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提笔首先要考虑意境、格调
著名岭南派画家刘正明做客天津美术网
刘正明在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您的很多作品都在国内外的展览上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您怎么看待这些荣誉?
[刘正明]:我的画被市场及博物馆、文化部门等有关单位认可,我感觉这就说明我的画是有价值,也算是对我绘画事业的一种肯定吧。
[天津美术网]:您既是天津文史馆馆员又是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特聘研究员,请您给我们谈谈文史馆的情况吧?
[刘正明]:在解放初期,天津文史馆有很多老画家,像刘奎龄、刘子久、肖景全这些老先生们都是成员。我的理解,文史馆最初就是国家培养文化力量的机构,当然现在可能意义上有所不同,现在就是说在社会上某些方面卓有成就或者有影响力的人物,然后人品各方面经过考察都过关的这些学者以及文人墨客,比如像天津知名的画家,都会被文史馆吸收进来像贾宝珉、史如源、阮克敏、郭树仁这四位,加上再早一点的华非,这些老先生他们都是文史馆的馆员,都是各个方面的杰出人才。
刘正明作品
刘正明作品
[天津美术网]:现在文史馆大概有多少馆员?
[刘正明]:最近发展的一批是37位,总共可能得有将近百人,这里面包含着研究戏剧的甄光俊,研究曲艺的肖作如这些人,以及在写作方面做出挺多贡献的刘尚恒,这些人都是文史馆的馆员。现在文史馆的人员构成分成两方面,一边是文史馆的馆员,一边是参事,政府的参事,大都是原来各个政府部门退休的高管,他们属于参事,这就靠近政治方面。虽说我现在年纪大了,我可一点都没放松,现在我几乎每天都要画画,一方面是作为生活的消遣,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不断磨练可以继续提高艺术水平。画画的人无论外面有多少应酬,有多少虚名,你的东西拿出来必须得足够好才行!
[天津美术网]:在文史馆对您的绘画创作有哪些帮助?
[刘正明]:学画就像是走路,我下的功夫,打个比方就像是扎扎实实走了100步,都走在岭南画派这条路上。而有些北方画家,也想走岭南画派的路子,但是只往前走了5步就开始创作,这样的作品很难体现岭南风貌。所以说,向名家学画也很重要,反复练习、揣摩就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学习和创作中,也能获得更具价值的体会。自己领会出来的东西和学出来的又不一样,这就体现出学艺的进步了。过去,我一两个小时就能绘制出一幅扇面,而岭南画派的风情与魅力也能展露无遗。然而随着我个人艺术实践的增长,年纪越来越大,现在反而发现自己越画越慢了。现在我作画,他每每提笔,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画作的意境、格调。现在要画四条屏,得足足用上两三天,这还不算之前脑子里不停地构思的时间。一旦构思成熟了,就要一气呵成地画出来。画画也是要看灵感,有的时候画得轻而易举,效果还特别好;有的时候画得痛苦万状,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正是因为这种无法对抗的非人力因素,画家才要坚持不懈地创作,才能在众多作品中酝酿出自己最满意、最欣赏、最杰出的作品。
刘正明作品《飞鸭》
刘正明作品
刘正明作品《竹幽鸣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