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中国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
著名画家赵俊山做客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2005年您拜杨延文先生为师,对您后面的创作有那些帮助?
[赵俊山]: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很早就想到北京去找一些老师求教,请他们帮助我,指点我。当时北京有两位老师开班授课,一个是王明明老师还有一位是杨延文老师。我当时也不知道去和哪位老师学习,我就把平时创作的作品邮寄到了北京画院,后来北京画院通知我,王明明老师是画人物的、杨延文老师是画风景的,对我画的三峡风景非常感兴趣。这样的话就是到了北京画院跟随杨延文老师学习了一年。我突然发现我的这位老师也是从西画转向的国画,然后将一些西画的色彩与水墨画相结合,把西画中抽象的理念和中国画写意的理念融在一起,他的这个教育方式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天津美术网]:在国画创作上,杨老师对您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赵俊山]:他告诉了我两句话,一是中国画要先立意后创作,二是中国画是诗。我一开始并不是很理解“中国画是诗”的含义,杨老师就给我讲中国画的诗是中国画的灵魂,如果中国画中没有诗意,没有意韵,那么这幅画画出来是平淡的。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骨法用笔,如果一幅画中没有“骨”,没有意韵,那么一幅画就等于白画。他还告诉我除了中国画的传统手法以外我们可以把西方抽象的理念画进去,西方抽象的东西有时候和我们的书法、写意也是相辅相成的,这点对我的启发特别大。
赵俊山作品《待细把江山图画》
赵俊山作品《浣纱图》
赵俊山作品《梁斌故里》
赵俊山作品《晴雪》
赵俊山作品《瑞雪》
[天津美术网]:听说您还曾近认真学习古典诗词,您认为文学修养的提高对绘画都有哪些影响?
[赵俊山]:中国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更早的时候在元代,赵孟頫就讲“书画同源”,宋朝的苏轼讲作画应该是传神为主而非以形象准确为主。中国画的诗是贯穿在中国的书画发展史里面的。我前年到了浙江,沿着唐诗之路走了一圈。其中有很多唐代诗人走过的地方,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都到过很多地方,留了很多流传千古的词。中国画和诗词和书法是永远结合在一起的姊妹,因为不可分割。一个画家如果没有诗词和文学的修养,他对于作品的立意是不会有提高的,如果她的书法不过关,那么它就无法用线条去表达整体事物的形象。这就是以书为骨,以诗为魂,这也是一直到今天我们都要提出的中国画的法则。
赵俊山作品《皖南风情》
赵俊山作品《雨后復斜阳》
赵俊山作品《源远流长》
赵俊山作品
赵俊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