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一楼圆厅展出“匠心文脉”板块。 记者 李忠 摄
天津美术网讯 中国现代设计思想的真正发端,与杭州、与中国美术学院这所学校息息相关。从图案学到东方设计学,从参与1929年“西湖博览会”到服务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学院的设计学科经历了曲折而辉煌的历程,孵化哺育了中国的设计学科。
对话先贤 和谐融汇 善营智造
11月19日—12月6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东方·中国设计国美之路”大型学术展在南山校区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全面、系统、准确、形象地展示国美设计之路,集历年校史研究之大成;凝炼国美设计之路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凸显中国现代设计思想、设计教育的主线;全面呈现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整体实力与水平,彰显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和影响力。
今年适逢中国美术学院建校88周年,而设计学科88年的历程不仅是一个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历史,也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缩影。本次展览首次展出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对于认识、研究中国设计学科的发展历史,进一步推动中国设计学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讲话中对中国设计教育88年历史中先贤和先师们的舍身创业、矢志不移深有感慨。先贤先师的学术思想潜流在艺专和后来的美院学脉中,代代传承,虽历各种体制变迁、时事磨难,却从未沦没,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
许江同时表示,中国美术学院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承天地之心、维先师之命,跬学术之脉、开时代之风,提出设计东方学的建构。让设计的思考重回生存之链的整体,提出以“和谐融汇、善营智造”为核心概念,以“善、和、智、融”为美学特征,以“生活织造、综合营造、文创制造、自然融造”为发展策略的东方设计系统观的思想。
四大亮点 肩负着责任与担当
“中国设计教育的开创者”,“东方设计体系的构建者”,“当代生活美学的倡导者”,“国际文创智造的拓展者”,是美院本次展览的四大亮点,展览分为匠心文脉、道生悟成、践行会通、东方设计四个板块。
一楼圆厅展出的“匠心文脉”板块,是设计国美之路的历史篇,展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发展的脉络。展览以年表的形式,配以精选的历史图片,精细勾勒1928年以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主要历史发展期和重要事件,涵盖1928-1949年的图案时期、1949—1976年的工艺美术时期、1979年至今的现代设计时期。林文铮、刘既漂、陈之佛、斋藤佳三(日本)、雷圭元、钟敬文、庞薰琹等多位先贤的筚路蓝缕开拓中国设计的足迹,以及中国美术学院20位名师继承先贤的愿望立足东方文化开展育人和学科建设的成果在此呈现。
一楼方厅“道生悟成”板块为设计国美之路的教育篇,浓缩了中国美术学院设计教育走过的悠久与辉煌的历程。88年来,学校的设计教育始终以促进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为使命,以学术研究为根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实践水平与应用能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设计人才,为中国高等设计教育书写了鸿篇巨章。
二楼“践行会通”板块为设计国美之路的实践篇,分为“1928-1949年中西汇流”、“1949-1976年古今交融”、“1979-1999年时代力量”、“2000年至今世纪引领”四个阶段,从宏大的城市到乡村景观;从建筑组团到家园聚落;从智慧家居、时尚服饰到精微的器物……展览以案例和图片的形式介绍了自1928年建院以来,设计学科承担或参与的重要设计项目,展现国美设计力量积极汇入社会实践、经济建设的担当。
“东方设计”板块为设计国美之路的特色篇,展览通过图文和视频从学术理路、学科建设、世界之林三个方向展示了从建校初期的图案系到当今设计艺术学院的发展历程,设计学科建设的特色。呈现了“东方设计十案”,集合了学校设计学科教师近年来主持的部分设计实践项目来展现“东方设计”魅力,表达了对东方艺术价值观、设计观视野下设计教育、学科建设的展望。
殷殷传承 树立东方设计学的正旗
与此同时,“东方地平线——2016年全国设计教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院校与业界的300余位学者专家共同观摩并深化讨论东方设计与中国设计的前沿问题。
11月18日在民艺博物馆开幕的“中国现代设计巨匠:雷圭元特展”同为献礼美院88周年华诞之作,展出雷圭元与研究、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设计及绘画、手稿,出版物,国立杭州艺专时期(约1934年)、国立艺专时期(约1946年)的图案系学生作业也是首次对外展出。
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国美之路”大型学术活动已先后梳理了国画、版画、书法、雕塑和油画等学科,这次的“设计东方·中国设计国美之路”于2015年12月全面启动,成果汇集成4本相应的文集——《匠心文脉》《道生悟成》《践行会通》《东方设计》,并整合成一个大型的文献展览。
中国美术学院国际设计文献中心于11月19日成立。作为我国第一个国际设计文献中心,它的成立将为我国的设计教育、展示、研究以及设计类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源泉。(孙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