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品泉阁主家藏燕国遗珍:明四圜钱,直径 2.8 厘米,重 6.7克,无郭
天津美术网讯 谈到燕国圜钱明四,还要先从一化钱的出土说起。目前为止,先秦圜钱里一化钱仍然是出土数量最多的燕国圜钱,在东北地区常与汉初半两、五铢等共出,铸行数量多,铸造时间也最晚(从有郭这一特征看,也是燕国圆钱中铸造最晚的钱)。
燕币有明四、明化、一化 3 种,大小轻重有别,该 是币值的体现。明四稍大,径 2.8 厘米,重4.2-4.6克,均重 4.4克。旧时因视野所限,认为此钱存世极罕,仅见旧谱著录,但改革开放后民间已有大量发现,是不争的事实。明化径 2.6厘米,重2.5-4.5 克,均重3.5 克,出土较多。二钱大小轻重皆相当。一化直径 1.8-2 厘米,重 1.1-1.9 克,均重1.7克,一般有郭。而一化钱也是出土数量最多的燕国圜钱,在东北地区常与汉初半两、五铢等共出,铸行数量多,铸造时间也最晚(从有郭这一特征看,也是燕国圆钱中铸造最晚的钱)。
一般认为,明四、明化、一化的重量差别是铸行时间早晚形成的,先有明四,行用短暂又铸行了明化圜钱,最后又铸了一化小钱。其解释正好符合明四较少发现,而明化、一化较多的现象。这种从铸行时间上推测是合乎情理的。在记重货币时期,重量就是货币的币值。我们从明四、明化的大小轻重来看,二钱币值上差别不大,明四、明化有可能是一种币值的货币,明四、明化铸造有先后,后者取代前者,成为与一化钱并行使用的两种圜钱之一。所以,我们认为,燕国的圜钱实际只有两种,即明化和一化。可见燕国的圜钱本身是二等币值,其比值约为3 :7 。这种简单的分等远较齐、魏的货币体系落后。
考古队曾在山东济南市区五里牌坊战国末年的一处钱币窖藏出土燕“一化”钱 1 枚,共出的还有齐刀59枚,賹化、賹四化、賹六化共 601 枚⑨,这就确立了燕国圜钱的下限。1973-1974 年在奈曼沙巴营子古城出土各种燕国铸币,有明化1 枚、一化 65 枚,大都在战国文化层的上部和汉代文化层中发现,而下层一枚不见,确证明化和一化都是战国晚期铸行的货币。
燕明化圜钱主要发现于辽宁、吉林、内蒙古和朝鲜北部,并多与汉代半两、五铢共出,如1955年辽宁辽阳北郊三道壕西汉遗址出现一化钱 8枚,明刀钱 4 枚,与西汉半两、五铢钱共出 。
1989 年,辽宁凌源一次出土古钱 40 枚,有“明刀”圜钱 39 枚,与西汉八铢半两 1枚共出。可见,燕国圜钱在西汉初期仍十分常见,或者继续沿用。根据其出土地的分布等情况,现在一般认 为,其铸行的时间当在燕王喜(公元前254-前 222 年)徙居辽东以后 。燕国圜钱的铸行要晚于 齐国圜钱。
战国中晚期齐地开始流行明字刀币。齐明刀无论是齐国为便于与燕国贸易而铸,还是燕占齐期间在齐地铸行,都说明齐明刀明显受了燕国刀币体制的影响,不管谁是铸币者,齐国都是被影响者。战国晚期,齐国的临淄甚至开始铸行具有强烈燕国风格的眼形明字刀。2000年7月,临淄故城附近出土了数十块燕明刀的铸范,明字为眼形,毫无齐明刀常见的“明”字外笔方折的特征。可见,就刀币而论,齐国受到来自燕国的强烈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可能与武力的征服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在圜钱的问题上似乎有不同的情形。人们从秦半两钱中发现了方孔圆钱轻巧、美观、方便穿系携带和打磨加工的诸多优点后,齐国于襄王退燕以后就开始铸行賹化钱,燕王喜紧随其后,开铸燕明化应之。齐、燕刀币上的密切联系是两国商贸频繁、经济相互依存的反映,同样,这种联系也会影响到其他新币种的铸行。从铸行早晚、钱币形态、币值分等的情况看,齐国賹化钱可能对燕国的明化钱的铸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齐国和燕国是东方两个以刀币为主币的国家。战国晚期,齐国和燕国在流行刀币的同时,开始铸行圜钱,分别为賹化钱和明化钱。两个不同政权下存在的货币体制上的相似性,是它们在频繁的政治、军事、商业和文化的交往和交流中产生的,同时也与战国晚期货币发展的大势密不可分。比较一下燕齐圜钱的铸行情况,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战国晚期两国在货币体制上的相互联系。
齐国賹化钱发现地限于山东一带,它行于齐国统治地区,其铸行的国度清晰明了。对于开始铸行的时间,早期虽有西周、秦汉间、西汉武帝等说法,但自临淄附近战国晚期墓出土1枚“賹六化”,且迄今尚无战国以前遗址出土賹化钱的例子,因此,賹化圜钱乃战国晚期齐国的铸币⑤,这种认识基本为现在考古学界和钱币学界所认可。
学术界等对早期齐刀“齐之法化”、“节墨之法化”和晚期“齐法化”进行检测和金相分析,结果发现早期齐刀与晚期齐刀的合金成分有着明显的区别:早期含铜锡较高,铸造质量也较好;晚期以大量铅代铜锡,铸造质量也较差。而“齐法化”与“賹四化”、“賹六化”的三元合金配比几乎完全一致。这一检测的结果,不但说明齐賹化钱应是齐国后期的产物,有力地支持了齐国圜钱的战国晚期说,也为我们认识齐賹化钱的铸行时间提供了可靠的参照系。一般认为,齐法化铸行于齐威、宣时期,是田齐为统一货币铸行的,直到战国晚期,齐法化一直是齐国通行的货币,并保持着固定的规范(包括合金的配比)。那么,齐賹化圜钱的上限为齐威王、宣王时期,即战国中期以后,应该大体不差。
考古界认为,齐圜钱很可能是襄王(公元前 283- 公元前265年)复国后的铸币,当时,处于新、旧货币交替的阶段,襄王同时承认齐法化(齐大刀)为法定的货币,在推行新币圜钱时,便在圜钱上标出相当于旧币齐刀的面值,以利流通交易。襄王退燕,由莒城返都复国,事在公元前279 年。
再看燕明化钱的铸行时间。燕国以刀币为主币,晚期又铸方足布以应交易之需。燕国圜钱的铸行时间过去也有秦末汉初之说,如罗伯昭说:“秦兼天下,明刀遂废,迨及楚汉之争,韩广据燕旧地称燕国,其后臧余取而代之,当是时,改铸圜钱明化三品。”
我们看看燕、齐圜钱在钱文上的联系。齐有賹化,燕则有明化(化字经考皆应为刀字);燕明四又与齐之賹四化同例,且“四”字皆为古文书体,燕币四积成四斜画而成,应与平画意同。这两种钱文上的相似性绝不是偶然发生的,它应是齐、燕货币文化交流的结果。齐币賹化为賹一化之省,一化、四化、六化,三等币值,体系较为完备。燕币最晚有一化,且与明化并行,而明四又不与二钱并,是被后铸之明化取代之钱。可见,燕国圜钱同齐国圜钱只有形式上的相似,而无币值上相关。
燕国货币对齐国货币影响最大的时期是燕占齐的五年间,而齐在铸行圜钱时,襄王已经退燕,燕国圜钱的铸行又晚于齐国,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燕国圜钱是受到齐国的影响铸造的。这样还可以解释它们之间钱文的联系以及齐国货币体系较燕国更为完备的问题。
1975 年,内蒙喀喇沁旗上瓦房乡大西沟门村在水利工程中发现 “一刀”范1件,为铅质母范,“范面铸有阳文‘一化’钱模,现存 3 排共 7 枚,左边两排中间 有1条凸起浇道,由支道与每个钱模相连。浇道顶端略呈喇叭状,并向左侧弯曲。范右边残存 的 2 枚钱模与中间 1 排3枚钱模无支道相连,由此可以判断,此范大约至少有两条浇道 4 排钱模,只是每排有几枚已不得而知了。”从凸起的浇道、喇叭状浇道顶端和“一化”钱模分列于浇道两侧的情形来看,这是模制立式浇铸钱范的范母。
可以看出,燕、齐圜钱实际上都处于旧式造钱的阶段上。但就圜钱的形态来讲,齐币3种皆有面郭,而燕币只有最晚出现的一化钱有郭。有郭是方孔圆钱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