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设计学国际高峰论坛
中国美术学院“首届中国设计学国际高峰论坛”10月28日开幕。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以及国内设计领域的15位专家学者围绕“设计未来——反思设计30年”的会议主题一一展开发言和讨论,以客观、开放的视角,纵览当下的设计和即将过去的设计,梳理设计的现状、格局、优势和存在问题,建构探讨“未来”设计的重要基础。围绕世纪之交30年设计理论的认知、设计教育回归艺术性创作之方式、设计与社会创新、前沿设计、设计学的任务、景观化设计中的当代设计等话题进行多维度的广泛探讨。会议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15位专家学者分别是来自美国纽约帕森设计学院教研主任黑兹尔·克拉克教授;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受之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哥德史密斯学院系主任约翰·伍德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助理、美术馆馆长杭间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曾明哲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许平教授;法国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荷内·雷纳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袁熙旸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郑巨欣教授;德国达姆斯塔德造型艺术学院系主任尤斯图斯·泰纳特教授;《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方晓风教授;米兰博洛尼亚大学系主任弗拉维雅诺·赛拉斯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朱淳教授;荷兰桑德伯格大学系主任安尼·霍特普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杨振宇教授。
在全球化的境遇里,设计教育应该怎样把握它的正确的航向,是此次论坛最重要的思考;会议紧紧围绕着设计教育及其涉及到的现在的发展。在此次论坛中,专家们很多观点都隐含着一种焦虑。
从《世界现代设计史》到设计史的“野史”
国内美术院校设计史论专业的开设令人担忧
我想几乎所有设计专业的学子都读过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1983年中国工业协会刚刚成立,王受之教授负责主编一套设计史的丛书。他也是在中国最早写《世界现代设计史》的人之一,从1983年的《世界现代工业设计史略》,到后来所著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现代建筑史》等都是属于中国最早一批设计史书籍。
然而,王受之教授在外国工作了25年以后,对于设计史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希望把这个变化重新写进他的书里。王受之笑言:“按照出版社的说法是,《世界现代设计史》在中国的大学里面是指定参考书,不能改,改了别人不知道怎么考试了。所以我现在计划一本现代设计史的‘野史’,或许那本‘野史’才是正史。”
同时,王受之对于各个美术院校里设计史论专业的开设提出了担忧。令其欣慰的是,相比于其他美术学院,中国美院是中国极少数几个在本科就有设计史学的学校之一,但担忧的是,因为设计史论专业的教学需要方法和基础,还有设计的经验。然而很多院校的设计史论专业还都是美术史专业的人来教授。王受之认为,美术史跟设计史是千差万别的,一个是精神产品,一个是商业产品,一个是意识形态,一个是市场。如果让一个教美术史专业的人去教设计史,那么学设计史专业的学生也很容易模糊了自己的方向。
一份报告:集中了7年来全国设计高校的基本情况
一个版图:2007—2012中国高等设计教育版图
展开对设计教育及设计理论的重新审视
在此次论坛上,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给大家出示了一份报告。报告中基本集中了7年来全国设计高校的基本情况。由于这项调查一直是以民间方式进行的,即所谓的第三方调查,所以这会影响到其调查的最终成果的有效性。许平表示此报告的目的是希望在这个时代,引起大家对教育数据调查的重视,并希望以本次学科调整为契机,来形成真正的全国设计院校数据调查的合作。
报告中,许平教授还提出了“2007—2012中国高等设计教育版图”概念。据悉,目前中国设计教育规模已是全球最大了。2009年英国剑桥做了一个调查,全世界最强的12个国家,其中包括专业人员,专业毕业生的情况,美国一年毕业3.8万人,中国一年是40万人。许平教授对于7年来的数据作了统计,并对排名前十的省市自治区作了一个比较。数据显示:7年来反复一直排在全国前十名的省份,形成了一个相对活跃的中国设计教育集中区,比如江苏、广东、河南、浙江。从这里面可以看出教育的布局。
经过一个部分抽样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所在地的比较发现,原以为这些毕业生都会远离家乡而去,现在从抽样院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留在了本地,说明他们对学校的依赖性强,这一点对判断将来中国设计产业的地缘结构是一个有价值的数据。
另外从教育内的比较,以及课程结构的比较,调查者会看到有一类院校是长期保持不变的,有一个院校是一直变化不定的。许平希望全国形成一个联合的调查,最后若得出全国院校平均指数的话会给教育部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经历者、践行者反思中国设计教育30年
试问设计学科何去何从
朱淳教授作为改革开放以后入学的设计学学者,经历了中国设计的30年,他在此次论坛上对这30年进行了反思。朱淳教授回忆,改革开放以后,在原来的工业美术和美术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开始转变,经历了包括图案与设计之争,关于设计的讨论,最主要的是包括以包豪斯为代表的设计思想的引入,还有工艺美术教育的改革。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系列的大事件:三大构成的教学的引入,改变了原来写生变化的教学模式;设计史的普及,开创了我们的设计历史的研究;工业设计的建立,还有一些学科名称的改变,比如说过去的“装潢”即现在的“平面”。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用一个关键词能够来概括这个阶段的现象:观念转变。这可能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最初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设计教育体系的探索。它的主要标志是各个院校都开始探索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而且关于设计类型、学科基础和理论的探索,这个应该都开始了。朱淳教授记得当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做了一件耗时很多的事情:编纂了一套《现代设计大系》。“这套《大系》,虽然现在看看觉得会有些过时,但是我觉得历史意义在于,在当时已经能够意识到设计与设计教育过程当中,历史与理论的重要性,同时也尽力去构建各个专业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和学科,试图理清专业学科的内涵。梳理学科基础与课程。”当然,朱淳教授也认识到了这个工作所具有的局限性:当时界定的学科分类根据被设计专业的发展突破了,当时对科技的发展习惯、对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并没有作太多的前瞻性展望。这也反映出了当时在设计教育的局限性。
第三个阶段是设计教育规模的普及。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的扩招。这个阶段正好和中国经济发展同步的阶段,也是一个“大跃进”的阶段。据许平教授一直在做的设计教育的统计显示,当时据说有1000所以上的学校开设设计专业,每年招生都多了几十万。也就是说,实际上在这个阶段每年都有几十万学生来学设计,然后有几十万学生匆匆地走入社会。实际上这个时期的现象就是,虽然有大量的学生来学设计,但是我们能够为他提供的教学条件、教学体系并不成熟,合格的师资也非常短缺。实际上是一个并不成熟的体系,容纳了大量的学生,然后有很多在今天看来并不合格的学生匆匆走上社会。所以这段时期应该是一个值得批评的阶段,王受之教授曾批评过中国设计教育的这一现象:“不合格的设计教育逼出来的大学生参与到设计行业,质量恶劣的设计污染了我们的环境,中国近十年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广告与包装的污染大国,建筑与室内环境的污染大国。”实际上就是当时这样一个大规模的扩招带来的影响。但是这段时间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开放,使许多人认识到中国的设计教育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别,也有很多从海外归来的留学人员,使得我们慢慢意识到中国的设计教育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第四个阶段是学科升级与变化(2010年至今),标志是涉及学科成为一级学科,从国家目录体制上得到认可,说明它成为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中的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学科的地位得到改变。同时,这点带来的一个新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前期扩招带来的后果逐渐显现出来,而且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在很多地方设计专业已经成为高校招生的一个预警专业。比如说上海教委就发文,把其中几类专业列为招生的预警专业,艺术设计就在其中之一,而且排名还在第二位。有很多资料都表明,实际上艺术设计招生面临一种危机的边缘。
“可见,设计专业面临的是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处境,所以在30年发展的基础上,今天能够反思得失,加强学科的自身加强,探索有特色,符合中国国情,能够适应经济与专业发展的专业,优胜劣汰,使得学科真正升级为设计学科发展的一种机遇。”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境况,朱淳教授觉得可以用发展机遇这一关键词概括它。
回顾这30年,应该是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也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生巨大变革的30年,也是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所以今天反思,中国设计是不是能够和这个30年相适应,或者今天的设计教育的理念与方式,是不是能够和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相适应?设计学科何去何从? 记者 黄俊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