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草书能挥洒书写者的真性情
叶迪生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叶迪生在天津美术网
叶迪生在为天津美术网题字
[天津美术网]:您现在还坚持写书法吗?写草书,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叶迪生]:练啊,得不断地学习人家,看看人家写的草书好在哪里,比如我最早的草书写得比较秀美,那都不行,后来看草书看多了,就发现书法家写草书都很狂,字显得狂而有力,我就由此做了总结,草书大概有两种,一种像杜甫说的“细草微风岸”,很温婉的、细巧的,一种比较大气,比如说狂草,以张旭、怀素为代表,尤其到了黄庭坚,他对力度表达得很好,“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营造了一种大草原上大风吹过见牛羊的壮阔场面,所以得想办法把“细的”和“狂的”慢慢统一起来。统一起来的之后,有一个问题要讲清楚,就是有的人写草书写得很好,但是别人一看呢,看不懂。
我写唐太宗的《屏风帖》,必须首先读懂才能写,这就要不断地学习,比如贺知章的《孝经》,他用跟别人不同的风格写,我们学他,要看哪个字的造型比较好,一定要真的理解一件书法作品好在哪里,所以我也准备写贺知章的《孝经》,照着他的风格,把他的风格学过来,至少看着有点像。要做到这样,必须得下苦功夫。现代人写的草书,比如《书法报》上登的,《书法报》里发表的所有草书作品,我能见到的,都收集起来了,我得读懂这些作品,如果写草书让别人看不懂,那是不行的。
叶迪生书法作品:虞世南诗《蝉》
叶迪生书法作品:瞻仰衡山忠烈祠 缅怀抗日英雄诗作
[天津美术网]:您对待艺术的这种执着精神太让我们敬佩了。
[叶迪生]:我收集的这些草书作品,有的流传了四五百年了,我读过的用草书书写的文字,有几万字了,有了这样的积累,写出来的草书才不会偏离规范,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怎么形成自己的风格呢?我对草书有个评论,也是我个人对草书的理解,第一,结体,就是中国文字的造型,结体要可以,要耐看;第二,笔势,就是看笔的走势;第三,性情,有没有体验到前代书法家写草书时的性情;第四,骨力,有没有骨力,尤其是孙过庭讲的骨力,然后是布局、章法、流畅、品韵、文心,最后,有没有文化?书法家书写表达的内容是有文化的,还是没文化的?草书实质上就是这么体现出来的。
我学书法,最早写的是楷书,有几十年了,我实际上写草书大概也就八九年的时间,我学习草书有纵横两个方向,纵向就是从古代往现代收集草书字帖,横向就是比如《书法报》上发表的草书作品,我都搜集起来。我浏览天津美术网的时候,看见上面有介绍徐渭草书作品的,我就把徐渭的草书拿出来看,徐渭是明朝有名的草书家,徐渭、王铎、祝枝山他们都有很多草书作品,你们网站可以做专题介绍,这样就能对书法的历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说,不仅要能写草书,还得对草书有悟性。第二,要会读草书。不懂草书的人,如果拿起《明清草书百家》来看,就会觉得莫名其妙。这件草书,写得不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但是别人未必能看得懂,所以草书要想办法普及,虽然一般人未必就懂得书法或者有诗词的专业知识,但是他在有闲暇的时候,喜欢看点艺术作品。这样草书才能有普及的机会,变得比较大众化,不然草书就成了少数人的专利了,只有懂草书的人才喜欢。只有普及了、大众化了,草书的生命力才会强大。中国的文字就是通过一代代的书法家传承下来的,书法家爱写草书,现在很多名人写书法也爱写草书,为什么呢?因为书法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书法家的性格、性情都融化在了字里行间。现在很多人写欧体写得很好,但是那没多大意思,照着写还不如照相呢,照相更像,所以写欧体写得好,只能说写得不错,功底好,但是不能把书写者的性情体现出来,只是在不断地模仿欧阳询,只有草书才能挥洒书写者的性情。
[天津美术网]:非常感谢叶迪生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
叶迪生书法作品:张怙诗《题金陵渡》
叶迪生书法作品:张继诗《枫桥夜泊》
叶迪生书法作品:张先《相思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