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每张画都是一点一点慢慢磨出来的
著名画家赵毅做客天津美术网
赵毅夫妇和李澜在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跟随溥先生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的故事吗?
[赵毅]:溥先生到北京卖画的时候,经常会带上我。许多老画家的家中我也都去过,溥先生见到他们也都向他们介绍这是我的得意弟子。当时溥先生还想培养我上北京画院,不过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这些想法也都成为了泡影。一次溥先生在北京卖画,卖了40块钱,当时一平尺才5块钱。这张画卖出去后我们就去吃饭了,一顿饭竟然吃了四十多,甚至超过了卖画所得,这件事也让我很难忘。
[天津美术网]:您是如何看待传统与创新的呢?
[赵毅]:中国画的传统是中国的国粹,是属于我们国家美术方面的经典文化。我认为一个不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人,后面所谓的创新也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在学习绘画的时候,仍然是要立足于传统,各个方面的基本功都要掌握,然后才是是创新。创新是时代的进步,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画家在这个时代的引导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相互作用产生出新的作品。我认为我也是这样的,我的改变也是受时代的影响,受青年画家的影响。我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再向青年画家学习。因为传统学习久了,就像一位海派老画家贺天健所讲的那样会“结壳”——作茧自缚,多少年来都会是那样一种面貌,不断的重复自己没有改变,所谓俗就是这样的,不断的重复,重复别人、重复自己,这样就没有进步没有改变。所以我说学习传统之后还要从传统里面冲出来,学习别人的长处,之后自己在通过各方面的进修、读书、写生提高在色彩、构思、造型上的水平。
赵毅作品《锦鸡》
赵毅作品《老树新花》
赵毅作品《朝凤图》
[天津美术网]:您曾在厦门研习绘画十余载,这段在厦门的绘画生活是否是您绘画生涯中最有意义且关键的一段时期呢?
[赵毅]:应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我在去厦门之前就有意愿要画自己的东西,和之前不同的作品,当时我已经54岁了。在一次和厦门企业家朋友的电话交谈中,我提到自己想有所改变这一想法。当时这位朋友的公司用我的画稿作为礼品,他同时也是一位有着新观念、新想法的人,他非常支持我的想法,于是我就举家迁往厦门,一去就是15年的时间。那段时间我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全心全意的钻研绘画,那时候光是买书就花了十几万块钱,搬回天津的时候有一集装箱这么多。
[天津美术网]:您在厦门的这段时间相当于一种隐居的生活,专心于绘画。
[赵毅]:是的。在那边朋友也比较少,只是和当地美协的主席、副主席相识,当然也是通过天津的朋友介绍才认识的。我本人比较不喜欢参与这些活动,在天津都很少。比起这些活动我更愿意在家踏踏实实的多画几张画,我画画比较慢,一张画从起稿到完成需要反复的推敲,反复修改,每张画都是一点一点慢慢磨出来的。
赵毅作品
赵毅作品
赵毅作品
赵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