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文伯仁(1502—1575)为明代大画家文徵明的侄子、“吴门四家”弟子徒孙中之佼佼者。其字德承,号五峰、葆生等,明代长洲(今属苏州)人,自幼酷爱丹青,曾为诸生。他始居江南太湖洞庭山韩村,由于明代中叶倭寇骚扰东南地区,殃及姑苏一带,文伯仁只得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避倭寇徙家南京”,“寓栖霞寺、白鹿泉庵数年”,其亦取号“摄山老农”。
文伯仁寓居留都金陵期间主要以卖字鬻画为生,尝与周晖、朱曰藩、何良俊、金大舆、盛时泰、顾应祥、郭第等文人墨客,相互交游雅集、切磋技艺。当时文坛“吴中二黄”之一的黄姬水(另一为其父黄省吾)在《访文德承摄山耕寓》中诗咏:“访尔岩栖者,迢迢披荔从。闲扉挂层瀑,危路隐千峰。白首鹴裘客,青山石户农。浮生能几日,一别十年逢”,记述了动荡之际的个人内心感叹。嘉靖四十年(1561),文伯仁绘有《浙江海防图卷》,藉以“备御倭军用”。晚年的文伯仁迁回姑苏虎丘西麓居住,最后终老于此。
文伯仁的文采、画艺不凡,善写诗文,下笔如神,曾经撰有《五峰山人集》。明代朱谋垔在《画史会要》中,称其山水画“笔力清劲,岩峦郁茂,擅名不在衡山(系文徵明的号)之下”。文伯仁不仅擅长山水亦工人物画,山水画受文徵明画风影响较大,“能传家法而时发巧思”,继而上溯赵孟頫、王蒙、赵伯驹、赵令穰、董源、王维等前贤体格,尤为擅制横披大画,颇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誉。据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等载,文伯仁传世画作主要有《万山飞雪图》《都门柳色图》《秋山游览图》《溪山仙馆图》《天目山图》《松风高士图》和《园林十五景图》等。
文伯仁羁旅金陵期间,十分眷爱这里的山川名胜,除了编纂《栖霞寺志》、描绘《金陵十八景图》等外,这幅《摄山白鹿泉庵图》纸本设色画卷(见图,纵27.6厘米、横133.6厘米),就是他寓居栖霞山麓时的纵情放歌佳作。据晚明代盛时泰《栖霞小志》等载,白鹿泉乃栖霞山中名泉之一,位于紫盆峰岩壁之下。相传古人追逐白鹿于山间,偶然发现此泉自石隙中流出,因为甘澈可口而得泉名。由于周遭山色清秀、林壑幽美,富有隐逸闲静之趣,昔人便在此构筑白鹿泉庵,修佛诵经,普度众生。庵内外多植梅花茶树,“可摘可烹”,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流连于此不禁咏叹《题白鹿泉诗》:“幕府识泉性,翦草剔泥滓。聚少势成多,疏阏流因驶。就中白鹿最,一泓院墙里。导出灌鳞塍,资润不计里。实足惠农氓,春省为斯喜。”当时文伯仁就寓居于该庵附近,与天地、烟霞、名泉相伴,清啸于山林岩壑之间。白鹿泉庵僧人福懋任姑苏竹堂寺住持时便与文伯仁相识,两人在摄山之麓继续神交,诸文友相会于此,“游衍吟咏,称盛一时”。故而有人推测文氏这幅寄情寓意的山水画境,“或许便是为福懋所作”!
从右至左依序展开《摄山白鹿泉庵图》画卷,映入眼帘的远山绵延起伏、竞秀争奇,烟云缥缈不定、虚实掩映,浩渺长江逶迤东流,数点风帆静静往来。一条小径由摄山脚下蜿蜒而上,古木苍葱郁茂,山间万松鸣涛,泠泉清流涓淌,小桥横跨幽涧。途中可见南朝名刹栖霞寺,隐隐地呈现于山麓之中。越往高处行,苍岩愈加陡峭,层峦邃壑多姿,四处怪石嶙峋,不染纤尘的清净气息弥漫于山间水畔。古朴幽寂的白鹿泉庵远离尘喧,沉浸在群峰环抱的山腰间。庵后石壁下的白鹿泉水,依势流转而下。庵中一人倚窗眺望,为画境注入了高逸不俗的人格意蕴。于前代画家图绘不食人间烟火等非常之景有所不同的是,文伯仁在该画卷中既勾写时人悠然款步朝山,也点缀庶夫担物匆匆而行的情境,于幽胜秀雅的氛围中平添了几许野趣生机和世俗情味,颇有一种心领神受、可居可游之感。
文伯仁在该画作的右上侧篆笔自署“摄山白鹿泉庵图”,又以行体落墨“山中农人文伯仁写”,并依次钤盖“五峰”、“文伯仁”阳文印二方,而画卷左下角则另钤一枚“文伯仁德承章”阴文方印。画面上还陆续钤有“当湖刘氏家藏”“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重华宫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阴阳文印鉴十一枚。《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此作曾藏于清廷重华宫,现归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文伯仁在此图卷的创作中,主要采用“平远”“深远”法巧妙构图,用笔工写兼备,以水墨、浅绛、青绿等勾勒皴染,树木草丛姿态各异,山石结构细致复杂,颇富王蒙、文徵明等人繁密苍润的画格遗风。画家竭力寻幽求趣,近乎表现这一带的全景式山水胜境,而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整幅画卷布局远近得当,疏密有致,起伏跌宕,笔墨遒劲清脱,敷染幽秀淡雅,画面气韵生动,意态高古盎然,从中亦流露出画家怡然自适的诗心灵犀。观者于此窥探历史图记,尽情独享其味,真可谓是林泉高致、情境隽永,更加引发思古幽绪。(作者 周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