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津鲁的艺术来往不是越交流越统一
著名画家吴泽浩做客天津美术网
画家吴泽浩
[天津美术网]:您这次到了天津之后有什么安排吗?
[吴泽浩]:这次来天津就是和几个老朋友见见面,和雕塑界的庄征先生、国画界的韩文来先生我们都是多年来的好友,年纪相仿。庄征先生是我们的乡亲,都是广东汕头人,他在天津也生活了五十年,雕塑搞的非常好。韩文来先生是中央美院毕业的,是李苦禅老师学生,他的弟子一些年轻的画家都画得非常好。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也有往来,这些老朋友也经常到山东去,有时候在那边办画展,相互之间都非常的支持,所以这次来感觉上很亲切,昨天我还到了庄征先生的几个城雕作品那里去看了,在15年前用中国元素能塑造成这个样子很难得,现在看照样非常新颖。韩文来先生我觉得他的笔墨越来越老辣。所以这一次来除了朋友之间的往来之外,也是跟他们聊聊天,学习学习。文化人难的就是在这里,时时刻刻惦记着,时时刻刻不忘我们对文化的感情,和老朋友之间见个面亲得很。后来我也感觉到和他们家的第二代,这些年轻的画家聊天就和自己的亲人一样。古人之间的忘年交也好、师生之谊也好,文人墨客之间非常纯真的来往在我们这些70多岁的老人之间还能保持住非常难得,我们也是非常愉快。
[天津美术网]:您和天津的这几位艺术家也都是好友,您在山东任职的时候肯定也和天津有过不少的交流活动,您感觉天津在绘画艺术这方面搞得怎么样?
[吴泽浩]:是,山东天津之间有非常多的活动。讲起来还特别早,70年代以后,我们在济南组织了一些下油田、下工厂、下农村的一些现实题材的创作,这个创作搞得还是不错的。天津这边的孙其峰老先生和张德育先生他们知道了,十几个人就从天津专门跑到济南去交流,那个时候的交通还不是很方便。我接待的他们,真是感觉到非常的高兴,我那个时候只有三十来岁,老先生们已经四十多、五十多岁了。我们相互之间谈谈体会,从那个时候我就感觉对天津和天津人非常亲,后来也有山东的很多学生考学或者当老师来到了天津美院,比如我的学生陈玉圃,从广西调入了天津美院当老师,后来在北京也有各种活动,和何家英先生也很熟。山东省啊或者说济南市都离着天津很近本来就好像是一家人,人的脾气也很相投。所以这次我说我一定要再来一次,过去也来过几次,我觉得目前在国家这个范围内天津在美术界应该是一个领先的地位。有了美院之后,这些老师们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培养了非常多的栋梁之才,美术界的精英人才。我倒希望山东省和济南市今后的工作可以多和天津来往,多搞一些活动,可以多交流。交流目前来看是非常容易的,在几十年以前是很难的,现在交通发达、信息通畅交流很容易了,但是交流不能浮于表面,应该是一个找差距的过程。因为我觉得现在有很多画之间差距越来越小,甚至我都已经感觉到北京和广州本来应该是完全不同的画法和体系,好像广州现在有一些人为了向主流靠拢,他的艺术和追求,画面的式样和效果和北京靠的太像了,已经把一些岭南画派的好东西自觉不自觉的已经去掉了。所以天津的优秀的地方和山东的优秀的地方应该分开才好,交流是感情的来往,精神上的督促,而不是越交流越统一。我就害怕将来中国画统一到很一样之后就没发展了。这种不一样特别是应该体现在技法上,现在技法上真的是很接近了,所以我希望以后天津的一些好画家经常要跟我们山东的画家交流,让他们也打开眼界,这样好。
[天津美术网]:也就是说绘画除了我们刚刚谈到的民族性还有地域性。
[吴泽浩]:地域性是非常重要的,地域性凑起来才是民族性,要不然民族性是很空泛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除了绘画,一些地方的方言也很重要啊,天津的地方方言好听啊,山东话也不难听啊,我们都说普通话是可以的,但是特点都不能丢,绘画上也要有区别才好。
[天津美术网]:您下一步还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吗?
[吴泽浩]:我作为一个画家已经画了这么多年了,但是老话讲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也是真话。因为我有一段时间行政职务多一点,到我退休之前虽然一直坚持画画,但是毕竟有很多题材和心里想的东西还来不及做或者说做的还不好,下一步就看时间,如果允许的画要往精处画,画精道,尽量把应酬的应付的事情就不做了,这是一条原则。题材上还是那样,把山东的题材再尽力的去挖掘,毕竟我已经人生的三分之二在山东了,很多朋友对我的评价是全面,我就认为全面就是优势,我要在全面之中求精。希望自己能把接下来的时间利用好,把人生的路走的更完整一点、更扎实一点,把艺术品搞得更精一点。
[天津美术网]:感谢吴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吴泽浩作品《水流曲曲树重重》
吴泽浩作品《八大山人朱耷》
吴泽浩作品《北雪》
吴泽浩作品《北雪》局部
吴泽浩作品《杏墰师道》
吴泽浩作品《杏墰师道》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