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响彻巴蜀的蓬莱大乐
日渐复苏的洞经音乐
柏波制作麦秆画
传承至今的高坪土陶
收集好的洞经音乐曲谱
“你听过涪江上的船工号子吗?”
“你见过蓬溪麦秆画的精妙绝伦吗?”
“你知道卓筒井是现代石油钻井之父吗?”……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沱牌曲酒酿制传统技艺,到涪江船工号子、坐歌堂、叫卖调传统音乐,再到桃子龙舞、耍旱船的传统舞蹈。热爱生活的遂宁人在满足自己生活和审美需求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富有遂宁特色的灿烂的文化。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老一辈民间文化传承人的谢世,一批民间文化项目正在逐渐消逝,一些民间艺术瑰宝几近销声匿迹。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民间艺术的挖掘保护工作。更多的遂宁人对本土传统民间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一些民间艺术被整理出来后不仅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喜爱,更走出国门受到海外人士的热烈欢迎。
洞经音乐:
源于八旬老人的坚守
每天傍晚,刘新尧老人都会在14层的高楼上临江而坐,对着涪江独自哼唱着许多人从未曾听过的一种音乐。这种音乐曲风优美、朴实、典雅,歌词古朴犹如诗歌。它就是被称为音乐“活化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全人类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洞经音乐。
2008年,刘新尧和洞经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洞经音乐以谈演道教经文《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道教经书分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分别是道教三清尊神传下,所以道教经书称为洞经。演奏唱颂经书中诗赞的音乐,故称洞经音乐。它由迁居四川蓬溪的道士刘安胜和卫琪创作而成。
2008年,已经76岁高龄的刘新尧通过走乡镇、翻档案、听人唱的方式收集流落各地的洞经音乐。挖掘过程中,他发现一种名叫“山教曲法”的音乐在蓬溪农村广为流传。经过考察对比,刘新尧惊喜地发现,这种音乐就是他苦苦寻找的洞经音乐。
经过几年的挖掘整理,刘新尧共收集整理出了120余首歌曲。
“残红水面漂,青杏枝头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遥。”这句歌词来源于洞经音乐名篇——《梧桐树》。刘新尧告诉记者:“洞经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它宣扬大自然,采用避刚用弱的方式将人生道理用歌唱的方式表达出来,特别能洗涤人的灵魂。”
为了保护洞经音乐,蓬溪县成立了洞经音乐研究会,主要会员是当地的音乐爱好者。洞经音乐包括了吹、拉、弹、打、唱等多种音乐表现手段,主要分为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刘新尧老人满怀信心地说:“这几年,洞经音乐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他们出钱给我们置办了服装和乐器,我们还到各地进行了演出,希望能够将洞经音乐发扬光大。”
蓬莱大乐:
敲响巴蜀的遂宁瑰宝
近年来,我们常常在各种庆典和晚会中看到一种大气磅礴的乐舞表演——蓬莱大乐。
蓬莱大乐是在大英蓬莱地区流传了三百多年的一种民间打击音乐。早在2007年就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蓬莱大乐属传统宫廷音乐,始于周,兴于汉,盛于唐。相传唐明皇李隆基闻此乐高昂悦耳、气势磅礴,演奏阵容宏大,遂为其命名“大乐”。至宋代中叶,该乐渐流传于民间。明清大移民时期,“大乐”经湖北移民带入大英县蓬莱镇一带,经与当地民间打击乐融合,逐渐衍化为“蓬莱大乐”。
演奏时,乐幡古朴典雅、“脚盆”翻云覆雨;鼓乐刚柔兼备,气势波澜壮阔。男乐员着绿衣黄帽,女乐员着红衣黑帽,帽子上还挂着火红的辣椒。大脚盆鼓最大的直径1.5米。“大红大绿代表‘喜庆吉祥’,女乐员帽子上挂着红辣椒,代表‘四川火红’。4个高大的乐幡古朴典雅,蕴含巴蜀文化博大精深。”
由于诸多原因,曾经响彻一方的“蓬莱大乐”几近失传。1998年普查时,“蓬莱大乐”第十四代传人只剩下3名,且年龄均在80岁以上。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大乐从民间传承进入了政府主导系统性保护。蓬莱大乐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复苏状态。如今,“蓬莱大乐”多次参加大英县“盐华寿乡”、大英县庆、各节日的节目展演,展示了其活力,加强其保护传承。
同时,“蓬莱大乐”多次参加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闭幕式;2009年参加了由中国文化部非遗保护中心和山西省文化厅主办的“鼓王邀请赛”并获最佳表演奖,多次被搬上舞台,较好地打造了民族文化品牌,加强了互动交流活动。目前,大英县民间有3支蓬莱大乐队,他们常年活跃在各种庆典中,成为了我市民间文化艺术的一根标杆。
薅秧调:
无人整理濒临消失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申报,都会有申报人对该项文化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申报,其实就是对民间文化的一种保护。
然而,现实中有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无人申报而得不到搜集和整治,随着传承者的谢世而一同消失。
20多年前,每到四五月插秧时节,遂宁的广大农村地区都会飘荡起阵阵欢快的山歌。人们将其称之为“薅秧调”。这种歌曲以相互对唱为表达方式,内容包括爱情、亲情以及对丰收的期盼,用简单的曲牌在田间地头随兴而唱。
“最近20多年里,由于大量的农村人外出打工,唱这种山歌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几乎找不到人能够完整地唱出来了。”遂宁市民间艺术家协会负责人遗憾地说:“其实这种山歌内容丰富,原汁原味地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生活面貌,对于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具有很大作用。”
卓筒井深钻汲制技艺:
失去生产价值而“高濒危”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卓筒井深钻汲制技艺是手工艺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其凿井、吸卤、煎盐等生产工艺流程,大体上保持了宋代卓筒井的基本特点。它持续近千年,生产从未中断,对研究中国盐业史和钻井史具有极高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卓筒井深钻汲制技艺这一传统制盐工艺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生产。虽然1998年卓筒井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为了使其免遭灭绝的危险,大英县修复了仅存的一部筒车,建起了文物陈列室,晒棚、井架、灶房等设施,客居他乡的制盐老艺人被请回来带徒弟传授技艺,对卓筒井的宣传和保护日益重视,但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内,工作人员仍然将这一传统技艺的消失程度定为“高濒危”。
麦秆画:
市场催生蓬勃生机
蓬溪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秸画、烧烫画等,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该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后经历代传承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目前,蓬溪的麦秆画制作主要分布于蓬溪县的黄泥乡。
1949年出生的柏波,是蓬溪县麦秆画代表性的传承人。他曾经用5120根麦草,历经半年时间成功制作了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心系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纪念“5·12”三周年的麦秆画《共克时艰》。作品一亮相,便轰动了各级媒体。
“现在我制作麦秆画主要以家庭作坊为主,忙的时候我妻子、儿子、媳妇、女儿都一起制作麦秆画,节假日孙女还要来帮忙。”柏波告诉记者,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了天地山川、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形象,制品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其一幅作品要经历割、漂、刮、碾、烫、熏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
现在,麦秆画的制作和生产已成燎原之势。麦秆画这种传统工艺逐渐为人所知并大量流通于市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于用料安全环保,形象生动逼真,麦秆画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还有较高的欣赏、收藏价值。
良好的经济价值不仅让麦秆画得以传承,更让它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保护本土民间艺术任重道远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遂宁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项目296项。其中,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51项,市级25项,省级17项,国家级3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3人,省级20人,市级40人。
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民间艺术,摸清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状况,全面了解和掌握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情况及存在的问题。2005年以来,专业人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手段方式,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了保护档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入库项目8个;绘制了遂宁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分布图,登记汇总《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统计表》15大类,252项;《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项目统计表》10个大类77项,集成各类民间文化资源书刊11册(卷),搜集民间各类实物3件,对濒危状况突出的项目进行了重点抢救性的保护。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遂宁市实际的基础上,进行了层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政府部门投入资金,增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设施设备。全市还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体系,在各级行政机构分别建立了以文化馆(站)专业人员为骨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具体从事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摸底工作。
“民间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民间艺术由于不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而濒临失传,所以,保护民间艺术,任重道远!”一位文化工作者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