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十一黄金周在万众瞩目之下终于隆重登场!与此同时,2015年10月1日,北京国际设计周首届民艺论坛暨“民艺:转化的生机”系列活动在国粹苑交易品中心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与蜗牛民艺工作室主办。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单元之一,该活动希望通过顶尖民艺学术论坛、主题民艺设计展以及体验性的各类手艺工坊,为民艺的现代转换做一个系统呈现,为民艺的复兴摇旗呐喊。
开幕式于10月1日上午10:00正式开始,全国各地的民艺关注者纷纷应邀出席。嘉宾代表上台致辞,为此次民艺论坛成功举办献上美好祝福,同时也为“民艺”在现如今的发展状况提出宝贵建议。
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致辞
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毕晓倩致辞
国粹苑艺术品交易中心总经理黄效东致辞
蜗牛民艺工作室主编高登科致辞
论坛会上,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先生,香港著名服装设计师、纺织品研究专家张西美女士,清华美院教授、工艺美术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杨阳女士,中央美院副教授、中国工美学会木雕艺委会副会长卓凡先生,策展人、碧山计划联合发起人、《碧山》杂志书主编左靖先生等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民艺践行者们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共同探讨了民艺转化过程中呈现的生机以及遇到的困惑。其中,曾辉先生就如今民艺的发展状况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他认为,传统文化之所以发展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传承者的稀缺。大多传统工艺只能靠政府补贴的基本费用得以维持生计。在工业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民艺”的价值,将民艺中优秀的部分置之高阁,成为脱离民艺创作初衷并非生活所需而是追名逐利的载体。还应该想办法让“民艺”走进我们的生活,在民众中激发创意与智慧,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美学,将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做结合,以达到“转化”,发现“生机”。
台湾著名出版人、设计家,台湾《汉声》杂志社总策划及艺术指导黄永松视频致辞
香港著名服装设计师、纺织品研究专家、上海金泽工艺社纺织部总监导张西美发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阳发言
到场嘉宾参与讨论
中国民艺体验馆馆长张英,中国民间文艺家学会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马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李友友、光明日报副主任邢宇皓等嘉宾也出席了论坛,另外马路院长还特别为本届论坛题字。大家聚在一起既交流了思想,也领略了不同群体的创作实践,相互欣赏、相互碰撞、相互温暖。此次民艺论坛暨“转化的生机”系列展览、展映等活动持续到10月7日。身在北京的你,快跟随我们一起来国粹苑交易品中心感受一把时尚新颖的“民艺风”!
看点一:2大民艺论坛探讨转化的生机
这次论坛“民艺:转化的生机”,呈现的不是片段化的知识,而是从传统到现代,从学者到青年,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体验的一个新的民艺发展纪元。三个分议题亦是围绕该主题。“信手而守”是从记录、保护、传播等角度来看民艺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性。“将心为新”是通过设计师、艺术家等所进行的民艺创作与实践来探求民艺现代转化的有效途径。“降人以任”则是从教育、乡村与社区改造等方面来讨论民艺的传承与发展。除主论坛外,还将于10月2日举办青年分论坛。希望通过青年的创作与实践、思考与担当来呈现当代民艺最具鲜活的力量,并共同启发与创造更多可能。
看点二:24展让你找寻故乡的味道
北京国际设计周首届民艺论坛立体呈现了国内民艺衍生、民艺保护、非遗传承的24个项目,按照纸、布、器、影、生5个单元依次展开,台湾汉声、拙朴公社、工销社、书院中国基金会非遗传承项目、培德书院、蜗牛民艺工作室、吾生吾土、枣缘社会等共24家的民艺项目参展。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局部
展览作品细节
展览作品
看点三:8大手工作坊现场体验手艺之美
10月3日至6日,北京国际设计周首届民艺论坛还将呈现至少8场手工体验工坊,包括皮影互动、活版印刷、夏布纺织、草木染艺、捶草印花、手工制书、剪纸艺术等互动体验活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培德书院、拙朴工舍、植根设计工作室,联同民间手艺人以及青年手艺体验团体一起,开展一场从眼到手,从手到心的民艺体验,让人们在手工体验中重新体验手艺之美。
展厅中有许多休息处供来宾交流互动
来宾可以亲自体验传统手工艺带来的乐趣
展厅布置处处皆有情趣
看点四:7部纪录片为您讲述民艺的光影故事
以影像记录和传播民艺,让更多人关注民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北京国际设计周首届民艺论坛专门设置纪录片展映环节。主办方特邀请凤凰视频、永源公益基金会等机构及多名优秀纪录片导演,精心挑选7部优秀传统民艺题材纪录片进行公益展映,希望通过纪录片的展映,提供更多了解民艺的维度,唤起公众对于民艺的热忱。
结语:
守护是为了生发和创造。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以“复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为宗旨,在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传承人资助项目”,用以保护和发展濒临灭绝的民间手工艺;2015年又设立了“非遗+”公益计划,旨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重返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蜗牛也一直致力于记录民间之美,从2011年创刊至今,一直以田野考察的方式接触第一手的民艺资料,记录民艺的现状和民艺者的生活状态,力图拉近传统民艺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距离。这次书院中国与蜗牛民艺工作室合作举办首届民艺论坛,更希望为关注非遗、民艺以及乡村建设的研究者、记录者、创造者提供平台,让大家相互了解,相互启发,相关鼓舞,相互支撑,乃至共同发声,共同挖掘匠人身上的专注、坚持、谦逊、淳朴的精神向社会传达,共同开创民艺的新纪元,共同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温暖人心、滋养身心的民艺之美重新绽放我们的生活中。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