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日前,“设计创青春”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第二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暨创新创业导师授聘仪式举行,50名业界精英受聘为该院创新创业导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近年来,学院通过推动校企合作、完善导师指导跟踪体系、资源共享联合“孵化”等举措,破解艺术生就业难现状,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
开办创业讲堂入学便有职业规划
“目前的学院式教学还较为偏重知识、理论,创业创新意识与艺术实践应成为必要补充。”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大海介绍,针对设计类专业的学科属性及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学院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入学教育开始,就有职业规划教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综合评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借助“创新创业大讲堂”,连续邀约有经验的企业家开办多期创业讲座;学院学生会还专门成立创新创业部,对社会资源及学生需求情况全面统筹。
据了解,学院与当地某室内设计公司联合打造的一个实战训练体系——“星星小班”创意实践课程,首次开课就吸引了200多名学生报名,相关主讲人以实际创业经历言传身教,与学生分享如目标定位、团队选择、竞争力等创业的关键问题,还围绕具体的室内设计图纸,从户型、结构等方面与学生进行讨论。
“这是跨年级的实战课程,完全是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我们希望以此来帮助学生规避一些创业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王大海表示,除了通过融合讲座、创业项目、“第二课堂”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一入学就进行职业规划,学院还在考核方式上增大文化课比重,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导师跟踪指导长效服务创业团队
焦守元是启帆艺术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2014年从山艺毕业后,他与同学注册了该工作室,承接平面设计、展览策划等业务,起步不到两年,经营利润突破12万元。他坦言,与看得见的真金白银相比,学校对于就业、创业的指导更是无形财富。“从大二有了创业意向后,学院委派视觉传达系主任孙迎峰老师为我们团队提供义务培训,大到专业常识,小到pvc板的质量、型号,他都仔细讲解。学校还为我们提供了办公场地及水电、网络等硬件设施。”焦守元介绍,学校的优惠政策在学生毕业后两年内仍然适用,与其同时受益的还有另外50多个创业团队。
“围绕整体形势,近两年,对学生就业、创业辅导的方式一直更新。第一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未设创新创业导师,由学生与用人单位直接洽谈,而本届招聘会上,我们为50位导师颁发了聘书。”王大海介绍,自2015年起,学院陆续建设了8个特色名校建设工作室和10个校企共建工作室,由导师跟踪辅导学生创业实践或直接带入项目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还通过工作室教学开放周、工作室教学实录编辑出版、教学成果展等活动,与社会各界交流经验。
校企多元互动最大限度共享资源
记者了解,依托“山东文化产业金种子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名校建设工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等,山东艺术学院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校内外资源、理论与实践、创业与就业的结合,旨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亚太设计家协会是一个以设计师团队为主体,上游进行地产、酒店项目开发,并与众多艺术高校、机构开展合作的协会组织。“此次招聘会,协会引入学校的企业就有30多家。从整体来看,学生供不应求,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在增加。”该协会山东分会会长王冰表示,那些通过校企合作、按项目运作经过培训的学生,在介入“实战”时适应能力更快,用人单位也更愿接收。
王大海表示,借助多方平台,相较第一届招聘会的51家企业、472个专业岗位,此次招聘会吸纳了70家单位、586个工作岗位,企业参与度大幅提升的同时,促进了更多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学院2014届毕业生回访的数据显示,本科总体就业率达89.59%。
“设计是一个辐射生活各个方面的专业,在校企合作中,也凸显了这个专业属性。”作为山东艺术学院全院的创新创业导师,王冰坦言,在指导艺术类专业学生创业时,需结合不同专业的市场需求“量体裁衣”,同时,艺术院校也应适度放宽与社会合作的自由度,如对一些实操性强的专业,允许学生直接到企业实践、按企业标准考核等。
“经过一年多的创业,我们在基础领域承接了许多项目,但对于门槛较高的综合类设计难以介入。”焦守元说,已经创业的团队仍希望学院、行业协会等发挥平台优势,帮助他们二度提升。(记者 孙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