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春节期间,辽宁省博物馆特别举办《万岁通天帖》特展,位于辽博新馆一楼的1号临展厅,与该展厅原来的展览《馆藏明清书法展》共同展出。《万岁通天帖》曾在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中亮相,成为辽博最为观众所喜爱的三件国宝之一。
《万岁通天帖》又称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纸本墨迹卷。现存王羲之、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王僧虔、王慈、王志七人法书摹本十通,其中尤以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等为最精。因卷尾有王方庆小楷署“万岁通天”年款,又称《万岁通天帖》。
要谈《万岁通天帖》的来历,还要从一代女皇武则天讲起。
国家宝藏《万岁通天帖》守护人 宁静(饰 武则天)
据史料记载,武则天精通文史,熟谙艺术,尤其爱好书法,对于王羲之的字帖,更是爱如至宝,曾遍寻王羲之真迹。武则天在苦求王羲之真迹而不得之时,凤阁侍郎王方庆在御前站了出来,他向武则天奏道,自己是王羲之的十世孙,愿意献上王氏一门书法真迹。武则天得到真迹后,自然是喜出望外,为此特别在武成殿召集群臣,共赏王氏书法真迹,并且命中书令崔融作《宝章集》,记录了这件大事。
武则天虽然非常喜爱这件作品,但并没有将之据为己有,而是在万岁通天二年,命内府弘文馆善摹拓者以王氏一门书帖原作为底本,用双钩填墨法复制摹本,并将王方庆进呈的原件加以装裱锦褙,重新赐还给王方庆。她还嘱咐王方庆,这是祖先的手迹,后代子孙应当善加守护。
然而,王氏后人未能守护住先祖的真迹,真品下落不明,反而是武则天命弘文馆复制的摹本保存下来,并被后世人一再临摹和刻拓。卷后有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俱称其钩摹精到。
《万岁通天帖》后来收藏在清代内府,乾隆时干清宫失火,险些被火烧掉,卷幅上尚有火焚痕迹。清朝灭亡,被赶下台的末代皇帝溥仪将此帖连同其他大量国宝珍品带到了东北长春。1946年,吉林省主席郑洞国任“剿总”司令期间,收藏了此帖。1948年,郑洞国率部长春起义,将包括《万岁通天帖》在内的五件书画珍品交给解放军。现此帖收藏在辽宁博物馆。
关于《万岁通天帖》
《石渠宝笈》载:卷高八寸三分,横七尺八寸八分。共十帖:一、《姨母帖》王羲之书,行书;二、《初月帖》王羲之书,草书;三、《疖肿帖》,王荟书,行草书;四、《翁尊体帖》(《郭桂阳帖》),王荟书,行草;五、《新月帖》王徽之书,行书;六、《廿九日帖》王献之书,行楷;七、《太子舍人帖》(《王琰牒》、《在职帖》)王僧虔书,行楷;八、《卿栢酒帖》王慈书,草书;九、《汝比帖》草书;十、《一日无申帖》(《喉痛帖》),王志书,草书。
一、《姨母帖》王羲之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睛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二、《初月帖》王羲之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瞩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障。力不具,羲之报。
三、《疖肿帖》王荟
释文:臣十代叔祖晋侍中卫将军荟书
荟顿首□□□□,为念。吾疖肿□□,甚无赖,力不次,□顿首。
四、《翁尊体》王荟
翁尊体安和,伏慰侍省,小儿并健。适遣信集泽。□邨,自当令卿知吾言之不虚也。郭桂阳已至,将甲甚精。唯王也。郭桂阳已至,将甲甚精。唯王临庆军马小不称耳!以病告皆差耶,秋冬不复忧病也。迟更知问。七月廿七日。
五、《新月帖》东晋王徽之
释文:臣九代三从伯祖晋黄门郎徽之书
二日,告□氏女,新月哀摧不自胜,奈何奈何。念痛慕,不可任。得疏知汝故异恶悬心,雨湿热复何似,食不?吾牵劳并顿,勿复,数日还,汝比自护。力不具。徽之等书。姚怀珍,满骞。
六、《廿九日帖》东晋王献之
释文:"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怅恨深。体中复何如。弟甚顿。匆匆不具。献之再拜。"
七、《王琰帖》(又称《太子舍人帖》、《在职》),王僧虔书。
释文: 太子舍人王琰牒。在职三载,家贫,仰希江郢所统小郡,谨牒。七月廿四日臣王僧虔启。
八、《栢酒帖》王慈南齐
释文: 唐怀充,臣六代从伯祖齐侍中懿子慈书
得栢酒等六种,足下出此已久,忽致厚费,深劳念慰。王慈具答。
九、《汝比帖》王慈南齐
释文:唐怀充,范武骑。汝比可也,定以何日达东,想大小并可行。迟陈赐还。知汝劣劣,吾常耳。即具。
十、《一日无申帖》(又称《喉痛帖》)南梁王志
释文:臣六代从叔祖梁中书令临汝安侯志书
一日,无申只□正属雨气方昏,得告深慰。吾夜来患喉痛,愦愦,何□晚当故造迟叙。诸惟□不□。
此卷勾摹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之间书风的传承关系,为研究我国书体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这种唐摹本在宋代已被重视,米芾诗说“媪来鹅去已千年,莫怪痴儿收蜡纸”。可见当时已有人把钩摹的蜡纸本当作王羲之的真迹,所以米芾讥他们是“痴儿”。到了今天唐摹本更为稀少,被人重视的程度,自然远过宋人,便与真迹同等了。现存的摹本中,可信为唐摹的,至多不过九件。
王羲之的书法,无论古今哪家哪派的评价如何,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总是客观存在的。又无论是从什么角度研究,是学习参考,还是分析比较,那些现存书迹,总是直接材料。本期,小艺君还找了王羲之的部分书法作品以供欣赏。
《快雪时晴帖》,纸本,四行,二十八字,唐代双钩填廓法临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远宦帖》纸本(摹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丧乱得示二谢帖》是唐代内府的双钩填墨摹本,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入日本。
《上虞帖》草书,唐代摹本,现藏上海博物馆。硬黄纸本纵23.5厘米黄26纸本
王羲之《行穰帖》,原迹已失传。此为初唐时期的双钩填墨摹本,硬黄纸本,传为米芾再临本,24.4×8.9cm。
王羲之《平安》帖
王羲之《何如》帖,存双钩摹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览时间:2月13日—3月4日
展览地点:辽博展厅一楼1号临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