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王钒:从名家手札一窥明代才子们的日常生活邱汉桥山水画艺术展在荣宝斋天津分店开幕西泠八月网拍推出精选田黄及印石专场批评有效性的前提是语言的有效性乾隆展的秘密 专家带你现场解读邱宗康:从艺术出发 触及中华文根熊华君个人书画展在昆明召开新闻发布会第六届“高原展”收稿火热进行中秦一峰个展9月2日登陆余德耀美术馆一纸“整顿令” 文物市场遭遇转型阵痛詹皓:众大腕回忆新中国美术教育嘉德四季“古籍善本 笔墨文章”专场总览华艺淘珍10期呈献异彩纷呈的动物世界李超德:对美术批评的批评杨小彦:奢华不是艺术杨大伟:写意的省思第六届 3+1/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当代艺术展百余件雕塑、绘画精品漂洋过海落户杭州福州解放纪念雕塑设计方案出炉程十发美术馆将成海派美术集体展示与研究的空间我从我心-天津美院教授周世麟水墨小品集粹质健为妍-津门八老之王颂余山水画作品欣赏笺素之上,绮思佳构-著名画家张佩钢先生妙笔欣赏笺素之上,绮思佳构-著名画家张佩钢先生妙笔欣赏最具影响力的当代书画名家:刘怀山作品欣赏孙建平、王晓曦艺术工作室入驻小淀国际当代艺术区天津青年画家陈丙利青花瓷艺术欣赏清新典雅,技法精湛-李新禹绘金陵十二金钗欣赏器以载道-秦胜水艺术作品巡展(天津站)在天津图书馆开幕一瓶家乡酒 情飘求学路—书画家到津酒集团为莘莘学子送祝福王书朋根据毛姆原著改编的连环画《舞男与舞女》著名书画家陈连羲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视频:著名书画家陈连羲做客天津美术网视频:著名画家潘晓鸥做客天津美术网视频: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首页 >> 我收我藏 >> 正文

王钒:从名家手札一窥明代才子们的日常生活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08-18 16:46

  天津美术网讯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在没有电话、网络的时代,除了口信,人们之间的联系只能靠一封封亲笔写下的书札维系。

  其实,中国早期的书法史几乎都是以书信写就的,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中国最早的法帖墨迹,被称为“法帖之祖”,它即是陆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而王羲之、献之父子留下的书迹,不论是墨迹还是刻帖,几乎都是信手所写的书札。书札有别于书法创作,它书写起来更为自然随意,体现了作者最原始而不假修饰的书写习惯与书法面貌,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这些书家的艺术风格。留存于世的这些书札,短小精美,犹如吉光片羽,是中国书法史长河源头最美妙珍贵的曦光。

  因此,古人传世的书札不仅是宝贵的艺术作品,更是重要的一手史料。

蔡羽出的命题作文

  明代中期,有一群生活在吴门地区(今苏州一带)的文人,他们才华横溢,能书善画,自成一派,被后世称为“吴门画派”。吴门文人彼此关系错综复杂,姻亲、师生、朋友、同僚、父辈世交……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朋友圈。他们之间来往密切,留下了许多或有趣、或深情的书信,上至艺术探讨,下至世俗生活。然而,史料记载毕竟有限,这些传世书札正好填补了空缺。比起史料里记载的寥寥数语与民间传说的神奇形象,这些存世书札,还原了那个时代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的吴门艺术家。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大量明代名人信札,尤其是明代吴门地区书画家的信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异常精美,以史料价值而论,这些信札的内容上至朝政民生,下至家事儿女,或文章酬唱,或艺苑交游,几乎无所不包。8月3日,由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吴门书画家手札精品展”正式开展。该展览遴选出上博馆藏明代吴门著名书画家手札精品49通,其中许多是首次面世,既富有史料价值,又是精彩的书法作品,全面地还原了当时吴门书画家的点滴生活与艺术创作。

  此次特展主要分为“现实生活”与“艺术世界”两部分,展出的手札中,记录着艺术家们为自己营造精神桃源的只言片语,记录着他们与各色人等的往来,以及在各种事务之间周旋的冗烦与艰辛。文徵明、唐伯虎、祝枝山等这些性情洒脱的风流才子,不只有翰墨风流和丹青雅尚,也有常人的苦乐与平凡。

  文徵明,在后人印象中他是诗、文、书、画“四绝”全才。此次展出的《致妻札》是文徵明写给妻子的一封寻常家书,从中就可以看出其不为人熟知的那一面,他在信中不断对妻子絮叨着族中不知何人的出殡事宜,同时叮嘱妻子查看棺椁有没有做好,在银钱上不要与大房计较等琐事。如此细琐而真实的记录,让他的形象顿时生动起来。

  各种民间传说中为人熟知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曾因弘治十二年科举案被牵连入狱,而时任翰林的吴宽出于心怀惜才之心,致信当时的浙江布政司左参政欧信,恳请他对唐寅照顾一二。从展出的《吴宽致欧信札》,既可见到当时这段公案的片段,也能感受到吴宽此人的宽厚仁心。

  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在这些往来书札中,看到这些文人是如何邀约喝茶、赏月、作诗、吃饭的。在《文彭致钱榖札》中,文徵明长子文彭雨中突发雅兴,以新茶邀钱榖前来小坐共赏册页,他在信中说:“雨窗无事,思石翁册叶一看。有兴过我,试惠泉新茶,何如?”尽显文人间的清新小趣味。

  再看《沈周致祝允明札》中,明四家中的“老大哥”沈周对小辈祝允明的新作赞不绝口,直言可超过唐代的白居易和元稹。不过盛赞之余,提到酬劳却是不甚爽快,饶是沈周也只能用“缠头之赠恐是虚语”结语,报以“呵呵”一笑的态度。

  吴门文人的形象,文献记载中太过冰冷,民间传说里又过于荒诞,一切都只是道听途说。而在他们的私人书札里,这些屏障通通被打破,一个个鲜活立体的人物,仿佛伸手可触;一段段真实的生活片断,仿佛重现在我们眼前。(作者 王钒)

《文彭致钱榖札》

来源:中国美术报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乾隆展的秘密 专家带你现场解读
• 赵庆伟:存在高于一切
• 小心收藏品骗局瞄向农村老年人
• 南昌古玩市场冷清中谋转型
• 汤米:古陶瓷鉴定的八个贴士
• 长线投资,艺术品收藏最安全
• 走进法国古董商戴克成的青铜器王国
• 收藏家想要“任性”也是有条件的
• 最长的画卷《康熙南巡图》赏析
• 我言秋日胜春朝:邮票上的秋天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