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1、当代中国出了大量的文物,怎么出不了收藏家?
三十年代,三四十岁的古泉收藏家为什么出了一批,现在连他们的子女还是收藏家?中国当代为什么没有收藏家?为什么收了几十年,弄了几万个,年过半百、年过花甲、年过古稀你也不是收藏家?原因就在于当今收藏界利益圈在“打假杀家”,把你的东西都打成假货,你就成了沾沾自喜的国宝帮,你还配成收藏家吗?
2、圈里人的古钱卖高价,为什么你的是白菜价?
我们现在收藏研究古钱的都发博客,大家都十分自豪的,炫耀着自己的“珍藏”,颇有几分自豪和洋洋自得。虽然有的朋友标注了,某某拍卖了**万元;但是,你的这个钱也值那么多吗?人家在拍卖,你的钱币根本进不去。你送去鉴定,给你贴一个“伪品”标签,人民币交上去了,“伪品”退回来了。因为你不是利益团伙的人,古钱值不值钱要看在谁的手里。很多古钱收藏家说,我现在穷的就剩下古钱了!
3、为什么你捐献藏品白给都没人要?
汶川地震那会,一批瓷器收藏家搞了一次珍寳献灾区活动,为什么打假打黄了?你想,这些瓷器献出去了,就意味着这些就是珍宝,这些瓷器的主人的收藏家地位得到了承认!我知道咱们民间藏家,向博物馆献瓷器、献玉器、献古钱,人家都“宛然谢绝了”。你向博物馆捐献,人家为什么不要?接受了,就承认了你是收藏家!捐献宝物是要挂名的,你的其他宝贝时也会升值的,人家绝不会把这个“名誉”送给你!
4、为什么利益圈可以无据打假?物以稀为贵。圈里网站说,天眷通宝只有三枚。咱们各位哪个没有?博客里所见几百枚,就是十枚是真的认可了,人家那三枚宝贝主人的损失该多大呀。专家说“汝窑只有65件--半”所以,多出来的都是假的。人家披着专家和鉴定家的外衣,人家有“话语权”!所以,体制内的圈里人是不愁发财的。他们越是打别人的假,他们自己的破玩意才越“珍”且“稀”。
5、为什么收藏品必须变成“产品”才能被认可?当下中国的文物认定,要经过考古发掘,专家出具报告,这才是文物真品。某钱币掮客,弄了一大堆出谱钱币,总在那里洋洋自得,拿着放大镜在那里一眼真。他不懂这些东西必须权威机构鉴定,有一纸证书才行。这就要“鉴定为真”。这些年文物太多,大家都弄不出去。于是各个种类的鉴定公司诞生了,其实,这都不是有法律效力的鉴定。“长久保真”什么意思?多长多久,你怎么不“永远保真” ?但是,人家给自己的钱币贴上了标签、装进了盒子、写上了级别,就差没标注价格了,这就是“合格产品”上了台面,可以出手了。
6、对于民间文物的认定,中国有权威的鉴定机构吗?没有!网站拉着几个名人作虎皮,一张字条当证书,那只是名人信誉担保,没有法律效力。当下,全国各地冒出来一批鉴定公司,那些盒子币一砸开,什么都不是。所以,你的博客里的钱币是“玩物”,你看真,我也看真,看过的都说真,那也不行。它必须经过权威鉴定,进了博物馆就有了身份证明,才是文物。这就是民藏博物馆自发建立的根本原因。
7、为什么说民间文物必须由“藏品”变成“产品”才能实现价值。藏品是产品的毛坯,他必须经过清理,验明正身,经过鉴定,发给你真品证明。这样,它才变成了有“三证”的产品。这“三证“,必须是国家法律认可,权威部门颁发的才有效力---这就是国家鉴定--在国外就是国家授权《博物馆鉴定》。某一种类型的文物博物馆,有实物,才有鉴定的参照系,有研究人员,有专业经验,这才有鉴定的资质。这里还有信誉、公信力、法律责任。中国文物收藏界的混乱就在于没有国家授权的博物馆鉴定。让那些无良的专家信口雌黄。自己买卖、自己鉴定,这是什么体制?--这就造就了利益帮的腐败体制。
8、为什么“传统文化”要活起来你必须让它的“主人“活起来。文物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让优秀文化活起来,就是让文物承载的文化信息展示出来。所以,无据打假、恶意打假就是扼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质上说这是犯罪行为。因为,这是对文物的扼杀,也是对收藏家的打压和扼杀。收藏家怎样集合起来,把我们个人的博客变成集体的博客--收藏家博物馆。建立一套文物参照体系,建立仪器检定系统;建立起专家鉴定、专家组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的程序,取得鉴定权。鉴定师要承担法律责任,鉴定要做到科学和程序正义,取得鉴定机构的公信力;这样才能符合和法律要求,取得管理部门授权--代表国家鉴定。
9、我为什么倡导《民间收藏家联合起来》?藏家才是行家,古钱币鉴定是资深行家基本功。一个藏家有偏见,三个呢?建立一个委员会,来个少数服从多数呢?公平公正公信的鉴定机构就是==品质好的收藏家集体+大量的藏品展示+科学仪器检定+鉴定程序严格+公信力。这就是我想倡议建立起有权威性的、有大量藏品的博物馆的初衷。当然,初期可以把大家的藏品做成产品,但是离取得公信力、鉴定权、话语权还很遥远。
我这个九问对不对,你可以“批判”。九问是一个艰苦的、实际的认识过程,怎样回答必须是有同感的人。收藏家有成就,著书立说是一条路;还有一条路就是你的藏品得到承认,并能亮相展出。在生活的路上,如果你一步也不走,你哪儿也去不了。收藏也是如此。天天在家里孤芳自赏,藏品就在那藏着吧!(作者 古泉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