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过去,民间素有春节时贴年画迎新春的习俗。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忙年”,贴年画、贴窗花、贴春联儿,灶王老爷往灶台上一“坐”,年味就来了。现如今,人们已经很少再延续这些被看作“老旧”的传统习俗,也因此,城市里的年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说起年画,我们会觉得就是“行活儿”,民间艺人做的,没什么艺术含量。但是,中国美术馆目前正在展出的“杨柳春风——中国美术馆藏杨柳青古版年画精品展”却显露出,年画也颇值得玩味。
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到了清光绪年间,才正式有了“年画”这一称呼。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
此次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典藏杨柳青古版年画的年代介于清康熙至晚清民国之间,大部分作品来自于已故民间美术史学家及年画收藏家王树村先生的征集或捐赠,其中很多都是存世孤本和粉本。展览从题材、功能、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展示,我们能够发现传统年画中所蕴含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美学观念。
杨柳青年画始自明代中晚期,清早期日臻完善和提高,清中后期达到鼎盛,据说,当时以杨柳青镇为中心辐射至南乡三十六村“家家都会点染、户户全善丹青”。明清时期的杨柳青地处漕运枢纽,交通发达,市肆纵横,风景如画,有北方“小苏杭”之称。杨柳青年画在这种殷盛的环境中成长发展起来,并畅销于京城,故其题材和风格并不同于其他的农村年画产地,而是具有十分鲜明的市民文化特点和审美趣味。
随着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杨柳青年画也产生了风格上的流变。康熙、乾隆时期仍继承传统绘画题材,画面严谨,背景简洁,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比如展览中展出的下面三件清康熙时期的年画《四艺雅聚》、《连生贵子》、《四季平安》,画面的题材仍然沿袭了过去的传统,画面构图严谨,人物表情比较多样,年画中“白胖白胖”的大娃娃也反映了中国人自古至今对孩童的审美心理喜好。
雍正时期的《加冠仕女图》、《叶戏仕女图》:
乾隆时期的《百花公主》、《琴传心事》、《十不闲》等,画面人物开始增多,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故事和情节,民间传说等题材也纳入年画表达的题材。
至嘉庆、道光年间,画面渐趋向繁盛热闹的场面发展,人物增多,色彩柔丽,背景也愈加丰富。比如这两件嘉庆时期的《呼丕显下边庭捉拿潘美》、《棒打薄情郎》:
道光时期的《庄稼忙》、《福寿平安》等都是已经绝版的孤本了。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杨柳青年画逐渐形成了印绘结合的独特工艺,既保持了传统木版年画的版味,又富有手工彩绘细腻明快的特色,从而塑造出有别于其他年画产地的独特“杨柳青年画风格”。
综观杨柳青年画历代传世作品,其题材内容绝大部分都积极向善、歌颂美好,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就画面来讲,其色彩焕然悦目,气氛欢乐致祥,笔法精巧细腻,人物情态形象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构图章法更是适合大众欣赏习惯。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构成了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