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2019年1月16日,由河北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笔墨文心五百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举行开幕式。本次展览是河北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入贯彻国家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战略、推动三地文博事业协同发展的实际举措,也是落实《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1+3)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具体行动,更是继“汉世雄风——满城汉墓发掘50周年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后,两馆(院)的又一合作成果。
“笔墨文心五百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书画展”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113件(套),包括绘画51件,书法50件,文房12件(套)。展览包括“文人画”和“名家书”两部分。
第一部分“文人画”,按流派分为吴门画派、青藤白阳、松江诸家、四王吴恽、金陵画派、清初四僧、扬州画派、海派名家八个单元。沈周、周臣、文征明、文从简等人作品充分展示了文人山水画的繁盛局面;徐渭、陈淳的作品则体现了写意花鸟画的勃兴;王鉴、王翚、王原祁的作品呈现了清初摹古之风貌;髡残、朱耷、石涛的作品与摹古之风形成对比,流露了打破藩篱的创新风貌;还有体现地域绘画特性的松江诸家、金陵画派、扬州画派、海派的部分画家作品,充分体现了明清画坛流派纷繁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乾隆南巡图》第六卷《驻跸姑苏》将作为重磅展品,采用静态文物与数字动画相结合的方式与观众见面。
第二部分“名家书”,按风格分为吴门书派、晚明书家、明末遗民、篆隶复兴、崇董书风、尚赵热潮、扬州名家、碑学代表八个单元。吴宽、祝允明、文征明等吴门书派作品彰显出明中期文人的“士气”与济世精神;晚明时期董其昌、张瑞图的作品以书言志、潜情达性、跌拓起伏,充满了文人求真、寄兴的情怀;遗民书家王铎、傅山、朱耷等以书言志、以笔墨抒情,创造了硬倔怪异的行草书;赵宧光、王时敏、郑簠的作品体现了篆隶复古书风的兴盛;玄烨、沈铨、陈奕禧等人的作品展示了康熙时期的“崇董书风”;弘历、张照、刘墉、梁同书等人的作品诠释了乾隆时期的“尚赵热潮”;郑燮、金农、黄慎等扬州名家的书法突破帖学牢笼,各自独辟蹊径、自成一格;伊秉绶、何绍基、包世臣等人的作品上溯六朝碑版及金石文字,创造了古朴凝练、苍辣遒劲北碑书风。
展览汇集了从明初至清末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品,较全面的反映了明清书画的发展脉络与渊源流变,再现了明清书画精品纷呈、名家麇集的局面,进一步揭示了传统文脉连绵不断的顽强生命力,诠释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创造性。
展览设在河北博物院北区13、14号展厅,到2019年3月24日闭展。
《笔墨文心五百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书画展》
部分展品介绍:
1、沈周飞来峰图轴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石田翁,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擅山水,少承家法,四十岁之前师王蒙,中年后以黄公望为宗,晚年则醉心吴镇,兼参夏圭笔意。早年多小帧,晚年为大幅,有“细沈”与“粗沈”之分,为吴门画派开创者。
这幅画是沈周中晚年所绘的巨幅画作之一,也是沈周画风由“细沈”向“粗沈”转变的代表作。全图采用“高远”构图,远宗董源、巨然之法,所绘山川兼采黄公望笔意,层峦叠嶂,苍翠秀润。近景中心绘一凉亭,溪水萦绕。亭边绘二学士,长者面溪负手而立,幼学拱手求教,展现出一幅寻师问道的文人交游场景。
2、周臣沧浪亭图卷
周臣(?—1535后),字舜卿,号东村,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擅山水、人物,山水师承陈暹,受李唐、马远影响较深,汲取宋元多家之法,形成自家风貌。“吴门四家”中的唐寅、仇英均从其学画。
此卷为周臣年逾五旬所作。“沧浪亭”原为北宋苏舜钦购城南废园所筑,终沿用至今不废。此卷可能为周臣根据当时所见景色,以图记之。全幅构图张弛有度,各部分以小径、树木、院墙为线索,相互连接,尺幅虽长却毫无延滞之感。周臣创作取法宋人界画之长,融入文人雅致之趣,笔笔清晰,诚为其传世精品。
3、文徵明真赏斋图卷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停云生、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二年(1523)以贡生被征至京,授翰林院待诏,预修《武宗实录》。嘉靖六年(1527)辞归,“杜门不复世事,以翰墨自娱”。山水法赵孟頫,旁参王蒙,青绿、水墨均擅。其追随者甚多,如其子文彭、文嘉,侄文伯仁,学生陈淳、陆治、钱毂等。
此卷是文徵明八十八岁时所绘,写友人华夏真赏斋之景。画卷展开,湖石嶙峋,其间松、柏、橘树破石而生,中有紫薇盛开;其右两株高大梧桐树下,茅屋两舍;庭前周遭又为松、柏、橘树环绕,间有细竹,分外幽静。左舍之内,两士隔案相坐,似展卷评赏,堂前侍童恭立,室内几案陈有鼎彝、书卷,雅静闲适之极。布局主次分明、右紧左舒,石、树、竹、屋构图精妙。图中线条精劲,以石青、石绿、赭石敷染、皴擦,加少许红色以点缀紫薇,清丽雅致,是文氏晚年细笔之杰作。华夏,无锡 (今江苏无锡) 人。富于收藏,室名 “真赏斋”、“剑光阁”。文徵明曾为其作《真赏斋图》二幅,另一幅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卷后有文氏小楷书《真赏斋铭》及序。
4、文从简介石书院图卷
文从简(1574—1648),字彦可,号枕烟老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曾孙。崇祯十三年(1640)拨贡,入清不仕。工画山水、花鸟,兼善书法。
介石书院始建于隆庆年间,创建者为顾存仁。万历七年(1579)明神宗朱翊钧下诏毁天下书院,介石书院也未免其难。此卷是顾氏后人顾苓为修复介石书院而发起、策划,为先有记、跋,而后补图之作。画后文震孟所书为李攀龙撰《介石书院子游祠堂记》,候峒曾所书为钱谦益撰《复介石书院鸣泉阁记》。文从简所绘画面有坡上岩旁楼阁一栋,翠竹疏朗,古松盘虬,溪水流泉,山路蜿蜒,途中二人相对而语。整幅画面简淡疏落,颇具文氏家风。
5、徐渭杂画卷
徐渭(1521—1593),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青藤老人,又号青藤道人,山阴(今浙江绍兴)诸生。曾为闽都胡宗宪幕府,后入狱,精神失常,晚年著书鬻画。工画残菊败荷,炉瓶彝鼎之属,皆古质雅淡。兼绘山水,尝自评:“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此卷由六幅花果、自题论画诗以及清初学者李因笃题跋组成。花果一为牡丹,大花大叶,浓墨一气泼就,自然生动;二为葡萄,构图精巧,恰在似与不似之间;三为春竹,浓枝淡叶,意致潇洒;四为兰花,叶儿疏密有致,花以浓墨点出,形态秀美;五为菊石,石浓花淡,别有情趣;六为清竹水仙,水仙淡墨双钩,下画青竹一枝。此卷是徐渭花鸟题材的经典之作,充分发挥写意花鸟的水墨特性,山石、果实率意点抹,兰花及水仙又充分利用墨线的轻重表现,对后世花鸟画尤其是朱耷、齐白石的影响很大。
6、董其昌北固山图卷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谥号文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书、文、画皆善。山水学董源、米芾笔法,“烟云流润,神奇俱足,而出以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他所提出“南北宗论”对后世画坛影响深远。
此卷系董其昌于舟中所绘京口(镇江)北固山之景象。图中危石耸立,云腾雾绕;江水衔山,直挂远天;群山披翠,屋舍隐约;山下平岗,青色葱葱,依稀古刹红墙。全图取“平远”、“深远”之景;山石以“披麻皴”表现质地,施以石绿、赭黄;树木则多加点染。整图笔力圆润,秀润清新,韵味无穷。
卷后有董氏行书二则,与此图无涉,应为后人重裱所附。之一为董氏临唐颜真卿《与蔡明远帖》,之二为董氏记述以潭帖较官帖闲临心赏之事。
7、王翚古木晴川图轴
王翚(1632—1717),字石谷、臞樵,号乌目山人、耕烟散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自幼嗜画,秉承家学,深受董其昌“师古”理论影响。20岁结识王、王时敏后,摹古技法日益精进;中岁融汇南北宗,集古之大成,又能师法自然,自称“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择以唐人气韵”;晚年尽脱前人窠臼,笔墨自如。王翚画风宗学者甚多,形成“虞山派”。
此轴为王翚晚年作品,全图青绿重色而兼工带写。远景高峰叠峙,山坳圆亭,茂林映带中显露梵宫数间;中景水村幽居,高士堂中闲坐;近景松间小径之上一朱衣人策蹇,奚童随行,后两人亦策蹇,一人随行;坡下波涛汹涌,渔舟并泛。此图层次丰富,山体坡石既有披麻皴造成的松软,也有小斧劈皴所表现出的陡峭坚实质感,虽干笔皴擦居多,但施以薄而淡的色彩,滋润且明快,而涌动的水流,烟云笼罩的古木更显气势不凡。虽称“仿荆浩笔意”,但已化古为新。
8、石涛仿梅道人山水轴
石涛(1642—1707),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法名原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老人等,广西桂林人,明靖江王守谦十一世孙。早年生活颠沛流离,出家为僧,参禅证道,漫游名山。康熙皇帝南巡时,曾两次在扬州接驾,绘制《海晏河清图》。后寓居京城四年,结交权贵,完成代表作《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树立独特艺术风格。晚年寓居扬州以鬻画为生。
石涛一生作画颇多,山水、花鸟、人物皆能。其山水多取之造化,能生动表现出大自然的氤氲变化和奇妙之处,技法不拘一格,随境界、意趣的不同而变化。此轴为石涛此粗笔代表之作,仿吴镇山石汀渚圆点皴笔法,画面疏秀苍润,水墨纵恣凝炼。远山的明洁与近石的秀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画家博众家之长复融己出的独特风格。
9、金农花卉蔬果册
金农(1686—1763),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布衣终老。早年读书于学者何焯,中年游历,晚寓扬州,鬻书画自给。工诗文书法,创扁笔“漆书”,兼有楷、隶体势。五十三岁后始工画,其画造型奇古,拙朴古雅。
此册绘于金农七十五岁时,分作新筍、菖蒲、兰竹、茄子、葫芦、苍松、水仙等各式花卉蔬果。每帧均墨色清新,笔墨苍润,配以金农特有之“漆书”长题,书画相契,更显醇古质朴。金农学养深厚,文学修养深邃,其诗文曾得学者毛奇龄、朱彝尊等人盛誉。此册所题诗文均为金氏自作,反映了其诗、书、画三绝的造诣,亦是文人画诗、书、画完美结合的体现。
10、吴昌硕梅石图轴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后更名俊卿,小名乡阿姐,字昌硕,一作仓石,号缶庐、苦铁、大聋、缶道人、苦铁道人、芜青亭长、饭青芜室主人、破荷亭长、石人子室主人,七十岁后以字行,浙江安吉人。三十四岁始学画,初问道于任颐,博取诸家写意之长,又将书法、篆刻之法融入其中,形成富有金石韵味的独特画风。
此轴为吴昌硕年届七旬所绘,图中梅为主,石为客:梅枝纵横,偃仰恣肆;块石层累,固梅之坚。布局取犄角之势,节奏鲜明。图中吴氏状物遗貌求意,以大篆中锋用笔之法描绘块石、梅花,浓淡枯渴,苍劲雄强;梅枝笔阵,铮铮烈骨,铁钩花瓣,傲然孤绝。全图色泽对比强烈,富有独特的金石韵味。类此《梅石图》,为吴氏晚年酷爱之作,乃借梅花之冰心铁骨以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11、徐扬《乾隆南巡图》第六卷《驻跸姑苏》
徐扬,字云亭,江苏苏州人。初为监生,乾隆帝首次南巡时,在苏州以自作画册进贡,颇得赏识,即北上供职。乾隆十八年(1753)会试考中,授内阁中书,仍留宫中作画。工画人物、山水、花鸟、界画各科,山水既学“四王”传统,又融入西法,曾多次奉敕参与重要宫廷绘画创作。
《乾隆南巡图》是描绘乾隆十六年(1751)清高宗乾隆帝第一次南巡江浙的巨幅历史画卷。第六卷以御制《驻跸姑苏》诗为题,描绘乾隆帝在苏州胥门外舍舟登岸,经胥门进入苏州城(当晚驻跸苏州织造署行宫),重点展现苏州阊门到胥门一带的繁华景象。卷中屋宇纵布,河流纵横,商铺林立,以大运河为整幅画作主轴,一番江南盛世气象。卷中有梁国治楷书乾隆帝御制《驻跸姑苏》七言诗:“牙墙春日驻姑苏,为问民风岂自娱。艳舞新歌翻觉闹,老扶幼挚喜相趋。周谘岁计云秋有,旋察官方道弊无。入耳信疑还各半,可诚万众庆恬愉。”
徐扬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起奉命绘制《乾隆南巡图》,用时6年,绘制了一套绢本设色《乾隆南巡图》12卷。乾隆三十六年(1771),再次受命重新绘制《乾隆南巡图》,前后花费5年时间,创作了第二套纸本设色《乾隆南巡图》12卷。绢本《乾隆南巡图》现已散佚,分藏海内外不同收藏机构,其中第九、第十二卷藏故宫博物院,第三卷藏法国尼斯市魁黑博物馆,第四卷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第十卷藏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另有一卷收藏在法国某私人手中。而纸本《乾隆南巡图》12卷,则完整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另有两件《乾隆南巡图》画稿也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12、吴宽行书游西山记卷
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成化八年(1472)科举会试、廷试皆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侍孝宗于东宫。孝宗即位,以旧学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官至礼部尚书,谥号文定。
吴宽为人持重,行事高洁。其书法以行楷为多,凝重厚实,异于吴中地区书家追求秀美的常貌,为吴门书派先导。明人王世懋称:“吴中盛事,原博书法第一。”
明成化十四年(1478)五月二十五日,四十三岁的吴宽受徐用庄之邀,招好友史鉴同游灵岩、邓尉、玄墓等山,凡四日,并作《游西山记》以记之。归后二日,吴宽誊此游记,故有此卷。题记及十五首诗文均收录于《匏翁家藏集》,文字略有不同。此卷通篇字体稍扁,字形向右上方倾斜,笔画粗浓,劲力外露,多师承东坡笔意。
13、祝允明草书七绝三首诗卷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生而右手枝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举人,历官广东兴宁县知县、应天府通判,后谢病返回故里。
祝允明以诗文、书法名重当世。其诗文造诣颇深,为文多奇气,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书法博采各家之长而自成一家,各体兼备,尤以草书最为世人推崇。
此卷草书自作《杂题画景》、《山窗昼睡》、《题葑门外马生东溪》七绝三首,均见于《怀星堂集》。誊录同一卷上,或因其皆是题咏苏州城之作。通篇笔势奔放劲健,章法打破行距空间限制,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正如明人王世贞所言,“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熳,天真纵逸,真足上配吴兴(赵孟頫),他所不论也”。
14、王铎行书轴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十樵、嵩樵,河南孟津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曾任南京礼部尚书。崇祯帝自缢后,任弘光政权东阁大学士。顺治二年(1645)降清,为当时职位最高的投降官员。
王铎行草以二王书法为宗,受《淳化阁帖》、《圣教序》影响很大。楷书出自钟繇。其书风既以晋唐正统为根底,又很少一味柔媚,奇而不怪,狂而不野,脱古而出新,颇具苍郁雄畅之气。
此轴行书通篇运笔流畅,用笔浑厚与凌厉兼有,圆笔转折中偶参折锋。起笔、收笔、行笔中轻重缓急极具韵律,兼有奇险怪异之姿。墨色浓淡、干笔与飞白自然随意,挥洒淋漓。可谓“气鼓宕而势峻密”。王铎晚年常书超长立轴,自由狂放之感更加凸显,结构紧凑,行气飞动,如飞瀑直下,气势浩荡。
15、朱耷行书题画诗轴
朱耷(1626—1705),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驴屋等,原籍江西南昌。为明代弋阳王九世孙,青年时国破家亡,顺治五年(1648)为避世出家为僧。崇尚黄公望之高逸与董其昌之飘洒,精研陈淳、徐渭狂放笔墨。专擅花鸟,好作枯笔山水,多以枯木、怪石、菊花、水仙为对象,水墨写意为之。其花鸟不受客观束缚,意趣盎然而多淳朴自然之态。
朱耷的书法风格奇特,早年遍习各家,以欧阳询、黄庭坚、董其昌对其影响最大。其行、草书颇具特点,善用秃笔、藏锋,线条粗细均匀,转折圆转,布置大小参差,偏中求正。朱耷五十几岁署“八大山人”款以后,书体为之一变,初较平正,用笔尖锐锋利,结体较少倚侧;六十一岁以后趋于险绝,秃毫飞动,字形错落。
此轴行书自作五言绝句题画诗一首,虽未落年款,但据其钤印“何园”,可知为六十四岁后所书。通篇使用折锋秃笔书写,笔画浑圆而无无锋芒,运笔迅速,落落大方。
16、王时敏隶书七言律诗轴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明万历首辅王锡爵孙,翰林王衡子。崇祯初年以荫官太常寺少卿,入清后以遗民自居不仕。自幼研习书画,山水宗法黄公望。书法则不局限于帖学,以朴拙的隶书见长,受《受禅碑》、《夏承碑》影响较大,与朱彝尊、郑簠被称作“清初三隶”。
此轴是王时敏为徽州汪姓老人秋日祝寿所作,借吉祥延年寓意诗文,表达福寿永昌之意。通篇用笔平稳遒劲,字距紧,行距宽,字形结体正中取长,左右收敛,上下舒展,收笔处少波挑,而束之方笔,为其晚年的代表书作。
17、玄烨行书临董其昌太白把酒问月诗轴
玄烨(1654—1722),即清康熙帝,姓爱新觉罗,名玄烨。八岁即位,庙号圣祖,年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励精图治,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文化上,开博学鸿儒科、明史馆,编纂《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书。玄烨自幼雅好文学,留心翰墨,对董其昌书法尤为推崇,在其师沈荃的指授下刻意临摹,使董字风靡朝野,对清初书风影响甚大。
此轴行书李白《把酒问月》诗。玄烨自书常临摹董其昌书法,且喜以书赐诸大臣,此件亦是临董之作。字体高秀圆润,妍媚潇洒。是轴装池为清宫御笔特定规格,明黄色龙戏珠纹绫地装裱,堂皇明丽。
18、刘墉行书观宋复古画序轴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别号青原,又号日观峰道人,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刘氏所学贯穿经史百家,诗文遒炼清雄,以书法喧传一时,政声、文誉俱为书名所掩。其书初从赵孟頫入,得钟繇、颜真卿神髓,中岁后自成一家,笔意古厚,为“帖学”之集大成者。
此轴行书抄录苏轼《观宋复古画序》。通篇融入行草笔意,于唐人笔画之中,又得清劲矫健之势。字体圆润遒逸,古朴飘逸,拙中藏巧,为刘墉成熟书风的代表之作。
19、郑燮隶书歌谣轴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年间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为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后客居扬州,以鬻画为生。
郑燮书画文辞皆名重一时。书法初学黄庭坚,后攻《瘗鹤铭》,融隶书于行、楷之中,自称“六分半书”。亦将兰竹画法用于书法,点画波磔不拘一格。其笔致瘦硬,铿锵有力;结体开张,取隶楷之扁方,又带行草之欹侧。何绍基评郑燮书:“字仿山谷,间以兰竹意致,尤为别趣。”
此轴隶书抄录《三秦民谣》及《古艳歌》。通篇字体取横势,大小错落,疏密相间,笔画粗细变化看似无定法,却又恰到好处,给人以苦涩质朴之感。
20、何绍基行书节录汉书轴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猿叟,一作蝯叟,湖南道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至四川学政,罢官后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苏州扬州诸书院,提携后进颇多。博涉群书,于六经子史,皆有论述。
何绍基书法成就颇高。初学颜真卿,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楷书兼取晋代传统,笔意含蕴。行书多用回锋裹毫,所谓“藏头护尾”,运腕逆涩取势,用笔藏锋萦回。
此轴行书节录《汉书·叙传》句。咸丰四年(1854),何绍基作《猿臂翁》诗,从此改号蝯叟。该轴即署“蝯叟”款,当在此前后。次年(1855)七月四日,何氏始游峨眉山,三日停留嘉州,得李云生太守、李翰卿大令款待,李翰卿可能即为是轴上款。此幅结字平直,下笔坚实,力重势沉,扬骨抑姿。虽灵动不足,但胜在力量感。章法上不故作安排,以气息贯通行间,为何绍基晚年变法的典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