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现代人学书能见到甲骨文是万幸
著名书法家韩征尘做客天津美术网
韩征尘与天津美院教授肖培金在天津美术网
韩征尘
[天津美术网]:您也经常把自己以前的东西拿出来经常看看吗?
[韩征尘]:是的。比如说最近写了一些比较满意的作品,我都存着这些字,过了两三年之后我就拿出来打开看看,重新以我现在的水平和眼光看。书法家也好、篆刻家也好、画家也好,要求永远眼要比手高,如果手比眼高出来的东西永远好不了,眼高手低才能有进步。所以过了三五年我在打开自己的作品看,现在的眼光就比以前要高的多了,也许拿出来的十篇作品还有两篇自己觉得比较满意,那么这两篇留下剩下的我一般就扔掉了,再过一段时间再把这两篇拿出来,发现这两篇确实好,这才算真正的留下了。当然我也有很多初学时留纪念的作品。
[天津美术网]:您也是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您也提到了关于书法内容方面的问题,您对中国古代的诗词看来也有一定的研究。
[韩征尘]:是的,这应该叫做书法创作面面观吧!我谈过这个问题。我们抄录古人、前人的诗词这叫书法没错,但是我要求我们抄录的每一篇文,都要读通顺了,读懂了,写的什么内容,什么意思都要明白。再一种创作的方法就是写自己的东西,自己创作内容,我们要求符合平仄、韵脚,不能乱写。我们写律诗也好、绝句也好各有各的规矩,当然我们现代人写这些东西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我们允许总调、总改,并不是说写出来就定下来了,调到最佳的效果才是好的。但是现在我们看大部分的书家尤其是明、清、民国及以后都是抄录的居多。
韩征尘作品:元·马致远《烟寺晚钟》
韩征尘作品:元·马致远《夜行船·秋思》
韩征尘作品
韩征尘作品
韩征尘作品
韩征尘作品
韩征尘作品
[天津美术网]:您在内容上会进行创作吗?
[韩征尘]:我经常会写一些自己的诗词楹联,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也要进行调整。
[天津美术网]:您看您现在也是哪种书体都写,各种碑帖都临习过您现在主要写哪种书体?
[韩征尘]:我现在基本算定型了,但是有一部分同道说我还没有定型。我比较钟爱的就是小篆和行书。咱们天津有一位书法家说如果把小篆练好了其他的书体应该可以迎刃而解了。我对他这句话可以说是印在脑子里了。
[天津美术网]:为什么这么说?
[韩征尘]:因为小篆是最难写的书体,金文也好,甲骨也好都比小篆好写,咱们先难后易,学什么书体都好写了。
[天津美术网]:小篆具体难在哪呢?
[韩征尘]:小篆的笔道要挺,要有力度和韵味,篆尚婉而通,怎么才算婉和通呢?通就是认识、知晓,写篆字必须要认识,婉就是婉转,就难在这里了。我喜欢小篆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小篆比较规范。金文也好,那种参差的美也很好,但是它是战国的时候形成的文字,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这几个国家的文字都不统一,同一个国家有很多不同的写法,但是到了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度量衡、文字就全部统一了,文字由秦李斯小篆代替其他六国的文字。后来再加上汉朝许慎做的《说文解字》我们的文字就更规范了,“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解说凡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这样规范下来的文字也便于咱们后人识记,就像我们现在学习英语一样,非常简单,26个字母非常易记,所以英语是全球的官方用语。所以小篆又规范又难写我觉得应该从这入手,其他的比如金文、甲骨就都好办了。但是我认为甲骨比较难的一点,是什么呢?我们发现甲骨文比较晚,发现于1899年,现代人非常幸运能见到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以前的古人这么多朝代都没见到过甲骨文。但是使用甲骨文时代的古人,他们的活动范围和思维与我们今人大相径庭,所以有很多字都已经淘汰了。现在我们出土的骨片上记载的文字由四千五百多,但是能认识的只有一千七百多,能反应在书法当中的很少很少了,所以说有时候我们写楹联、诗词要用到甲骨文,但是都找不到了,为了完成作品我们只能用小篆或者金文替代,但是在笔意上我们必须符合甲骨的笔意,否则这就不是甲骨了。甲骨的缺点就是字太少,不全,而金文的缺点是不统一,各个国家在对同一个字的写法上各有不同。
韩征尘作品
韩征尘作品
韩征尘作品
韩征尘作品
韩征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