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全国美展不能代表总体水平
著名画家何延喆做客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您提到的花鸟属于非常传统的中国画题材,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部分在天津闭幕不久,研讨会的主题是“坚守与创造”,您认为中国画应该坚守什么,怎样创新?
[何延喆]:在美展的研讨会上,我也提出一些看法,我也写了一篇文章。美展有它特定的要求,必须体现出全国美展语境系统下的一些特征。第一弘扬主旋律,第二气息健康向上。还有要照顾到各个地区。因为全国各地美术发展非常不平衡,沿海城市发达一些,西北(西安)西南(四川)就好一些,新疆、甘肃、青海就稍微弱一些。评委的画可以不参评直接入展,这是一个历年的惯例,还有一些评选办法以及关于审美问题的讨论等等。这次展览应该说有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规模也超过了以往。在创作上很多画家以一种顽强拼搏的状态在从事创作,也就是说他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是相当大的,非常认真。刘大为先生、刘文西先生的作品都很不错,天津的陈治和武欣的作品都是很能打动人的,总体上应该肯定。但是我也提了一些意见,全国美展代表了这种语境下的最高水平,但能不能代表全国美术的总体水平,这个问题可以商榷。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语言形式的探索问题。
[天津美术网]:能具体讲一下吗?
[何延喆]:有一种在历次全国美展中出现的风格或者说现象在这次美展中成为一种类型,追风的很多。比如说一幅大画由很多小的画面拼合而成,这次展览中各个地区都有这样的作品。这种风格在50年代的波普艺术中曾经出现过,比如安迪?沃霍尔画的梦露,强调量产效应和视觉化。如果我们把这些小画面一个一个抛弃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比如是不是每个作品都具有生动性。这种东西在某个时代出现可能带给人们一种新鲜感,但是能不能作为一种类型存在,对绘画产生有益的影响呢,我觉得可以考虑。当然我们不一定都是独幅画,但也不能都是这种小画面拼接。我们远距离看这些画和近距离的进行单画面分析的时候能产生什么启示,从这些画面中能看出这种类型什么优势?它又给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审美关照?从我看到的这些作品来讲,有些东西还不能完全被理解和接受。
何延喆作品
何延喆作品
何延喆作品
何延喆作品
何延喆作品
何延喆作品
[天津美术网]:那这种风格,这样一个时期产生的这种时尚,为什么会有人追随?
[何延喆]:因为在以前的画展出现过,且有一定的中选率,也可能得到了一些好的反响。那么除了新鲜以外,进一步进行推究,它到底会有什么更深刻的表现效果。第二个问题就是有些作品故意,有意识的冲淡画面,产生浅淡化的效果。
[天津美术网]:朦胧化,是这个感觉吗?
[何延喆]:不,还不是朦胧。西方学者很早就论述过朦胧,朦胧也有很多种类型。画展上的这些画,追求一种浅淡,像水洗过一样。比如我们能看壁画,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产生的那样的感觉。也可能是画家追求像你说的这种朦胧。还是原来的问题,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比如这种朦胧和浅淡,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心里感受呢?我认为不明确。有一幅画叫《恒沙》,使用了一个佛教用语。这个词汇在佛教中有它的解释,我看完了之后我就不知道他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甚至这种作品,如果印刷的话都很难,因为制版就很费劲,要调颜色。作品如果能达到一种新鲜感,会引起一部分人对它的审美关照,但是如果这些画成为一种类型,每次的展览上都有批量的这类作品产生,这正常吗?所以这种追风的现象非常值得关注。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自我重复,同一位画家,两届美展(连续两届或不连续)画的内容,采用的手法都完全一样。上次我在研讨会上就提到了,我们的评委总在不断的变化,在评选作品是应该掌握画家历届展览的一些情况。就是要看看有没有相似的东西曾经展出过。另外我认为,画家可以写一些简单的创作体会,艺术构思的一些想法供评委参考,就不至于有这种现象。现在出现的问题不仅是一位画家两次展览的画一样,更有甚者两次画展还都得奖,那么他画的东西是不是就真正达到了这样高的水准呢?作品这样的雷同,这种自我重复如此严重为什么两次都能得奖?
何延喆作品
何延喆作品
何延喆作品
何延喆作品
何延喆作品
何延喆作品
何延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