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与美术风格总是在变化的欧洲不同,中国美术几个世纪以来保持着令人惊奇的延续性。人类艺术发展史也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艺术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那什么样的艺术品才值钱?我们先探讨下,为什么艺术品分为值钱的,和不值钱的?这话说起来比较长,但作为艺术爱好者和投资者来说,都非常有必要知道。
中国美术史在册的已有四千余年,要说辉煌甚至到至高点,应该是一千年前的宋朝。那时候的中国人创造了地球上最巅峰的文化之一。当时的当朝大老爷们小老爷们:祭酒、少卿、大夫、阁老、甚至皇帝,都能提笔写一手好书法,你无法想像:那是一大批写起诗词歌赋来,都强于今文艺青年百十倍的人来统治领导中国。所以宋朝开创了一个文化审美品位很高的时代。当然盛唐文明对南北宋时期都有深远影响,而发挥到极致,则更是因为二个原因:
1、历代大宋皇帝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间断治国
2、有自己完整标准审美(文人审美)。
还要了解其中一位宋代文青——宋徽宗。他开了很多中外艺术史上先河,虽然治国方略的政治思路方面,宋徽宗不够成熟老辣,是个菜鸟,最终被北方蛮夷掠走丧国;但他对中国的艺术史和中国在世界艺术史上的贡献,作为帝王真是千古一帝。
当时国家有个部门叫画院,专门养一批画家帮皇家画画,这职业画师通过考试来选拔录取,就跟咱们今天的考公务员差不多。——不能问我书院有没有,因为当时的人都是毛笔当家,人人都是书法家,写不好字不可能混入文人知识分子圈的,所以没有好的书法家成立书院,就像没时间成立研究筷子这种常备工具的机构。当时的“书院”,是高级学府,专为国家选拔从政管理人才的,不一样。
说到考试自然会有很多应付考试的问题,跟今天的美术高考一样,考石膏,考人头像,为此报个补习班,苦画一段时间,应付完考试,就金榜题名了,这种人对石膏、人头像以外的人文、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审美了解不多。
这种情况在宋朝初期也是,画院考试一般就考画个亭台楼阁、花鸟,直观上画得像的就录取了。可是,宋徽宗当皇帝后,就改革了这种方式。
考试那天,很多考生等着考官来,准备把自己补习班练习的滚瓜烂熟的花鸟画完好交卷,等老半天,考官发来一张纸,上面考题是:“野渡无人舟自横”,说:今儿就画这个!
那些备了几年画孔雀、树木的同学瞬间傻掉,完全没有参照物?!很多人画了一条河,河边上再画了条船就交卷了。
而这么多庸才里,其中有一张卷子很得宋徽宗表扬: 他在船边上画了一只休憩的鸟。因为鸟怕人,一只鸟停在船上,说明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人了,考题里那种安静的情形,一下就被描述得很生动,也很有意境。
再比如,有一年题目是“山中藏古寺”,看到题目,很多人自然就会画大山树林里露出一座寺庙的屋檐。
第一名的卷子并没画寺庙,而是画了在山边树林中,走来一个挑水的小和尚。有和尚,这个深山必有古寺的情形就会自认浮现在人的脑海里,回味无穷。
宋徽宗的考试方式叫“诗题取士”,这种改革让画家们深刻领悟到了“没文化真可怕”这个道理。画家们不能再死描死背地画画,而要去读书,读各种增加人内涵和修养的书籍,从中锻炼诗意的想像空间,以更高的层次理解绘画和对美的表达。
So,宋徽宗这招很高明的伐?好,现在我们来看宋朝的画。宋朝人有一个追求叫“格物”。
“格物”——中西方艺术都追求的终极艺术审美
这是宋画的一种精神,也是宋朝体现出中国自有的文化传承里的重要精神。(西方近现代500多年以来有这种类似的精神和传承、实践)
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可见,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
在艺术的具体实践上,“格物”表现在细致入微去观察细节
比如画鸟,你要去研究鸟身上的羽毛哪些粗,哪些细,哪些硬,哪些软,如何用毛笔去表现出来, 去研究画画对象的道理,这个叫“格物”。比如宋徽宗就曾经要求画院那帮公务员,让他们连孔雀要飞起来的时候,先抬左脚还是右脚,这个都要搞清楚。
在这样的格物精神下,出现很多写实的画。比如,宋徽宗的《山禽腊梅图》,这张画是迄今最早一张,“诗、书、画”都是自己原创的作品。直接影响了后来一说起传统中国画就必须是“诗、书、画”的三个经典元素。
这种在画上去写字题诗,表露出画面形式之外的人文情感,提升画的精神层面追求,是当时世界上其他美术形式都没有的,直到近现代的500年以内在西方才有类似的尝试和探索。
山禽腊梅图中画的是两只白头翁,蹲在一直刚开的腊梅花上。傍边用宋徽宗原创的“瘦金体”书法题的诗:“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头两句写画中景,两只白头翁的姿态,腊梅花初开放,颜色淡雅又轻柔。后两句头写画外情,是宋徽宗的一个心里诉求。说自己前世今生就跟画画是有约定的,就像画里的白头翁一样,到头发白了都不会改变,即使一千年一万年,我也如此。可见这位宋代文青对美术和艺术创作的虔诚。前两句表景,后两句表意,真正的情景交融。
好,我们来看下其他宋时期“格物”精神下的花鸟画。
这个时候的花鸟画已经很成熟,画中那些细节,果子熟后那种微微泛红的感觉,叶子被虫吃后的刻画,还有小鸟的神态,好像马上就要一蹬腿儿,扑翅膀飞起来的样子,活灵活现。
简单说完花鸟,再来看下宋朝山水画。山水画也是在宋朝走向成熟,开始发扬光大的。先来看一张巨然的《秋山问道》图。巨然是北宋初的画家,他的画对后世影响很大。
以前古代人,画山水岩石,都喜欢用比较干的毛笔,去刻画石头的纹理,这种纹理像皮肤干燥时裂纹的“皴”一样,这个画法在山水画中又叫“皴法”。
《秋山问道图》里山的画法叫“披麻皴”,像一条一条的麻线披在石头上。用比较干的毛笔一条一条的去拖、去勾出来的纹理,表现出圆圆的石头质感。
再来看一张被后人誉为“宋画第一”的大画家(小编以为是山水上第一),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后人总结看宋画的方法要“远望其势,近观其质”:站远处去看画总体的气势,近处看画中细节石头、杂树的质感。就是说,值钱的艺术品一定既要有总体的视觉效果,还要有客观的细节情趣。
我们先远看这张画。
这张画差不多两米多高,原作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很珍贵的缘故,已经很少展出。《宋徽宗当年是怎么选画家》的作者,在北京看过一张二玄社(二玄社是日本的一家出版社,研究制作的古画复制品是世界一流的)的复制品。
一般的山水画都喜欢做什么S型啊什么,去布局什么的,这张不玩这些,就是正中间立一座大山,空间布局丰富却又简约合理,堂堂正正的感觉,派头十足,气场强大啊,有木有?
走进看这张画的细节,能看到山顶上岩石的局部,范宽用毛笔,细细的小点小点的,点出岩石坚硬的质感,聚点成皴,宛如聚沙成山。因为这种密密麻麻的点很像下雨样子,这种画法就叫“雨点皴”,亦叫“豆瓣皴”。
然后我们来看另一张,宋朝大山水画家,郭熙画的《秋山行旅图》。这张画09年在首都博物馆展过,是美籍华人王季迁的旧藏,据说这张画是在一个美国人家的地下室里翻出来的。为什么非华裔的西方人也喜欢带中国画走?因为好的艺术不分国界。
这张画画的是一幅秋天的山的情景,我们看郭熙画秋天的山,跟前面巨然画的秋天的山,很不一样吧,郭熙这张画的岩石有种流动的感觉,像一朵一朵的云一样,这个技法就叫“卷云皴“。
郭熙不但是个大画家,还总结了好多画画的方法,让后人学习。他写了一本书叫《林泉高致》,书里总结了三种,中国山水画取景构图的方法。
一、平远法:左右拉长的视线,去画出平铺的山
二、高远法:上下抬头的视线看山、画出耸立的高山(请参考前图:范宽《溪山行旅图》)
三、深远法:用纵深的视线,表现山的前后、里外的层次画法(请参考前图:巨然《秋山问道图》)
书里面说画家去画山水,要画出山的“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之不同”,意思是说,画家要去大山里观察、写生,画出远、近、早、晚、风、雨时候各种风景的差别。—— 用今天的语言来注解:一切闭门造车,胡画乱描,原来都是耍流氓!
这个比西方印象派画家们,把画架搬出去写生,研究大自然光的变化早了900多年。900年后法国的莫奈,就专门研究了一座教堂不同时间段光色的变化,很快用油画笔记录下来。
法国 莫奈 油画《鲁昂大教堂》共20余幅,教堂不同时间光下变化,每张不同
西方的印象派是从科学的光学角度去画,画的是事物表象的东西,追求严谨的结构和构图,符合自然规律的美感。而郭熙在《林泉高致》里说:“ 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则是把山拟人化,探寻山与人之间的内在关系,人文的精神层面追求也融入其中,使观者有所感悟和共鸣。
春天的山像笑着一样,秋天的山像画过妆一样端庄,用理解美女的方法去理解画山水画,去把山水画活,画感人,去追求画的气质和韵味,这种人文的方法是跟西方印象派的科学研究大不一样的,也正是中国画讲神韵可贵的地方。
再来看一张北宋末期李唐画的《万壑松风图》。
宋朝山水画,格物所致,都跑去大山里研究石头,琢磨出自己石头的画法。李唐的《万壑松风》图,画山石的方法,就像斧头劈过的一样,这种方法叫“斧劈皴”(《万壑松风》局部有这种细节)。
北宋四大家用自己的毛笔,去研究不同岩石,表现出各自的“皴法”,显出了各自的气势,这都是北宋山水画的伟大成就。可以说,没有宋人山水上的不懈探求,就不会有中国后世几百年延续的几乎没有大格局变化的山水画形式。
好我们看完北宋,现在来看南宋的两位画家。——马远和夏珪(音:规)
那时候到处的广告语都是:“将格物进行到底!”,马远就高高兴兴的跑去研究水去了。《水图》这个系列是马远专门去观察大江、大河、大风大浪、还有风平浪静时候等等水的不同,描绘记录下来的,这个系列在北京故宫也能看到。
宋 马远 《水图》系列 部分选 原作共十二张,每张水纹都不同
然后来看南宋另外一个画家夏珪的作品。
我们之前看的北宋山水画,都是画得满满的,给人很强撼的气势。而南宋马远和夏珪,就不画这种大满幅了,他们画面留出了很多空白的地方,给人茫茫江水,悠悠天空,云山雾海的想象。
这种大面积的留白,是一种视觉的放松,一种无边无际、空远的山水意境。就像音乐里说的“无声胜有声”。
北宋的画给你眼睛可看的地方很多,满满实实,南宋就给你心理感悟的更多。北宋的画家们讲技法、讲气势,是一种视觉空间的铺呈,南宋的就讲意境,讲空灵,是一种心灵空间的拓展。
宋代后半段还兴盛起一种画,叫文人画。一帮文人,诗、词、歌、赋、书法什么都相当厉害的风雅人物,画画成了他们一种业余的兴趣。当代的文人也即画脱胎于此。
他们不会像前面的“范宽”、“李唐”这类职业画家一样画出很高的技法,他们有自己的优势,书读得多,有很高的文化品味,画只是自己精神意境的寄托,文人画就更注重画面之外的内涵。当然,在构图和衬托等的很多技法、章法、细节等方面扬长避短的发挥了一下,变得因为不懂更多技法而更追求简洁和意境的不完美的审美。
大文豪苏东坡,和一位叫文与可的是北宋文人画的代表。
文人喜欢画竹子、兰花、梅花,有象征意义的东西:竹子的节,象征气节;兰花,长在深谷里,不会因为没人看到,而不去吐露自己的轻香;梅花在大雪天的恶劣条件,也能顶着严寒独自开花,有种傲骨。文人们把它们代表了自己的品格。
后来清代的画家石涛在自己画的一张竹子上题了首诗,其中有句是:“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总无心”,意思说:竹笋在地底的时候就是一节节的了,比喻咱是天生有“气节”的孩子。等到竹笋破土长成很高很高的大竹子,跟云一样高时,却不是急功近利的,使用心机夺来的位置。因为竹子空心,象征文人“无心去争”的态度。
再说说明代的徐渭,在自己画的梅花上题诗是:“从来不看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什么是“梅花谱”呢,就有点像今天给那些想成功的人士看的——什么《拓展人脉速成法》、《管理的八个诀窍》这种书。“梅花谱”就是讲画梅花的“速成法”、“诀窍”。
徐渭说:哥从来不看你们写的条条框框,影响本大爷发挥的破书,哥随手画的梅花,玩的是精神,你看风一吹春天就来了。从中可以看出,不去照搬条条框框的画家,对理解绘画的精神的高度自信。
但徐渭的画,并没有脱离“格物”的观察方法,而只是将观察到的物象的最重要的特征,通过比较凝炼的手法,生动的表达出来,这其实也符合今天和西方的最重要审美表达方法:抽象。
“抽象”并不是完全不像,它一定要用“格物”法去观察现实后再抽取式表达
竹、兰、梅,这些文人精神的题材,和品格追求的题诗,也是其他国家美术形式所没有的。
我们看到,宋人正是用“格物”的精准广博的态度,去研究和描绘精致的花鸟人物画,专心琢磨自然山水,继而潜心留白意境的南宋小品,还有追求精神的文人画,从而创造出许许多多中国艺术的巅峰作品。这一切,应当归结于宋徽宗的高雅严格的“格物”审美。
而时至今日,对于我们当代的艺术品价值衡量来说,什么值钱,什么不值钱,那就更加的显而易见了。宋人的高度充分启迪了我们一千年的艺术氛围,而西方的艺术流派也在三百年前左右开始了进一步的精进探索和思考实践,才奠定了显现艺术主流的健康发展,那么,符合“格物”精神的审美标准,其实依然在左右着全球人对艺术品价值的评判。
另外,艺术最早发生于信仰、崇拜和祭祀,而延续至今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艺术始终是人类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中,物化的表象。所以,判断艺术品是否之前,还要看本身这件艺术品的表达的内涵是否符合真、善、美的要求,要能登大雅之堂而不是其他。
其次,看了上文的读者们都能感到,艺术,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对于如何进行表达,都是有自己的技法上的要求和方法的,这样才会使观者很快的分辨出什么是精品,哪些是俗物。
就像有些食物,它会因为不同的产地、农药残留量、生产周期等各方面都有区别标准,而产生同样产品的价格高低。同样是卖萝卜,就有普通产大众价的萝卜,和绿色食品便准的高价有机萝卜的巨大区别。而有适当技法方式表达的艺术品,就比同样表达内容的技法拙劣的艺术品,在价值上高出许多。
总之,无论是表达内容,还是表达技法,都要是相对高超的符合大众高端审美情趣的艺术品,符合艺术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才会具有真正的“值钱”的价值。如果出自于名家之手,同样水平的艺术品,还会相对更值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