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皴法是国画中用于表现山石树木的肌理的手法。
就是物体轮廓以外的一条条墨线,与各大图像处理软件中的‘笔刷’差不多是一样的。
现代人在电脑上画画的时候需要考虑使用什么样的笔刷才能更好地表现物体的质感,古人也会在画画时,根据所绘之物来选择合适的皴法。
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皴法的名字又乱又杂,太难记了。但实际上,皴法的命名都是非常形象的,基本上就是看起来像什么就叫什么皴。
所以,看完这篇推送,相信大家就能懂一点皴法了。
皴法呢,有用来画山石的,也有用来画树的。
用来画山石的皴法,按照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点状皴、线状皴、面状皴。
点状皴有:芝麻皴、雨点皴、豆瓣皴、米点皴等。
线状皴有:披麻皴、乱麻皴、解锁皴、荷叶皴、牛毛皴、卷云皴、折带皴、鬼脸皴、弹涡皴等。
面状皴有:斧劈皴、拖泥带水皴、刮铁皴等。
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芝麻皴 / 雨点皴 / 豆瓣皴
雨点皴,就是细如雨点的皴法,有点像雨点落在墙上把墙淋湿的样子。
芝麻皴、豆瓣皴其实和雨点皴差不多,只有大小上的细微区别,都是用较小的竖点去表现山石。
米点皴
为米芾、米友仁父子所创,主要是用较为湿润的横点来描绘云雾朦胧的江南山水。
小一点的米点皴叫小米点皴,大一点的米点皴叫大米点皴,也称‘落茄皴’。
披麻皴
披麻皴,形状像披散的麻。
错落交搭,长而平缓。由五代董源创始,用于描绘柔和细密的江南土山。又可分为长披麻和短披麻,两者没有太大区别,只是长短上有所不同。
披麻皴可以说是是画山石的基本笔刷了,在历代山水画中都非常常见。而其他一些如乱麻皴、解锁皴、荷叶皴等皴法,都是由披麻皴发展变化而来。
黄公望非常擅长使用披麻皴
这张截图中右边偏长的是长披麻皴,左边偏短的是短披麻皴
短披麻
乱麻皴
乱麻皴,就是看起来很乱的披麻皴。
解锁皴
解锁皴,就是一种看起来像解开的绳索的皴法。由披麻皴发展演化而来,比披麻皴长,行笔曲回。
中间那一片都是解锁皴
荷叶皴
荷叶皴,长得很像荷叶的经脉。
由披麻皴演变而来,自上向下分散,多用于表现经自然剥蚀后出现裂纹的山石。
可以说是荷叶皴的代表作了
牛毛皴
牛毛皴,是一种看起来很像牛毛的皴法。
和短披麻比较像,但更细更密一些。特点是细若盘丝,厚若牛毛,反复叠加,密而不乱,多用于表现山林茂郁的景象。
王蒙初创,由披麻皴和解锁皴发展而来,是王蒙的代表皴法之一。
卷云皴
卷云皴,和卷云很像。
由郭熙初创,每一笔都像云团一样卷起,团旋中又有明暗向背之分,能够表现石块较为圆润立体的形态。
折带皴
折带皴,如同一条转折的腰带。这是倪瓒创造的一种用于表现方平石块的皴法。
弹涡皴
如同水流漩涡之状。
斧劈皴
斧劈皴,就是用铁斧劈柴后,柴上留下的斧痕。
斧劈皴可以分为大斧劈和小斧劈,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大一点的斧劈皴叫大斧辟,小一点的斧劈皴就叫小斧劈。而小斧劈又被称为‘马牙皴’,因为短短的斧劈皴和马的牙齿很像。
小斧劈皴
大斧劈皴,石块方硬,山体险峭
刮铁皴
刮铁皴的样子就像是把铁锈刮掉之后留下的痕迹,由斧劈皴发展而来。
拖泥带水皴
拖泥带水皴,是一种看起来就很拖泥带水的皴法。结合了长短斧劈皴,并且比较湿润。
而用来画树皮的皴法则有:鳞皴、绳皴、交叉麻皮皴、横皴等。
鳞皴
形如鱼鳞,一个一个小圈圈连在一起,是用于画松树皮的一种皴法。
绳皴
就像绳子一样一长条一长条的,一般用于画柏树皮。
交叉麻皮皴
交叉的披麻皴,多用于表现柳树的树皮。
横皴
横向的小短皴,一般用于表现梧桐的树皮。
皴法的基本介绍就到此为止,想必聪明的你也发现了,皴法命名的基本法则就是看起来像什么就叫什么皴。
小编真的忍不住吐槽……这也太随便了吧!!! 但其实还挺好记的。
实际上这些皴法也都是古人为了描述方便才总结了一下起了个名,就跟我们要给文件夹命名一样,桌面上的文件夹总不能全是‘新建文件夹’‘新建文件夹(2)’‘新建文件夹(3)’吧。
除了一些特征比较明显的皴法,小编其实也经常认不清这些或细密或疏劲的小墨线。
是的,我真的不知道披麻皴和乱麻皴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去欣赏画作。
我们去看一幅画,并不是为了去看明白这一笔是个什么皴法,而是为了某种审美的愉悦与精神的互通。
我们总担心自己看不懂画,所以会抗拒看画。可是真的有人看得懂吗?什么才叫看‘懂’了呢?
没有必要去纠结到底懂不懂、懂什么。
作者所记录的、要表达的东西,已经通过他的笔墨全部凝固在了纸绢上。可能是春来的喜悦,可能是临别的不舍,可能是登高远望的自豪,也可能是面对沧海的感慨。
若耐心地驻足画前,定能感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