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瓷器大藏家胡惠春:暂得之乐永恒存黄宾虹:金石富翁铁笔入山水“奇葩”艺术家王开方的数字雕塑明代沈周:在野文人的光辉榜样谢景兰:不再做赵无极的缪斯“江山行旅—李项鸿山水画艺术展”在浙江开幕上海文联主席施大畏:神话是极好的文化《德霈万邦》等古都史画:“画”看老北京香港收藏家张永珍 厚德崇雅 顺心而行林木:当代美术何去何从国画不能忽视对“源”的研究弘扬写意油画呈现中国精神俄罗斯画家作品昨日在青岛隆重开展"俄罗斯油画展"开展 部分画作借鉴中国画银川国际版画创研中心成立从具象到抽象的画面“布局”钟曦:版画让深圳走向世界中英版画重在本体的鉴比22届全国版画展亮相内蒙古修缮安达森洋行 记录故宫文物南迁传奇“添彩津城、助力全运”城市画派主题美术展在津举行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在天津美术馆开幕视频:相约全运·筑梦津门-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相约全运·筑梦津门-天津名家中国画邀请展在青创美术馆开幕体坛藏俊秀,文苑溢清香-第十三届全运会天津体育文化作品展开幕高清图:元气淋漓龙蛇走笔——陈元龙山水画赏析一封家书传递父爱如山-吕大江追忆父亲吕云所朱惠民诗联书画大展在天津开幕 名人巨擘文坛论道民盟天津市委举办喜迎十九大美术作品展 民盟中央美术院天津分院成立“心象·墨韵”范扬人物画作品展在忻州市五台山书画院开幕“水墨问道-津门六家中国画作品展”作品欣赏水墨问道-津门六家中国画作品展在天津图书馆开幕心系家乡,恩报桑梓 “澄怀观道-贾广健艺术精品展”在永清开幕我从我心-天津美院教授周世麟水墨小品集粹质健为妍-津门八老之王颂余山水画作品欣赏
首页 >> 我收我藏 >> 正文

瓷器大藏家胡惠春:暂得之乐永恒存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08-31 13:46

  天津美术网讯 若去上海博物馆二楼,会看到一个清雅别致的展厅 “暂得楼陶瓷馆”。暂得楼的主人正是民国上海大藏家胡惠春,主要珍藏明清御瓷,尤爱单色釉。他晚年以捐赠和拍卖的方式散去大量藏品。千帆过眼、繁华落尽,那时的胡惠春已不再执着于器物的拥有,而进入到空无之境。

  1955年,45岁的胡惠春,仪表堂堂。

  虎父无犬子大学始收藏

  暂得楼楼主胡惠春(1911-1995)与张伯驹一样,也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传奇父亲——被称为“中国十大银行家”之一的胡笔江。

  胡笔江20岁时就喜得长子胡惠春,那时他还在扬州仙女庙义善源银号当店员。聪明又勤奋的胡店员,就在这最基层的职位上扎扎实实积累了几年经验。后来经人介绍,他进入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任调查专员。1914年升任北京分行经理。胡经理主持行事,井井有条,营业猛增,成绩斐然,这让交行的老大梁士诒颇为满意。于是,自从胡惠春有记忆起,他的父亲就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银行界精英。

  银行家父亲并没有急功近利地把儿子培养为金融人士,而是聘请名师在家教授四书五经,使其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先成人、后成才。中学毕业后,胡惠春进入当时著名的燕京大学,攻读地质学。这个学科和家族的金融行业无关,和他当时的文史艺术兴趣也无关。至于为什么会选此冷门,现在已不得而知。总之大学时,胡惠春就喜欢上了陶瓷,开始了收藏。

  他生平第一次购买的藏品是一件19世纪的民窑笔洗。这件笔洗在他后来琳琅满目的珍藏中,要算是最最普通的了。但胡惠春对它不离不弃,相伴一生。要知道,自从中日战争以来,胡惠春全家数经迁徙。每次搬迁,他都不得不留下大量藏品,或送出部分。若仅论文物价值,他后来藏品中绝大部分都比这件民窑笔洗高很多,但胡惠春一直保留着“初恋般”的平凡笔洗,保留着那份青葱岁月的美好回忆。藏品对于藏者的意义,正应是这样超越金钱的情感关系。

  胡氏全家福。1950年在香港。后排胡惠春、胡夫人王华云、长女胡盈莹。前排儿子胡建国、二女胡安琪。

  婚姻登对子承父业

  大学结束后,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合力下,21岁的胡惠春很快成婚了。新娘是16岁的大家闺秀王华云,甜美贤惠、知书达理。1932年王家与胡家联姻时,均为名倾一方的望族。王华云的父亲王景琦,少年入举,字冠八邑,凭借书法名声大噪。民国后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文史资料所载《王氏兄弟小传》提及王景琦生活时说:王景琦家财富裕,为人不谋权不争利,“故里人很尊敬他,称王三太爷,不失为旧社会之一名士”。

  相比之下,金融大家胡家更为显赫。胡笔江当时的事业如日中天,与南洋华侨黄奕柱创办中南银行已有十年之久。他以金融家身份与政界过从甚密,1933年被民国“四大家族”成员之一的宋子文指派为交通银行董事长。1938年8月24日,胡笔江从香港乘坐飞机,准备到西安与民国政府要员商讨战时金融问题,不料起飞不久,即在广东中山市上空遭到日本军用飞机截击,机坠人亡。58岁的胡笔江遇难后,国民政府追认他为烈士,蒋介石电唁其家属,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都送了花圈挽联,在挽联中称其为“金融巨子”。

  父亲的突然离世无疑对长子胡惠春是一道猛烈的晴天霹雳。在承受巨大悲痛之后,胡惠春仿佛一夜长大。他必须担当责任,撑起整个大家族。他必须放弃以文史与艺术为主业的想法,子承父业,挑起大梁,掌管中南银行。

  虽然晚年的他回忆一生时常常困惑在过去的生命历程中,是否走错了路。他认为自己实在应该从事文化活动。自从购藏第一件艺术品开始,他对每件重要藏品及其相关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反而于他本身银行有关的事宜,却似乎印象不深。然而,人生没有回头路。如果当初他选择走艺术道路,还会有后来的大藏家胡惠春吗?

  1980年代初,70多岁的胡惠春在自家客厅。

  客厅前端放置一对明嘉靖五彩鱼藻纹大罐,后面摆放一对有盖青花大罐,

  中间单放一件霸气十足的粉彩蟠桃天球瓶。都是价值连城的御瓷珍品。

  欣然而遇好古敏求

  在忙碌的银行事务之外,胡惠春一直没有停下收藏的脚步。他欣赏书画之博大精深、写怀抒情;喜欢文玩之含蓄婉转、诙谐风趣;更醉心于御瓷之雅致细腻、傲绽华彩。他给自己的堂名取之“暂得楼”,句出王羲之名作《兰亭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这不仅表达楼主对藏品欣然而遇的喜悦心情,更折射出胡惠春不执迷于私人对器物的占有。

  由于他笃学尚古、专精覃思,胡惠春1945年就曾受聘为北京故宫陶瓷专门委员,那年他才35岁。1950年,他又受聘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他任此委员时,就将他珍藏的明清官窑瓷器等各类文物268件捐献给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这一大宗珍贵瓷器,对于筹建当时文物基础极为薄弱的上海博物馆,可以说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胡惠春旧藏 清乾隆 茶叶末釉如意耳葫芦尊,在2012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1164万港元被亚洲古董商拿下。

  此尊妖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十分养眼。

  随后,胡氏全家移居香港。这一当机立断的明智之举,让他们躲过了新中国后来几番疯狂的政治风波,当然也免遭文革的灭顶之灾。不过,在香港继续中南银行业务的胡总经理,并没有断掉与大陆文物界的联络。解放初期,受周总理号召,他与香港知名学者及教育家陈君葆、当时新任中国文化部部长沈雁冰、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等人,在香港秘密组织国宝收购小组,由内地出资,大量购买战乱散失香港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古籍善本、清宫书画等,运回大陆。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秘密帮助疏通关系,协助大陆购回赫赫有名的“二希”——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这样,加上深藏故宫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乾隆皇帝深爱的三希堂法帖才完好团聚于北京故里。

  1960年,胡惠春又积极参与创建香港著名文物收藏团体——敏求精舍。后曾八次担任敏求精舍的主席。“敏求”语出《论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我并不是天生就懂得,而是追慕古人、勤奋求索罢了。所以“敏求精舍”就是勤奋研习古代文化的修炼之地。胡惠春到了晚年健康转坏,原来饱满的脸颊都瘦削下去。虽不能再参加敏求的活动,他仍然称之为“我们的会舍”。

  胡惠春旧藏 清乾隆 仿汝釉桃式洗,在2012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被亚洲古董商以458万港元买下。

  退休后,胡惠春移居美国,西方收藏界习惯称呼其为 J. M. Hu。他执着地追求藏品之完美,令人印象深刻。任何一件清代官窑瓷器若有丝毫瑕疵,他都不会接受。藏品成双配对,以达到陈列时的美观,这是胡惠春在收藏中追求完美的另一种表现。登门胡府拜访过的已故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曾说:“胡先生对陈设之讲究,可以说达到美轮美奂的佳境。家具完全是清初之紫檀,四壁悬挂明代缂丝花鸟树石画,瓷器对称陈列,此外一无杂物,气象清雅脱俗。”

  他的部分藏品在1985年6月交给纽约苏富比举办专场拍卖,轰动一时。该场拍卖共计79件明清瓷器,其中1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原藏1对,这次拍卖只拿出1件)以110万美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瓷器拍卖最高纪录。事隔7年,胡惠春将另一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再交苏富比拍卖,结果拍到260万美元,再创中国瓷器当年的超高天价。胡惠春除透过拍卖释出藏品外,1989年更将101件自晋至清的历代瓷器精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上博为其出版专书,并以胡氏堂号“暂得楼”为名,开辟专馆陈列。2012年,香港苏富比隆重推出胡惠春遗珍专场——“敦朴涵芳: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12件瑰宝全数成交,创下成交率100%的白手套佳绩,总额高达8446万港元。

  然而,垂暮之年的胡惠春对艺术及收藏失去了兴趣。他晚年曾写下老子《道德经》中的语句“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意指爱的太深、拥有的太多,必会为其所累。这位感性、敏锐及热诚的收藏家,终究看透缘起缘灭,领悟生死轮回,不再执着于“收藏”,而是学会“放手”。这正是他全身而退、进入空性的归宿。(作者 杜卡)

  1985年,纽约苏富比推出胡惠春的暂得楼珍藏名瓷专拍,拍品79件。这是当时的拍卖图录。

  封面重器:明嘉靖五彩鱼藻纹大罐,拍得110万美元,创下当时中国瓷器拍卖最高价的纪录。

  胡惠春旧藏 清乾隆 仿汝釉花觚一对,在2012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506万港元被香港藏家购入。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明代沈周:在野文人的光辉榜样
• 《德霈万邦》等古都史画:“画”看老北京
• 香港收藏家张永珍 厚德崇雅 顺心而行
• 艺术品藏品保存 博物馆加湿器功不可没
• 南博年度书画大展秀镇馆之宝
• 一件镇馆之宝的传奇三百年
• 这些赝品石佛攻陷全球各大博物馆
• 北宋米芾《吴江舟中诗卷》
• 北宋米芾《吴江舟中诗卷》
• 让老蒋如此铁粉的黄庭坚到底好在哪?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周年庆典
  •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天津湖社会员作品在津整体亮相
  •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刘芳进课堂讲授传统面塑技艺
  •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沽上采薇-天津山水画专委会小品展
  •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指尖的彩虹》在津首发
  •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天津画院写生作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