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七旬老人痴迷报纸收藏 30年收藏上万份香港秋拍:“黑马”珍品赢得市场康文峰:自由和唯一是艺术最可贵的佛教艺术品:拍场标配 市场新宠吕建中:民办博物馆将是博物馆发展方向高大上的“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廊坊:手工技艺助推农村文化经济发展“溢彩苏州”全国名家采风写生作品展首场亮相墨象——六人书画作品联展在南京开幕“印象溧阳”第二届油画家写生溧阳作品展开幕吴冠中《崂山松石》1322.5万元成交萧淑芳《北京冬季的什刹海》414万元成交 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暨名人名家精品展走进宣纸之乡刘炜《自画像》2415万元成交周春芽《中国风景》4427.5万元成交南京经典2017秋拍推出《中国书画》专场顶级拍卖行如何挖掘富豪买家中国历史上在艺术领域造诣非凡的皇帝《百年上海设计》新书首发:探索深化中国设计未来“艺术与科学”命题的文化前提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基础教学研讨会暨纸本绘画作品展在天津美术学院举行同窗问道——李旭飞、徐展、刘金凯中国画作品展在鸿德艺术馆开幕张福义、康国林联袂举办书法临帖展 探索借鉴传统自我创作之路美在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美术作品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天津市第六届油画双年展”在武清区美术馆开展大美中国梦-全国书画名家暨杰出新秀作品邀请公益展在天津文交所开幕我和名家学画瓷-著名画家马寒松讲授陶瓷艺术受热捧 纪念黄士俊诞辰103周年师生作品展在西洋美术馆开展中国绘画意象造型艺术人才培养结项成果汇报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展天津企业联合创业促进会参观“天之瓷”陶瓷艺术展天瓷画院院长王其华带您走进陶瓷世界藏域风情:品读陈恺的人物画艺术“养正书德-孟宪奎山水画展”在水上公园雅闳轩开展著名画家王心刚2018戊戌年台历欣赏2017中诺国际秋季艺术品拍卖同期举行王心刚扇面书画艺术展
首页 >> 我收我藏 >> 正文

七旬老人痴迷报纸收藏 30年收藏上万份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7-12-21 12:08

  天津美术网讯 冒着济南的初雪,济南市民刘树林来到了小区的传达室中。他掸了掸身上的雪,小心翼翼地从门卫手中接过新一期的齐鲁晚报。闻着油墨的纸香,这位77岁的老人笑了,“朋友,你知道吗?这是我们第10764次见面了”。

(刘树林家地下室内30年存报堆成2.2米高的4摞。)
(刘树林家地下室内30年存报堆成2.2米高的4摞。)

  难忘那一次偶然的邂逅

  刘树林还清楚地记得,他与晚报第一次相遇的场景。

  那是1987年的12月下旬,在铁路上工作的刘树林从外地回到济南家中。有一天,他路过了堤口路的一个报亭,看到许多人围在一起,好奇心驱使他挤上前去,这才发现,原来大家在买一份刚发行的报纸。

  刘树林拿起了这份报纸,发现报纸版面并不多,上面刊发的都是些民生新闻,读起来十分有趣。这一下勾起了刘树林的兴趣,作为各类报纸的资深读者,刘树林深知,这是在济南的市面上第一次出现都市类报纸。

  想到此,刘树林马上看了一眼报头,四个字映入了他的眼帘——“齐鲁晚报”。手拿着报纸,刘树林是越看越高兴,他决定掏钱买下这份报纸,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一口气买了十份。

  “当时也没想别的,就是想多买点收藏。” 就从这时候开始,刘树林开始关注起这份刚诞生的报纸。

(刘树林获得了很多荣誉。)
(刘树林获得了很多荣誉。)

  刘树林对记者说,那时他曾想去邮局订购,但是没有订成功。因为元旦过后马上就要去外地上班,刘树林特意嘱托家人,在他不在家的时候,一定别忘了买报纸。

  那段时间,刘树林只要出差回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外出这段时间的晚报通读一遍,每个边边角角,他都不舍得放过。这种习惯,刘树林一直保持到了现在,虽说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读晚报,仍是他每天雷打不动要做的事情。

刘树林家地下室内30年存报堆成2.2米高的4摞。
刘树林家地下室内30年存报堆成2.2米高的4摞。
 
刘树林家地下室内30年存报堆成2.2米高的4摞。
刘树林家地下室内30年存报堆成2.2米高的4摞。 

  与记者一起“管闲事”

  有一天,刘树林像往常一样看晚报,看到一条新闻之后,老人勃然大怒。

  老人说,这是一条关于殡仪馆强卖骨灰盒的新闻。“新闻说,殡仪馆烧完尸体之后,死者家属必须得买一个叫中传盒的盒子,如果不买的话,殡仪馆就不把骨灰给家属。”

  老人看到这个新闻之后,马上联系了本报,在记者的联系下,老人与殡仪馆的相关领导坐在了一起。在座谈会上,刘树林详细地向殡仪馆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殡仪馆领导当场向老人表示,会尽快推进这项制度改革,取消不合理的收费。

  没有多久,中转盒就被取消了。

  经过这个事情,刘树林重新审视了晚报,他对记者说,这是他第一次认识到晚报的力量,也是真正认识到了晚报是一份为老百姓说话的报纸,他喜欢上了与晚报记者一起“管闲事”的感觉。

  随后,刘树林开始频繁地向晚报反应线索,只要他看到不平事,就会拨打晚报的热线。

  2011年夏天,刘树林到杨庄东路2号朋友家做客。一到小区,刘树林吓了一跳:粪水正从井盖“汩汩”往外冒,小区的路面脏兮兮的,简直没法落脚。

  见到刘树林,朋友诉苦说,一到下雨天路面上粪水雨水横流,出门需要专门穿上雨鞋。看到这个情况后,刘树林很是着急。“这种情况居民出门多不方便啊。”于是他联系了本报记者进行报道,随后一直关注着事件的进展,直至事情的解决。

  在此期间,刘树林也和本报许多记者、编辑成为了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许多编辑记者都喜欢来老人家坐坐聊聊。刘树林有个规矩,只要是晚报记者来家里做客,他都要留记者在家吃饭。“都是一家人,吃个饭很正常。”老人笑着对记者说。

 
  刘树林每天除了照顾老伴就是整理报纸。 
 

  愿意再陪晚报三十年 

  刘树林对记者说,他这个人不喜欢花鸟鱼虫,更不热衷麻将扑克,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收藏齐鲁晚报。

  在刘树林的地下室,珍藏着老人三十年的心血——四摞两米多高的报纸。自从创刊到如今,10770期报纸,刘树林一张也没有卖。每天,刘树林都要把报纸整齐地铺在桌面上,一张一张认真翻看,再按类叠起来,这件事,刘树林已经坚持了20年的事情。从晚报创刊开始,只要看到感兴趣的报道,老人总是仔细地保存下来,并按照报道主题不同,分门别类摆放。

  老人说,收藏报纸,就是在收藏历史。每当他翻阅存报时,都会感到历史的厚重。

  对于刘树林来说,晚报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老朋友。马上,刘树林的这位老朋友就要迎来三十岁生日了。老人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这位老朋友说说。

  “晚报马上就三十岁了,这三十年里,我参与了报纸不少的活动,也向报纸反映了不少的线索,和不少的记者、编辑成为了朋友。这期间,我深刻地感受到晚报是一份真正为民说话的报纸,一份真正反映人民需求的报纸。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晚报能够继续发扬这种传统,继续为老百姓说实话、做实事、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老人说,只要身体允许,他还愿意再陪伴晚报三十年。(记者 朱文龙 张中)

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简宁
53K
>>相关新闻
• 中国历史上在艺术领域造诣非凡的皇帝
• 国内藏家推动市场回暖 几乎全是国内买家
• 单霁翔:文物让人动容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 李成《寒林平野图》:如梦雾中
• 好捡漏:专家教你如何鉴定邮票真伪
• 如何认识北宋铜母精度上状态上的差异
• 杨泽华:书画修复的原则与标准
• 新朝王莽:天凤元年大钱
• 蜀锦、云锦、宋锦 谁是锦绣之冠?
• 北京冬奥纪念套封开始预售 年底发行会徽邮票
纪念人民艺术家张世范诞辰80周年
  •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天津写生美术作品展在美术馆开幕
  •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开幕
  • 霍春阳花鸟画艺术研究所在津成立 霍春阳花鸟画艺术研究所在津成立
  • 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开幕 中国书法艺术大展在天津开幕
  • 名家国画邀请展在青创美术馆开幕 名家国画邀请展在青创美术馆开幕
  • 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展在津开幕 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展在津开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