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冒着济南的初雪,济南市民刘树林来到了小区的传达室中。他掸了掸身上的雪,小心翼翼地从门卫手中接过新一期的齐鲁晚报。闻着油墨的纸香,这位77岁的老人笑了,“朋友,你知道吗?这是我们第10764次见面了”。
难忘那一次偶然的邂逅
刘树林还清楚地记得,他与晚报第一次相遇的场景。
那是1987年的12月下旬,在铁路上工作的刘树林从外地回到济南家中。有一天,他路过了堤口路的一个报亭,看到许多人围在一起,好奇心驱使他挤上前去,这才发现,原来大家在买一份刚发行的报纸。
刘树林拿起了这份报纸,发现报纸版面并不多,上面刊发的都是些民生新闻,读起来十分有趣。这一下勾起了刘树林的兴趣,作为各类报纸的资深读者,刘树林深知,这是在济南的市面上第一次出现都市类报纸。
想到此,刘树林马上看了一眼报头,四个字映入了他的眼帘——“齐鲁晚报”。手拿着报纸,刘树林是越看越高兴,他决定掏钱买下这份报纸,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一口气买了十份。
“当时也没想别的,就是想多买点收藏。” 就从这时候开始,刘树林开始关注起这份刚诞生的报纸。
刘树林对记者说,那时他曾想去邮局订购,但是没有订成功。因为元旦过后马上就要去外地上班,刘树林特意嘱托家人,在他不在家的时候,一定别忘了买报纸。
那段时间,刘树林只要出差回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外出这段时间的晚报通读一遍,每个边边角角,他都不舍得放过。这种习惯,刘树林一直保持到了现在,虽说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读晚报,仍是他每天雷打不动要做的事情。
与记者一起“管闲事”
有一天,刘树林像往常一样看晚报,看到一条新闻之后,老人勃然大怒。
老人说,这是一条关于殡仪馆强卖骨灰盒的新闻。“新闻说,殡仪馆烧完尸体之后,死者家属必须得买一个叫中传盒的盒子,如果不买的话,殡仪馆就不把骨灰给家属。”
老人看到这个新闻之后,马上联系了本报,在记者的联系下,老人与殡仪馆的相关领导坐在了一起。在座谈会上,刘树林详细地向殡仪馆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殡仪馆领导当场向老人表示,会尽快推进这项制度改革,取消不合理的收费。
没有多久,中转盒就被取消了。
经过这个事情,刘树林重新审视了晚报,他对记者说,这是他第一次认识到晚报的力量,也是真正认识到了晚报是一份为老百姓说话的报纸,他喜欢上了与晚报记者一起“管闲事”的感觉。
随后,刘树林开始频繁地向晚报反应线索,只要他看到不平事,就会拨打晚报的热线。
2011年夏天,刘树林到杨庄东路2号朋友家做客。一到小区,刘树林吓了一跳:粪水正从井盖“汩汩”往外冒,小区的路面脏兮兮的,简直没法落脚。
见到刘树林,朋友诉苦说,一到下雨天路面上粪水雨水横流,出门需要专门穿上雨鞋。看到这个情况后,刘树林很是着急。“这种情况居民出门多不方便啊。”于是他联系了本报记者进行报道,随后一直关注着事件的进展,直至事情的解决。
在此期间,刘树林也和本报许多记者、编辑成为了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许多编辑记者都喜欢来老人家坐坐聊聊。刘树林有个规矩,只要是晚报记者来家里做客,他都要留记者在家吃饭。“都是一家人,吃个饭很正常。”老人笑着对记者说。
愿意再陪晚报三十年
刘树林对记者说,他这个人不喜欢花鸟鱼虫,更不热衷麻将扑克,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收藏齐鲁晚报。
在刘树林的地下室,珍藏着老人三十年的心血——四摞两米多高的报纸。自从创刊到如今,10770期报纸,刘树林一张也没有卖。每天,刘树林都要把报纸整齐地铺在桌面上,一张一张认真翻看,再按类叠起来,这件事,刘树林已经坚持了20年的事情。从晚报创刊开始,只要看到感兴趣的报道,老人总是仔细地保存下来,并按照报道主题不同,分门别类摆放。
老人说,收藏报纸,就是在收藏历史。每当他翻阅存报时,都会感到历史的厚重。
对于刘树林来说,晚报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老朋友。马上,刘树林的这位老朋友就要迎来三十岁生日了。老人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这位老朋友说说。
“晚报马上就三十岁了,这三十年里,我参与了报纸不少的活动,也向报纸反映了不少的线索,和不少的记者、编辑成为了朋友。这期间,我深刻地感受到晚报是一份真正为民说话的报纸,一份真正反映人民需求的报纸。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晚报能够继续发扬这种传统,继续为老百姓说实话、做实事、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老人说,只要身体允许,他还愿意再陪伴晚报三十年。(记者 朱文龙 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