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融——工艺·设计·生活”的布展地点:中国设计中心座落于英国建筑中心(Building Centre)大楼内。
设计之都伦敦,总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他们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承载文化与创意,赋予这座城市新的涵义。3月11日,“Flow——融,杭州当代手工艺设计展”在伦敦中国设计中心正式开幕。12位中国知名独立设计师携带创新设计作品进驻伦敦,将东方艺术的写意与西方艺术的求实相互融和、辩证,激发出创意设计的化学反应。
走进英国与来自中国
“Flow——融,杭州当代手工艺设计展”在伦敦的中国设计中心共展出13天,从烟雨江南千里迢迢赶到伦敦,这12位艺术家的作品与英国本地观众会制造出怎样的奇遇?
器道:原创设计师品牌,专注创意陶瓷等家居用品设计,倡导将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在需求作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考虑材料的自然属性,力求设计符合造物的内在规律,实现道法自然,器道合一。
唯诗:WEIS唯诗设计专注于融生活思想的感官创意美学产品的研发。作品体现中国文化意镜,采用原生态材质,传递产品与人之间的亲和力。
竹语:这把伞骨芯全是竹子做的,伞面是竹炭纤维材料,其抗紫外线功能大大优于普通面料。“竹”作为一种生态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环保低碳的优势。
“融——工艺·设计·生活”是此次中国设计界主题展的策展理念。参展展品有《刺绣天马系列一》、《台绣》、《可余》、《一川饰品》、《器道》、《唯诗》、《MAOMAO WU》、《本来设计》、《橙舍》、《零壹城市》、《素生》和《竹语》。“融”,在汉典中有调和、和谐之意;“融”,是新与旧的交汇。旧物的经典得以传承,新生的时尚得以创造。文化融和,旨在共生而不同。东与西的碰撞,从布展地点“中国设计中心”本身就已毕现。中国设计中心座落于英国建筑中心(Building Centre)大楼内,于2014年5月1日面向公众开放。作为英国首家中国设计中心,它旨在建立长期的国际交流展示平台,打破英国和西方社会对“中国制造”的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让人更多地认识并了解“中国设计”,提升中国设计的价值空间。中国设计中心创建人、执行董事瞿铮表示,该中心向世界推广出色的中国当代设计,同时推动中国和英国建筑、设计领域的深度合作。
在这次的展览中,有很多来自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将东方传统工艺与西方设计理念融和在一起,让“设计”成为“产品”,让“工艺”成为“艺术”。在3月12日的开幕仪式上,英国建筑中心总裁Colin Tweedy表示,与中国设计中心合作,有机会邀请到许多第一次走出中国的设计师,向英国和西方观众展出他们的设计作品。
嘉宾中国驻英使馆文化处参赞项晓炜表示:“2015年是中英文化交流年。上半年是把英国文化带去中国,而下半年,则有更多中国的艺术与文化来到英国。中国设计中心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与社交平台。”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 成为“中国创造(Created in China)”,中国需要向英国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学习更多经验,而这将会给世界带来意想不到的未来。
刚刚结束火红色的中国新年庆典,这一室来自江南的“风流”又给阴冷的伦敦带来一抹拂绿春风。参加开幕酒会的有来自伦敦侨界人士、中国留学生,以及很多从事艺术设计相关行业的英国人。对于英国第一座中国设计中心,他们大多抱持好奇的心态前来,又被这里写意且实用的设计展品而吸引。
两匹“马”一左一右悬挂在展厅墙面上,见证着东西方艺术技巧的碰撞与理念的结合。
苏州刺绣与英国摄影
在设计展上,最受瞩目作品的或许就是来自苏州刺绣工艺美术师黄林珍的《刺绣天马系列一》。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著名英国摄影师Tim Flach作品“马”(Equus)系列中的《马背》。《欧洲时报》记者在Tim Flach伦敦Shoreditch的工作室专访了两位艺术家,聊这次中英跨界合作的感悟。
Tim Flach摄影作品《马背》本身通过对马背部富有动感的流线、其马鬃的镜头特写以及光影的虚实变换,发掘马与人的关系。而黄林珍创作的《刺绣天马》在完整表达原作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于运用苏绣技巧体现出马鬃的走向、光影颜色和立体感,让其更加鲜活,栩栩如生。
这两匹“马”一左一右悬挂在展厅的墙面上,见证着东西方艺术技巧的碰撞与理念的结合。而合作的开始,源于黄林珍在自己苏州的工作室偶然翻看到一本“书”——Tim在中国出版的摄影集。“马”从此跃进了她的视线。
从远处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的作品,却有着不同的创作历程。Tim摄影集从2005年开始拍摄,2008年出版。而其中这幅《马背》的灵感来自于他在工作室拍摄之时的偶然发现:“它的样子几近于人体背部的形态,这也是吸引我的地方。”
在他眼中,摄影是对瞬间的捕捉,拍摄一张照片的用时是以“秒”来计算。但苏绣却需要几个月的创作时间呈现出这个“瞬间的美感”。
得到Tim的授权之后,黄林珍选择绣制材料花了不少心思。由于原作背景是黑色的,她本想用其他色彩染上去,但又担心效果不佳,最终决定使用一种新的布料,然后对原作品进行放大、描稿、配线等步骤。而真正开始绣的过程又花费了五十多天。“其实这对我们刺绣工艺是一次尝试。”黄林珍说。
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与较为现代的摄影技术相结合,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次来伦敦,不论是在表现手法还是艺术理念上,黄林珍都收获了新的感悟。对于在《马背》的基础上创作出《刺绣天马》,她也有自己的解读。苏绣工艺包含四十几种针法,为了体现马背上鬃毛的走向和光影效果产生的变幻,她决定使用“乱针绣”。这是一种新式的针法,更容易表现动物的毛发走向和立体感。而为了表达Tim原作品中虚实变幻的光影效果,她通过利用丝线粗细变化和针法转换。
黄林珍认为,新的题材或许更利于传统刺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喜欢这样现代感强的艺术作品。”中国传统刺绣更多是工艺画的风格,而《刺绣天马》是一幅“艺术画”。通过这次和Tim合作,黄林珍也体会到创作理念上的更多可能性。“我以后可能会往这种现代感和艺术语言更强的题材方面发展苏绣作品。”但她也承认,这在国内传统苏绣行业里是个冒险的举动。可正因如此,才更有尝试的价值。
“我们两个人作品的最大不同,就是她绣的马比我拍摄的马更注重细节。不过这样说有些奇怪。”Tim笑着说。摄影本身就等于捕捉现实,而黄林珍绣出的鬃毛却让人更想伸手触碰。“如果在展出时没有那层防护玻璃,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去抚摸那匹马的。”正如他所说,苏绣赋予《马背》更好的质感和光泽,而《马背》作品本身的简单与线性艺术的特点,也给予苏绣更大的创作空间。
虽然这是英国摄影师Tim第一次与中国苏绣艺术家的合作,但他和中国结缘已久。身为一个天津的“洋女婿”,他曾八次造访中国。他对“马”文化颇有研究。马在中英两国都拥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英国,“马”影响了英语语言的发展,而在中国唐朝时就兴盛马球,马的形象也出现在多种形式的艺术品上,如雕塑、绘画等。马匹优雅的曲线也神似中国书法的韵味。
“我热爱动物和自然,并关注与自然之间的交流。比如我们人类怎样与自然共生。”Tim坦言道,“与其他艺术家合作,能借助更多艺术表现形式传达这一理念,分享给更多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这也是他授权黄林珍创作《苏绣天马》的原因之一。”
“我认为在环境问题上,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在用镜头记录美的同时,也想通过此种媒介传达这些理念。”他说,“但我也尊重每个人对此的不同解读。而通过这次合作,黄林珍对于《马背》之美的艺术敏感度让我印象很深。”
英国威廉王子作为著名大象保护组织Tusk的慈善大使,在2015年3月访华行程中造访了西双版纳野生象栖息地。Tim透露说他刚刚开始与Tusk的环保合作项目准备用自己的摄影作品将更多环境保护的主题表现出来,通过不同形式的媒体传递给全世界。
作为黄林珍和Tim Flach“牵线人”的中国设计中心创始人兼CEO瞿铮对这次中英艺术家跨界合作也充满期待。“我们总说让中国传统艺术走出来,让世界接受。但传统文化如果只用中式的语言讲述,西方观众未必能够接受,所以我想让西方观众用他们自己的语言理解我们的文化和艺术。”(作者 范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