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传统泥老虎
泥人儿,在中国发展历史悠久,以至于最终形成为一种民间艺术,出现了很多以此为业的民间艺人。最出名的,当属天津的“泥人张”了。据说,“泥人张”的创始人叫张明山,生于天津,家境贫寒,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张明山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他捏制出来的泥人个个逼真酷似,一时传为佳话。他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创作了一万多件作品。他的艺术独具一格而蜚声四海,老百姓都喜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
据赵珩在《老饕漫笔》一书中记载,老北京的泥人儿艺术,水平特别高。其泥人儿,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戏出泥人,一般是三人一组,固定在托板上。泥人儿大多有三寸高,取材于戏曲故事,如塑有莺莺、红娘、张生的《红娘》,塑有刘、关、张的《古城会》等;二是棕人儿,虽然也是泥人儿,却顶盔贯甲,身插靠旗,下面有一圈儿棕毛,故名“棕人儿”。棕人儿一般放在铜盘上,接触面小,用小棍儿一敲,就会转动起来,具有很强的舞台艺术效果;三是骑马泥人儿,也是戏曲人物装束,但无论文官武将,全都骑在马上。马腿是四根铁丝,最下端有一点泥,作为马蹄。这类骑马泥人儿大多取材于《三国演义》,而且各种人物,都是戏台上的打扮。
最有趣的是,北京人还以泥人儿作为“供物”。像中秋节,北京人会请回一对泥塑“兔儿爷和兔儿奶奶”作为供物。兔儿爷和兔儿奶奶,除了脸部和耳朵外,全身拟人化,作人形。
乡下孩子,小时候,大多都玩过泥人儿,甚或都亲自捏过泥人儿。捏泥人儿,泥土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最好是黄泥土。黄泥土,沙粒少,面、软、黏,胶质,粘结性特别好,便于揉搓,适于造型。
我小的时候,正值“文革”,放学之后,学生多闲暇无事,就经常和自己的伙伴,捏泥人儿。先要搅和泥土,搅和好的泥土,反复地向地上摔打,摔打时,泥土击在地上,会发出“啪啪啪”的声音,听着,也觉着快乐。直到泥土摔打得柔软而富有弹性,方才停止下来。以之捏造泥人儿。那时,正流行革命现代京剧,所以,所捏泥人儿,大多模仿革命现代京剧中的英雄人物,如杨子荣、郭建光、李铁梅等。技术浅陋,捏造的泥人儿并不太像样子,差似其形而已。虽然如此,在捏造泥人儿时,心中还是难免勃然生发一分英雄气。
那时,乡间走村串户的,有很多货郎担,货郎担上也卖泥人儿,货郎担上的泥人儿,大多是塑彩的,极好看,但我们更喜欢的,还是货郎担上的泥鸡、泥猴和泥老虎。小泥鸡的腹中是空的,脊背留一小口,与“鸡嘴巴”通着,吹起“鸡嘴巴”,小泥鸡就“吱吱吱”地响,实则就是一个鸡形的泥哨子。泥老虎的“腰腹”,是布制的,按着泥老虎的头和尾,反复按动,泥老虎也能发出“咕咕咕”的声音。这些动物的泥玩,形神兼备,又能发出声音,故而大受孩子们喜欢。
泥人儿,能成为一种民间艺术,足见百姓的喜欢。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还会时时引发出对儿时生活的一些美好怀想——儿时的那些朴拙、那些欢喜、那些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