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采用开化纸印制的
《康熙字典》四十二卷
天津美术网讯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工艺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原料分离、打浆、抄造、烘干等步骤。流传至今的古籍,绝大部分是以纸作为载体的。了解古籍用纸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古籍、鉴定古籍版本。
古籍用纸种类繁多,以时代而言,有宋纸、元纸、明纸、清纸等;以原料而言,有麻纸、树皮纸、竹纸、草纸等;以产地而言,有宣纸、开化纸、麻沙纸等;以形态分,有硬黄纸、罗纹纸、玉版宣等。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经部古籍善本展”中展出的古籍的纸张。
麻纸是以苎麻等为原料制成的,其特点是纸面洁白,没有光泽,纸背粗糙,偶见未开麻团或草棍,质地坚韧,吸墨能力较强。造纸过程中时有用竹帘捞取纸浆的一道工序,因此纸上有时会留下捞纸造成的“帘纹”,麻纸的帘纹一般宽约两指。麻纸有白黄两种,白麻纸比较多,是没有经过加工的麻纸。黄麻纸是由白麻纸以黄柏为染料浸泡加工染色而成。本次“传承之道”展览中展示的《晦庵先生文集:朱文公易说》就是以黄麻纸印制而成。
树皮纸是以楮树皮、藤树皮、桑树皮、青檀树皮等位原料制成的。因为树皮纤维坚实,所以树皮纸韧性良好。古籍常用的棉纸、开化纸、开化榜纸等均属于树皮纸。棉纸有白黄两种,白棉纸纸色洁白,质地细腻而柔韧,纸破丝连,如同棉丝。产于安徽宣城泾县的宣纸,是白棉纸中的精品。宣纸以檀树皮为原料,加工精细,其纸颜色纯白,质地柔软坚韧,吸水性能很好,与湖笔、徽墨、端砚并称“文房四宝”。黄棉纸由白棉纸染色而成,颜色稍带黑黄,韧性不如白棉纸。开化纸因产于浙江开化县而得名。此纸颜色洁白如玉,帘纹不明显,纸张薄而坚韧,纸上常有一星半点微黄的晕点,如桃红,因此也被称为“桃花纸”。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的宫廷刊书多用开化纸。本次“传承之道”展览中展示的《康熙字典》四十二卷就是以开化纸印制,虽然此书是清代印制,但历经多年仍洁白如新,令人赞叹。
竹纸是以毛竹、苦竹等为原料制成的,颜色稍黄,纸性稍脆,举凡毛边纸、毛太纸、连四纸、太史连纸、万年红等均属于此类。毛边纸颜色呈米黄色,正面光滑,背面粗糙,厚薄适中,韧性较差。毛太纸比毛边纸薄,纸幅稍小,质量不如毛边纸。连四纸以嫩竹制成,纸色洁白,纸面平滑,纸背稍粗糙。太史连纸颜色稍黄,质细而平滑,抖之有声,清代康熙以后印书,多用此纸。本次“传承之道”展览中《春秋大事表》五十卷、《吕晚邨先生四书讲义》四十三卷等书即是采用竹纸印制。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展出了用朝鲜纸印制的《诗传》二十卷、用美浓纸印制的《古逸丛书》二百卷。朝鲜纸也称高丽纸,北宋陈栖在《负暄野录》说:“高丽纸以棉、茧造成,色如白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朝鲜纸多为粗条帘纹,性能与桑皮纸相近。美浓纸产于日本,纸面光滑,细薄匀称,绵软而有韧性。美浓纸属于日本“和纸”之一,以日本产的楮树皮为主要原料。
通过了解古籍用纸,读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品味欣赏古籍。古代纸张制作不易,工序繁多,不同原料和产地的纸张具有不同的特性。古人刊印古籍,需选用良纸、细心雕版或拼排活字,最终才能将书籍呈现于读者面前。因此古籍背后,除了原书作者,还有许多造纸、雕版、排印的工匠。中国古代各种性能良好、历久如新的古籍用纸,体现了中国高超的造纸技术,也展现了历代造纸人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经部古籍善本展”在深圳博物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