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高价买的“天然钻石”却不天然,“没有加工”的绿松石原石被染了色,珍藏多年的古董玉器竟是玻璃造……
3月10日,重庆市质监局联合重庆晨报开展民生质量实验室“3·15”免费珠宝首饰鉴定活动,在国家珠宝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80名消费者免费鉴宝。
此次免费鉴定,涉及贵金属、钻石、绿松石、翡翠、和田玉等多种珠宝首饰产品。并使用了《合成钻石鉴定技术规范》等一批最新的珠宝首饰产品地方标准,鉴定更加精细、准确。
原石也有“冒牌货”
石榴石冒充红宝石 绿松石被染色
在此次免费鉴定活动中,有不少市民还带来了自己收藏的天然原石。市民杨女士就带着一颗鹌鹑蛋大小的天然原石来到鉴定现场。
“说是红宝石,在云南很偏远的一个农村挖出来的。”杨女士说,这是丈夫的一位好朋友送的。因为红宝石的天然原石很珍贵,所以杨女士一直把这颗天然原石珍藏在家里,没有打磨加工过。
为了鉴定这颗天然原石,杨女士特意打磨出了一个抛光面。从抛光面的外观来看,这颗原石的确是晶莹剔透,红得发亮。
然而,这颗被珍藏多年的天然原石,最后却让杨女士大失所望。经过鉴定,这的确是一颗天然原石,但是却不是红宝石,而是石榴石。在珠宝市场上,石榴石售价一般只有同大小的红宝石售价的十分之一。
市民吴先生的绿松石原石也被鉴定出有“猫腻”。吴先生说,这颗原石虽然从外观上来看,算是绿松石中的上品,但是买的时候售价并不贵,所以他一直收藏着等待升值。
然而,经过鉴定,吴先生的这颗绿松石被染色处理过,并不是纯天然。
鉴定人员告诉记者,翡翠、绿松石等珠宝经过染色处理后,外观会更好看,容易误导消费者。
高价钻石非天然
上万元的“天然钻石”竟是合成的
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的鉴定,一直是珠宝鉴定中的“高难度”项目。一些做工精细的合成钻石冒充天然钻石,如果鉴定方法不够细致,就可能蒙混过关。
为此,此次免费鉴定,我们使用了最新的钻石鉴定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相比,地方标准对合成钻石的鉴定方法要求得更精细,鉴定过程更复杂,鉴定使用的仪器也更高端。
市民王女士的“天然钻石”,之前已经被鉴定为“天然钻石”。结果在精细的权威鉴定面前,还是现了原形。
王女士说,这枚钻戒是她在一个珠宝展会的现场买的。“打完折,都花了一万多元。”王女士说,自己当时还把钻戒拿到展会现场的一个珠宝鉴定机构进行免费鉴定。鉴定的结果是钻戒镶嵌的是天然钻石。
这次鉴定,王女士的“天然钻石”却被鉴定为合成钻石。鉴定人员解释说,王女士之前的那次珠宝鉴定,很可能没有按照钻石鉴定的标准方法进行。简单的鉴定方法,一般很难区分合成钻石和天然钻石。
珍藏古董现原形
两对古董玉器全是玻璃做的
不少市民也把自己珍藏的古董珠宝拿到了鉴定现场。市民杨女士带来的两对古董玉器,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这两对古董玉器都是摆件,一对是老虎,一对是鱼,看上去做工都比较精美。玉器缝隙里的泥垢,让这两对玉器更有了历史和年代感。
“朋友送的,珍藏了几年了。”杨女士说,自己的朋友爱好收藏,听朋友说,这两对古董玉器都很珍贵,价值不菲。
然而,经过鉴定,杨女士的这两对古董玉器不仅不是古董,而且连玉器都不是。鉴定结果显示,这两对古董玉器其实都是用玻璃做的。
“还说拿来当传家宝,现在都不想带回家了。”杨女士说,多亏了这次免费珠宝鉴定活动,让她对珠宝产品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后在收藏珠宝前,也要先送来鉴定一下。
购买珠宝不能有“捡漏”心理
从这次免费珠宝鉴定的结果来看,被鉴定出问题的珠宝主要来源是古玩市场、小型珠宝卖场、展会、旅游景区等地。
“购买珠宝不能有’捡漏’心理。”国家珠宝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珠宝专家提醒说,购买珠宝首饰不能贪便宜。
专家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制作假冒珠宝的技术也是越来越好。因此,市民很难通过肉眼去分辨珠宝的真假。
“最好的鉴宝方法,就是看珠宝的鉴定证书。”专家建议市民在购买珠宝时,不要冲动消费,要货比三家,同时,要保留好购买珠宝的发票和证书。
在购买价格偏高的珠宝时,如果没有鉴定证书,最好是将珠宝送到权威机构进行鉴定后再购买。现在市场上热捧的蜜蜡、绿松石等珠宝,从中心鉴定的结果来看,都有以假乱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