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第十一届澳门设计双年展上海站·国际评委和得奖设计师讲座,近日在世博会博物馆WE剧场举办。在这个能容纳上百人的剧场,座无虚席。本场讲座活动由上海设计师阮红杰担当主持。现场与会者逾300人,多为业界人士及教职员,反应踊跃。
活动一开场,世博会博物馆副馆长郁镇宇就向在座的设计师与未来的设计师们抛出问题,“过去,上海南京路最为出名的就是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霓虹灯,独特的设计让整条街道极具特色。最近上海正在进行店铺招牌的更新,但我发现上海的平面设计师们却集体缺席。”他向在座的设计师发出邀请,也希望更多的设计师能在城市空间中发声。
澳门设计师协会会长朱焯信,也是此次将澳门设计双年展带进上海的推动者。他提到自己八年前来到上海世博会时,看到街道上布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他希望,今天是“设计,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Design Better Life。”
视觉上的“运动”
第十一届澳门设计双年展评委Steffen Knöll(史蒂芬·科尔)用“英文字体可说与不可说的界限”开始了第一部分的讲座。他们事务所赢得了不少国际上的设计奖项,台北设计奖中的台北市长奖及2016莫斯科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中全球金奖的GoldenFix Award,入选如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奖、2017肖蒙国际海报比赛,奥地利、德国及瑞士等地的最佳海报100强等。然而,我们看到的设计“成果”并不是他们想要告诉观众的内容,每一件作品背后,都凝聚着他们对于“Type”(类型)与“Image”(图像)之间的博弈。
在讲座中,他们呈现出自己作品设计涵盖的领域,跳蚤市场、电子音乐节、无名艺术家的重要艺术作品、AA建筑设计学院的讲座海报,以及深入到提供印刷解决方案的书籍设计。值得关注的是,每一件海报的思考不再是简单的“平面”。他们大量地运用动态方式在海报上呈现设计师的思索,文字与图像之间博弈转化为视觉上的“运动”。
在静态海报的设计中,他们考虑的不仅仅是纸上的设计,而是尝试将海报视觉延展到城市、街道上。他们甚至尝试在公共厕所外墙上贴满自己设计的海报,以此来实验公共空间与视觉图像信息之间的关系。
设计激发活力
视觉传达设计铜奖得奖者、上海设计师陈焘带来的讲座话题围绕“与字有关”的一系列作品。以字出发,是他设计的出发点,但他所关注的是设计激发的活力,与为传统品牌提供的形象更新。他为静安公园设计“再生”项目,从图像化的字体延展出一系列标识,让这座传统的街心公园焕发青春活力。与《第一财经》合作的HIRUN项目,则以设计唤起人们运动带来健康的意识。他为历年的“夏至音乐节”设计的活动形象与海报,则将设计项目与音乐节的活动紧密结合,借此将设计话题引入公众文化领域。在他设计的一系列海报中,字体作为构思图像的出发点,成为他个人的设计风格。
陈焘在法国留学、工作八年,在那段时间,他养成了书写哥特字体的爱好。近几年,他联想到哥特字体与汉字之间的联系和运用,融合书写经验,他设计出一套全新的“哥特汉”字体,运用这款字体设计的“融合时报”,获得了2017年“澳门设计双年展”视觉传达设计铜奖。
创意就是找对人、说对话、做对事
上海设计师虞惠卿,也是此次澳门设计双年展插画银奖的得奖者,他从三个角度观与观众分享设计中的创意思维。一,把熟悉的事变成新鲜,把新鲜变成熟悉。二,创意就是制定新标准、新规则。三,创意就是找对人、说对话、做对事。在他列举的案例中,一瓶普通的水,加上标签,加上栩栩如生的广告词,立即赋予了可信度与价值观。
学会不同的沟通方式,换位思考,角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设计没有好坏,合适最好,差异性是设计中的财富。他用这次的演讲主题《设计师的创意观》,向不久前去世的中国第一代广告人也是他的导师邵隆图先生致敬。
亲身实践的“在地”设计
第十一届澳门设计双年展评委、荷兰设计师Céline Lamée(瑟琳·拉姆),是在北京-荷兰阿姆斯特丹两地设立分公司的LAVA北京的创办人、设计总监。她与团队最早为人熟知的项目,是为北京大栅栏所在的胡同店铺重新设计。她们采用接地气的方式,一家一家地与店主聊他们的需求与对未来的期望,再根据他们实际需求做成既时髦又实用的标识牌。除了北京,他们采用同样的方式在成都、厦门与烟台进行店铺标识的重新设计,尤其在烟台项目中,她与团队从客户要求的一个方案,结果提供了包括超过50个Logo的设计方案。
在2016年北京设计周的“白塔寺”项目中,他们将人类学性质的社会调查与设计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为白塔寺项目定制以媒体传播方式——印刷品《LAWAAI》,发音接近于普通话“老外”,这个词在荷兰文中又意味着“噪音”。工作室实习生尝试了胡同中十几家不同的理发店,他把自己的尝试与心得写了下来。胡同居民们记忆中的白塔寺,画成一册杂志。在她的分享中,洋溢着即便是在承接商业项目时也充分享受他们自主发起的项目,关于“胡同”、“邻里”的亲身实践的“在地”设计,充满着设计的温情。
设计方式更带有科技的“硬核”
以新媒体艺术家为人熟知的香港设计师林欣杰,以《号外》杂志500期设计方案获得双年展的“全场大奖”。他也承认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平面”设计奖。获奖作品是将用于每一期杂志封面的CMYK四色抽离出来,按出现的频率在白色底调下做成动态变化,变成立体,500期500行。对他来说,这是“《号外》500期的风景”。
他与观众分享了自己对于“越界转换——有形与无形领域的超编码”的实验。早年学习动画编程的基础,让他思考设计的方式更带有科技的“硬核”。他提出,“看音乐”,“听视觉”的观念,利用手机通话时的电流,制造出魔幻的灯光效果,把抽象的电流转为可以观看的灯光。
在为香港诚品书店策划的年度活动《稻浪逐风》中,他从台湾各地的天文局索取到当地一年中风向变化与风速的真实数据,用于吹动现场模拟台湾地区地图的“稻浪”的风力与风速。让人们能够更为直观地观看与感受到,自然之力是如何影响这方土地的。
他针对“新媒体的创作都是冷冰冰”的观点,在为商业客户设计装置时,用纸张来做成有温度、有生命的动态作品。为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大体老师”致敬的项目“大音希声”,让从没有“听过”自己身体的人们,以扫描人体起伏发声的方式,让人们直观感受身体的美好。这个项目也受邀成为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一场开幕活动。(记者 刘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