己的藏品,其中他最喜欢的还是皮影。张雁群说,唐山和皮影有着深厚的渊源,研究起来也独具味道,所以心里更是偏爱一些。
“我从小就好收集物件,小学喜欢画画,所以对邮票特别有兴趣,买来设计精美的邮票总会临摹一番。”张雁群说,当时他所在村的村民都喜欢看戏、听 戏,深受影响的他也十分喜爱皮影戏,“那时皮影戏在村里特别受欢迎,每个人都能唱上一段,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我唱的戏,在班里联欢会上都是保留节目。”
除了爱听戏、唱戏,张雁群也总琢磨着做皮影,“没有专业工具,也没有好的材料,全凭着喜欢去研究。”张雁群说,那时他在图画纸上画出各种人物,把人物上好色后用火烤蜡,把蜡油上到刻好的纸上,晾干后感觉也挺通透,再用线把胳膊、腿缝上,这就可以当作皮影玩了。
专藏上世纪
60年代前皮影
“当然,遇到喜欢的皮影我也会想办法收集到手,可惜的是我收集的好多东西在大地震后找不到了。”说起这些物件,张雁群心疼不已。1978年,他 的生活逐渐稳定,又有了收集皮影的想法。他知道好多皮影散落到了村里,也曾看到一些村民把皮影当柴火烧,心疼不已,决定到各县、区打听,把这些宝贝珍藏起 来。
“那时候,皮影不太值钱,好多村民不重视。我有时间就到各村去转,打听谁家有这物件,就花钱收回来。”张雁群说,那时候他还住在简易房里,生活 条件一般,但只要听说谁家有皮影,他肯定会第一时间赶去,“村里人重感情,有时我就拿些好吃的,请人家吃一顿,大家看我挺实在,把自己家的皮影给我不说, 还会告诉我村里谁家还有,这样一来我收藏起来就更省劲了。”
张雁群收藏皮影几十年,各式各样的唐山皮影被他收集个遍,“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具体收集了多少个皮影,怎么也得有几千件了。”张雁群笑着说,有时 一收集就是一个影箱子,里面的物件至少有上百个,“有一个影箱子基本上就啥戏都能演了,里面皮影种类都比较全。光身子就有百八十个,头茬(头部)也得有两 三百个,要是算上道具、中景、大片布景等那就更多了。”
张雁群收藏皮影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收集上世纪60年代之前的皮影。“最早的是清末时期的皮影,最晚是建国初期的。按头茬算大小,我这里最小的是8寸影,最大的是1尺2寸影。”张雁群说。
唐山皮影
越品越有味儿
“退休后,时间充裕了,我买了好多画册,把头茬一一放在里面。身子比较大的,我都放在了箱子里。”说着,张雁群打开一个箱子,好多影人身子映入 眼帘,颜色鲜艳,用专门的工具相连,味道十足,仿佛皮影戏中精彩影像已经显现在眼前。随后,张雁群拿出一本本宽约10厘米的画册,单单这四五本里就有几百 个头茬。一页页翻看,记者一开始并未看出这里的门道,心里想着这老皮影也不过如此,有的皮影甚至颜色漆黑,近乎“难看”。
看出记者的疑问,张雁群笑着说:“你别看这小小的皮影长得黑乎乎的,其实这皮影是越黑年头越长越精美。”随后,他把皮影拿出来,再拿着小手电筒 照在皮影上,眼看着这“小黑人”在光影的照射下变得色彩斑斓,人物在色彩的映衬下更是栩栩如生、立体感十足。关上手电,张雁群说:“别看皮影越放越黑,但 是这色彩是不会掉的,而且十分鲜艳,所以说唐山皮影越看越美。”
色彩饱满不说,在人物的刻画、制作方面,唐山皮影也十分讲究,张雁群感慨地说:“要说唐山皮影最好的刀工是在原丰润县黑山沟,雕刻手法流畅、有 劲儿,让人看着舒服。”张雁群一边品着皮影一边向记者说,当年的刻影大师都十分了得,一个表情、一条皱纹都刻画得惟妙惟肖。说着,他拿起一个头像,人物头 上戴着一个个由小圆球组成的帽子,每个圆球上还有镂空的白点,“这个叫作软罗帽,你看这罗帽做得一点都不死板,上边的球有几十个,可以看出当时师傅的手艺 不错。这罗帽讲究的就是小球越多越好,而且每一个小球形状都不一样,能把这个做好就是大师手艺了。”
“唐山皮影颜色浓厚,且用不同颜色去体现立体感,线条均匀流畅,表情丰富。区别于其他地区,唐山皮影大多数脸都是镂空的,这就比较考验技术,稍 不注意这一张脸就有可能刻坏。”张雁群拿着一个皮影头茬讲道:“这一张脸要是七分侧脸的大多是反派人物,正面人物都是全脸。皮影中分七莽八拷,刻龙的都叫 莽,一般是皇上,一张脸可以当作不同的人物用。分辨男女就看皮影的脚,小脚的都是女子,大脚的都是男子,服装越精美表示其地位越高。”
唐山皮影雕刻精美之处还在于身子,身子上的服饰镂空、雕花的地方很多。张雁群说,其实在皮影戏中,这么精致的雕刻技术,在幕布上是表现不出来的,但唐山刻影大师就是有这股子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把皮影做到了极致。
希望更多人
喜爱唐山皮影
张雁群告诉记者,刻影人雕刻皮影全凭手里的一把刀,线条够不够流畅、服饰设计够不够细腻、人物表情够不够生动,全是一把刀刻画出来的。看到这些皮影,不得不叹服前人的高超技艺。
自从收藏皮影之后,张雁群经常与皮影老前辈交流。“他们把自己的书籍给我看,让我也了解到不少皮影知识。”张雁群说,说皮影不得不提皮影戏,一箱子皮影不占地方,拿来带去都方便,所以早前皮影戏大都是鼓舞士气用的,皮影戏大都反映的是忠孝廉义的故事。
在民间,人们说起皮影戏大都有“一口说动天下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的古话,冀东地区皮影在当时也相当有名。“冀东皮影之所以发展得好,是因为清 朝时期对民间知识分子有压制,北京的一些知识分子来到冀东与民间的剧团结合到一起,给剧团写剧本,水平都比较高。”张雁群介绍,皮影戏十分有味道,唱腔考 究,生旦净末丑的角色都有,一般一出戏可以唱一个月,就像现在的连续剧,特别吸引人。
说起唐山皮影,张雁群感慨:“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皮影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皮影,让唐山皮影能够有更好的传承。”(记者 杨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