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图1
图2
图3
图4
天津美术网讯 前不久,笔者在古玩市场淘得一面铜镜(图1、2)。此镜直径12.8、缘厚0.36厘米,重217.5克。镜背的钮两侧各有一长方形印章式铭文,分别为“炼铜(照)子每两一百二十文”(图3)和“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图4)。从轻轻叩击镜面后听到的声音判断,此镜尽管历经近千年,但身子骨仍然较硬朗,应该是属于南宋,是铜镜中质量较好的一面。
之所以认定其为南宋的镜子,主要是从它的造型、背钮状、镜铭形式、铜色、锈色诸多因素所散发的信息确定的。
各个不同时代的铜镜都有它自身的时代特征。纵观中国铜镜发展的历史,铜镜文化也是我国很常见的行为模式,它体现在物质成就、礼仪制度、精神因素等诸多方面,几乎涵盖了古人生活的所有领域。在物质文化方面,通过铸造各种美的形态的造型精美的花纹,以及一些特殊工艺,都显示了高超的技术水平,取得了物质成果,并衍生出了其他文化形式;在社群文化方面,铜镜还介入了人类的礼仪制度之中,如在婚丧、交际、朝规村约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精神文化方面,铜镜联系着巫术的物象、信仰习俗、口承文艺、娱乐生活等。
铜镜在古人生活中既然涵盖了生活的所有领域,因此它的社会价值是必然的。而它作为一件商品,在各个不同社会时期,也有自己各个不同的价格。在各个不同时期,人们需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一面心仪的铜镜,这是我们很想知道的。
但是由于铜镜是生活用品而不是生活必需品,因而在史记的《食货志》等记载中很难找到有关铜镜的生产、交易资料。特别是唐以前的铜镜,在一些专家学者所著的书里也只能看到一点点这方面的叙述,如“以此推断,唐镜必是以高质量的产品,极低的价格而通销天下”等等。
好在宋朝的工匠们给我们留下了一条寻找宋代特别是南宋铜镜价格的路径。
与唐镜相比,宋镜偏重于实用,宋镜的最大特点是铜镜形式的多样化和字号商标铭镜的大量涌现。特别是南宋重新兴起的镜铭,大量纪名号镜的铭文多以招牌形式在长方形框内刻铸。
内容除了标明铸、产地外,还列出铸家名号,有些铜镜中还列出了铜镜的标价。如“湖州真正石家青铜镜,炼铜照子每两六十文”“湖州真正三十郎家照子,无比炼铜每两一百文”等。这里面“每两六十文”“每两一百文”,关键是“每两”的含义。我认为这个“每两”是告诉我们这面镜子铸造成成品后是论重买的,也就是要称着卖的,而不是按尺寸量着买的。之所以有“六十文”“一百文”之区别,可能与铸镜的铜的质量有关。我们用本人淘来的镜子试析一下,这面镜子重217.5克,按照宋代的衡制每斤(十六两)和当今约600克的标准计算,这面镜子重5.8两,再以每两一百二十文计算,当时应该卖696文钱。
这种算法对不对?这个价格对不对?我们再找一些其他数据来横向比较一下。据《二十五史·宋史》职官志中禄粟及随身傔人节记载“绍兴……凡……随身元随傔人粮每斗折钱三十文,衣紬绢每匹一贯,布每匹三百五十文,绵每两四十文。”(注:傔(qian)人通慊,唐制节度使、大使、副使属下都有傔人,相当于今之秘书副官;元,指本来;紬,绸的异体字;绵,丝绵,《广韵·二仙》:“精曰绵,粗曰絮”;绢,桑蚕絲;匹,宋一匹=四丈)
又据《二十五史·宋史》食货志中的盐项记载:“淳熙初……盐场买亭户盐……筹为钱一贯八百三十文”(官方收购价,一筹为100斤盐,即一斤为18.3文钱)
邓之成著的《骨董琐记全编》再讲到宋代肉价时,也援引《东皋杂录》讲的“顾屠肉案,以三十钱掷案上曰:且快片批四两来”。
另据《二十五史·宋史》食货志中的钱币项记载,到北宋后期,由于战争的原因,造成铜材紧张,铸钱上已开铸夹锡钱。而到绍兴初更甚,“(绍兴)六年敛民间铜器,诏民私铸铜器者徒二年……二十八年出御府铜器千五百事付泉司,大索民间铜器得铜二百余万斤,寺观钟、磬、铙、钹既籍定投税外不得添铸……”可见铜材在当时既是铸钱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因而要想铸一面铜质优良的镜子不是一般的价格才能拿下的。
综合起来看,相同时期的米价(每斗30文)、绸绢价(每匹千文)、绵价(每两四十文)、布(每匹三百五十文)、盐价(每斤官方收购价是18.3文)、肉价(每斤120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数据,说明在南宋用紧俏资源铜铸造的镜子卖到每两六十文、一百文或者一百二十文是正常的。也即说明,认为铜镜是论两称重卖的推测应该是可以的。(作者 徐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