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国内首批设立此专业的高校之一。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根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智慧城乡发展,以人居环境空间的创新、创意、创造为设计核心,依托天津美院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和多元的学科交叉平台优势,培养基础扎实、人文厚重、艺工融合、创意活跃的高水平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
经过长期的建设,环境设计专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工融合教学体系、双管并重的创新教学模式、文工相辅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天津市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和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专业,2020年度被确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教学、科研成果丰厚,拥有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一支,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天津市级精品课程一门,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2部。
专业注重学生在实践领域的创新。一方面通过与社会上的优秀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先后承担中国驻巴林大使馆新馆陈设设计,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天津展园、展区方案设计,联合投标雄安新区家具系统设计(国际入围),天津地铁新建线重点场站空间创意设计研究等多个实践项目;另一方面,采取以赛促教的方式实践育人,学生在全国高水平竞赛和重大设计项目中屡创佳绩,充分彰显了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学生就业率常年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指导教师简介
龚立君: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赵廼龙:室内设计系主任 教授
王强:教授
高颖:教授
孙锦:副教授
都红玉:副教授
金纹青:副教授
鲁睿:副教授
王星航:副教授
杨申茂:副教授
侯熠:副教授
孙奎利:副教授
优秀作品展示
作者:吴泳璇 李想 胡召睿
作品:原物语——河北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改造
种类:环境设计
尺寸:展板60*120cm
指导教师:鲁睿、王强、都红玉、金纹青
创作说明:本项目旨在改变传统医院的就诊模式与环境。在就诊模式上,以参与游戏的方式转变儿童的就诊心理。在建筑、室内和景观三方面的改造上,一是置入彩色功能小块;二是提取自然元素,以四个自然主题来设计院内导视系统和室外疗愈空间。
作者:兰静 赵家佳 周寒煜
作品:营山牧海,渔街攘攘——海岛集市设计
种类:建筑设计
尺寸:展板60×120cm
指导教师:赵廼龙、李炳训、王星航、侯熠
创作说明:本设计选址于浙江省舟山市,该地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传统渔业逐渐转型发展旅游业。实地调研后,我们提出结合码头集市与海洋牧场,并利用当地渔村文化设计出一个功能复合的海岛集市,为游客提供多层次的渔文化体验。
作者:李子璇 刘玥怡 沈嘉琦
作品:故园延涵:天津市李纯祠堂景观及室内设计
种类:建筑设计
尺寸:展板尺寸600×1200cm、600×1100cm、600×1000cm、600×900cm
模型尺寸800×800cm
指导教师:高颖
创作说明:我们的主题是故园寻迹,文脉延涵,在王府中寻找旧时痕迹,并从现代角度和技术进行室内外景观的改造创新。
引导明暗两条故事线,并将它分为两部分:传承与交融。希望人们从进王府到出王府,能有从古代走进现代的时空穿梭感。
公共艺术
天津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立足当代城市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对艺术的诉求,旨在建立艺术与人文并重、传统与当代并蓄、造型与设计兼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当代公共文化使命感和扎实的公共艺术理论及设计能力的高级人才。
专业自2002年创立之初,就致力于构建学研互通、专业融通、资源优化、体系顺畅的教学系统,营造多元、开放、融合、创新的学术环境。目前,已具有一支结构优良,专业技能精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涵盖公共艺术多个方向,形成了教学、实践、创研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做为国内设计学类的新兴专业,公共艺术专业目前以城市、乡村等公共空间、公众审美的艺术营造、艺术引导为己任,致力于以跨界开放的学术态度与学科优势,不断探索公共艺术的语言及表现的创新研究与教学互通,主要教学课程包括公共艺术概论、具象造型、抽象造型、虚拟造型、材料语言实践、景观艺术设计、城市雕塑规划与创作、景观装置创作、公共设施设计、公共新媒体艺术设计、地景艺术等。就业方向涵盖了如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城市雕塑和壁画设计制作、当代艺术实践、3D模型设计制作等,前景良好。
指导教师简介
李迅:公共艺术专业负责人、教授
夏缘缘:讲师
张鹏媛:讲师
洪昀:助教
优秀作品展示
作者:李泽鑫/ 公共艺术专业
作品:《等待修复》
种类:装置
尺寸:高260cm×宽300cm×长900cm
指导教师:李迅
创作说明:《等待修复》 隐喻着人们总能在万千思绪当中积极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灵活处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努力让如同反映在布面上的“思绪”慢慢由紧张变得放松从容起来,一根一根的线绘制出一片美好的蓝图。
作者:陈玥彤
作品:《回忆修葺》
种类:装置
尺寸:280×400cm
指导教师:洪昀
创作说明:从前的人们使用物品是有感情、有交流的,当物品损坏时,我的爷爷总会非常巧妙的修好。
记忆与器物同样会在时间这个氧化剂中消散,年复一年思念会淡化,可某个物件、场景、话语、气味又能勾起封尘的情感。
五更犹不迟,正是书信时。信中无多字,最难量相思。爷爷喜欢写信集邮,因此作品《回忆修葺》中以书信来传达那些怀念的记忆,倾述对他的想念。勾勒出回忆在时光中不停消散、又不停修复的莫比乌斯环。
作者:尚大兴
作品:《童画之家》
种类:装置
尺寸:280cm×400cm×400cm
指导教师:张鹏媛
创作说明:设计灵感来源于我妹妹的一张画,她画出了5岁时眼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让我想到了我的童年,我试着将它与公共艺术相结合,让更多人感受到童真的乐趣,引发共鸣。作品与社会紧密结合,装置表面绘画作品由孩子们共同完成,唤醒大众对孩子们的思维与艺术表达方式的关注。
作者:张则逸
作品:《城市记忆·机车印象》
种类:装置
尺寸:300cm×250cm
指导教师:李迅
创作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汽车的普及等,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属性在城市中渐渐消退,全国已经有170个城市对摩托车的通行做出限制,城市里已经很难见到摩托车的身影。其实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也是一种文化,也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作为交通工具以外的价值。它也曾带动国家多方面经济的发展,并且对当时人们的生活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以那个年代著名的幸福250为主体,结合那个年代满大街摩托车穿行的老照片,来纪念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摩托车在那个年代作出的贡献。
作者:霍晨龙
作品:《Body body》
种类:影像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洪昀
创作说明:在这件作品中我将行为艺术中的肢体元素提取出来,将之发展成一套实用且完整的健身体系,包括四组器械,一套瑜伽操,一套健身操以及七个动作。而这个想法来源于进化史中对于人类第一次站立的描述。这样一种在当时看起来特立独行的动作让我感到着迷,似乎我们可以以崭新的角度去看待身体了。所以我最终选择从健身这个事情切入,这样一种源于游戏,劳动,狩猎的日常行为。希望通过它来挖掘认识身体的崭新途径。
扫码关注:天津美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