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佛教金铜造像展”于2018年3月28日上午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开幕,展览展出收藏家刘雍先生珍藏的自东汉以来的历代佛像108件。图为展览现场
“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佛教金铜造像展
时间:2018年3月28日至5月20日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
名称: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佛教金铜佛像展
主办单位:浙江省博物馆
协办藏家:刘雍
开幕式时间:2018年3月28日上午10点
“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佛教金铜造像展”于2018年3月28日上午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开幕,展出收藏家刘雍先生珍藏的自东汉以来的历代佛像108件。其实,刘雍这么多年间藏品远不止此。今年3月初,他将收藏的近260件金铜造像按时间、地域进行梳理,由浙江省博物馆专业人员编辑成《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金铜造像集锦》一书,“首开汉传佛教金铜造像单独研究之风,细化了汉传佛教造像之研究,对收藏和研究汉传佛像是极有裨益的。”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表示,为了让观众更全面、近距离地观摩实物,浙博专业人员从中精选108件佛像,策划此展,“所展示佛像的断代、名称均按刘雍先生的意见标注,虽是一家之言,也是十年的心得积累,也算抛砖引玉,进一步唤起社会大众对汉传佛教造像的认识和关注,推动汉传金铜造像研究之深入。”
据悉,本次展览亦是浙江省博物馆民间藏品展系列的第18个展览,“从十六国时期到隋之前的单体汉传佛教金银造像,全世界公私收藏的数量都是不多的,但这次展览中就有7件,可以说,每一件的价值都很高,特别是其中有一件还有供养人的名款。”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钟凤文表示,因场地所限,展品经过了精心挑选,”主要以人像之类的为主,还有2尊狮子,它们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现场,展板上有展品对应的名词解释,观众可借此明晰宋之前汉传佛教金铜造像的大致源流和脉络:”早期主要是佛,再出现菩萨,但种类不多,到隋唐时就不一样了,力士、飞天、供养人等就陆续出现了,量也比较大。其实金铜器物是不容易损坏的,换句话说,是易于保存的,但在中国古代,金是贵金属,铜是战略物资,所以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灭佛运动,很多金铜造像因此被熔化。”所以这次展览非常难得,不仅在于单件的珍贵,更在于基本涵盖从东汉至隋唐各个不同阶段,对于热爱汉传佛教的观众而言,是一场难得的历史浓缩。
“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佛教金铜造像展”开幕式现场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许洪流致辞
收藏家刘雍致感谢辞
浙江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党组成员、省文化厅副厅长褚子育宣布展览开幕
汉传佛教造像收藏是民间收藏的热点之一,刘雍痴迷其中已旬年,对其中的金铜造像情有独钟,重点收藏其钟情的宋以前造像,并有独到的收藏和研究心得。“此次展览填补了多项空白,部分展品是之前任何场馆和资料没有出现过的。”刘雍说。
浙江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党组成员、省文化厅副厅长褚子育,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浙江省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高占江,原空八军副参谋长周传文大校,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副馆长楼可程,青州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瑞霞,浙江省博物馆馆长许洪流等领导与嘉宾莅临现场。
“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佛教金铜造像展”展览现场
佛教,这个古印度出生的孩子,在东土被华夏文明滋养成长,成为“披着袈裟的老庄”,其造像也与古印度的梵相大相径庭。
随传教者进入汉地后,初传汉地的佛教造像似乎和金铜有缘,《后汉书》卷十八载曰:“世传明帝梦见金人,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佛像焉”。而具体的实物亦有铜质的,长江三峡出土的延光四年(125年)铭青铜摇钱树残件上,铸有高肉髻、右手施无畏印的佛像,虽时间稍晚于文献,却是目前所知有明确纪年的最早青铜佛像了。此时直到三国西晋,无论青铜还是陶瓷、石刻的佛教造像,都与神兽、神人并列于同一器物上,被当做一般的神来奉祀,以中国的方式来膜拜。
随着《僧祗戒心》等佛教仪轨的弘传,单体佛造像开始出现。史载三国笮融曾造金铜佛像,西晋时高僧竺法护在洛阳造菩萨金铜像12尊,但都没有实物传世。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单体金铜佛像是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收藏的后赵建武四年(338年)铭款铜鎏金坐佛造像。此后,尽管战乱时期青铜作为战略物资被统治者严加管控,禁止民间铸造金铜佛像,但佛教的护生理念直指人心,蕴慰着乱世之际命如蝼蚁的平民百姓的心灵,催生了金铜佛像的铸造和传布,造像的形象也变得内省、慈祥了。
“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佛教金铜造像展”展览现场
至宋代,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中国面貌,造像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布袋和尚(弥勒)、泗洲大圣(观音)、女相观音、罗汉、寒山拾得等,这些形象与现实中的真人并无二样,但道行极高,神通广大,救苦救难,深受百姓的膜拜。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佛教造像也深受唐宋汉地造像的影响,但因地域文化的影响,造像肩部宽阔,胸肌鼓起,有伟昂刚健之势,与南方造像注重内省、平易近人的神态形成明显区别。
元明清时期的佛教造像官方和民间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官方因统治的需要崇奉西天梵相的藏传佛教造像;民间膜拜汉传佛教造像,并依照宋代的样式造像。但由于思想的钳制和文人地位的下降,想象力和创造力大不如宋代,造像仅仅是膜拜的对象,并不太追求艺术水平,造像艺术大有今不如昔之慨。明代还将关公拉入释班,将其作为武财神和伽蓝菩萨供奉。
部分展品
东汉摇钱树干青铜饰佛
东晋佛坐像
北魏泰和十三年铭观音立像
北齐鎏金一铺三尊立像
隋菩萨立像
唐鎏金佛坐像
辽罗汉立像
宋洛迦水月观音像
南朝佛坐像
南朝飞天两身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