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陕西历史博物馆备受关注。日前,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获悉,今年陕历博将推出18个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展览,同时深入挖掘丰厚的馆藏历史文化资源,研发30款以上文创产品。
据悉,今年全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将给观众呈现18个特色鲜明的展览。其中原创展览有《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绵亘万里 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展》《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中国古代彩陶艺术展》《平山郁夫的丝路世界》《陕西国宝展》等专题展。
馆内将引进《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世纪——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和《世界遗产图片展》两个展览。原创交流巡回展有《泥火幻彩——唐都长安三彩文物精华展》《三秦华章 光耀四方——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陕西古代金银器展》《岁月如歌——陕西民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展》《骁腾万里——中国古代马文化展》《清冶铜华以为镜 荧光如水照佳人——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铜镜特展》以及《风华再现——唐代壁画名作摹本展》等。
将要开幕的境外交流展有《秦始皇和兵马俑展》《中国秦汉文明展》。同时,正在筹备将赴俄罗斯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瑰宝》展、赴荷兰的《中华文明》展、赴日本的《三国志展》(协办展)、赴沙特阿拉伯的《华夏瑰宝展》(协办展),以及哈萨克斯坦及吉尔吉斯斯坦文物来华展。
今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将举办以“陕博星课堂——十八国宝系列课程”“藏在博物馆里的古代发明”“丝绸之路架起沟通的桥梁”等具有陕历博特色的教育项目。其中包括“丝路见证 鎏金铜蚕”“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阙楼图”等26节主题课程。重新发掘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在立夏、小暑、大暑、白露、冬至、霜降等节气举办“传承中国记忆 发现节气之美”公众体验活动。
同时挖掘丰厚的馆藏历史文化资源,让文创产品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活”起来。全年计划研发《陕博日历》、鎏金铜蚕等文创系列主题产品30款以上,将业务范畴延伸至“互联网+文化+展览+科技+贸易+旅游”等领域,积极构建对内对外文化贸易平台。
相关新闻
西安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居全国第一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张佳) 1月14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11~12日全国文物局局长会议在杭州召开。西安在文物保护立法、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肯定和认可。
2017年12月1日起《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使西安市文物保护立法走在全国前列。随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我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至4处,数量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我市编制形成了《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总体方案》。新增西安市城市记忆博物馆等5座博物馆,全市博物馆总量达126座。
“文化惠民工程”也取得了新成效。西安半坡博物馆获得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西安博物院等8家单位入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等进入陕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候选名单。2017年全年组织全市各博物馆开展进“双百校”活动203次;全年举办各类展览200余个,开展面向公众的文化服务活动460余次。“西安事变纪念馆移动互联网AR/VR虚拟交换展示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
在丝路文化高地建设方面也迈上了新台阶。在西安举办的“丝绸之路(南亚段)跨国系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积极推动丝绸之路南亚段价值认定和路线认定。丝路沿线17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博物馆馆长来西安参加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第二届大会”,西安博物院和德国莱法州州立博物馆签署《友好博物馆合作协议书》。
在“行政效能革命”方面实现改革比率为72.7%。涉及地下文物考古调查、勘探等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由26个工作日缩减至10个工作日。
陕师大附中建立
“公众考古进校园示范点”
本报讯 (记者任娜 通讯员索海峰) 传承古都文明,讲好西安故事。1月13日下午,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签署了“公众考古进校园”联合共建协议,并举行了“公众考古进校园示范点”授牌仪式。
据了解,省考古研究院将以本次授牌为契机,指导师大附中学生社团发挥特长、开阔视野,在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希望社团的同学们进一步加强与省考古研究院的交流合作,为更好传播陕西文化、传承古都文明、讲好西安故事贡献力量。
签约仪式结束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周勇院长为陕西师大附中学生社团的同学们做了精彩的考古学报告,赢得了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记者 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