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5年的业余时间可以做什么?在义乌市年年红家具有限公司上班的蒋宝良雕出了一套《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12座木雕座屏。
中国木雕博物馆副馆长、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楼秀民说,这套作品不仅刷新了东阳木雕名画创作的题材,而且成为东阳木雕史上单套数量最多的名画。
前天上午,记者在东阳市艺海路弘瑞堂看到,这套《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12座木雕座屏正准备送往2014世界工艺文化节参展。
“《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是由清代宫廷画家郎士宁绘制的画作,撷取了旧时传统节令风俗,分别是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竞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十一月参禅和腊月赏雪,这些活动既有民间风俗,又有雅士生活,部分至今尚存,更多的已消逝无痕。”蒋宝良说,“虽然画作背景是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但反映的都是当时民间盛行的人文生活。”
蒋宝良是个名画迷,尤其迷恋精致典雅的中国传统文人画。由于自己从事东阳木雕,早些年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个想法:能不能用东阳木雕传统技法再现名画神韵?
说干就干,他选定《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后,又选用名贵的大叶紫檀为材料,外观采用传统文人空间艺术中经典的家具插屏形式,聘请50余名工匠……5年前,这个想法终于付诸实践。
蒋宝良充分结合东阳木雕的深浮雕、浅浮雕、薄浮雕等经典技法,在深浮雕大层次分割基础上进行多层次分配,同时运用浅浮雕与薄浮雕技法进行细部雕琢,形成景中有景、画中有画的层叠意境,从而使得作品层次丰富,立体通透,旷远大气。
蒋宝良还将红木家具制作中特有的工序———刮磨,移植到木雕中,虽然这样做耗工极为惊人,但是让作品又有了一大创新。据统计,这样一幅作品的耗工是普通东阳木雕的10倍。
东阳木雕研究学者、东阳市艺海木雕竹编研究所所长金柏松说,东阳木雕以中国画为范本进行再创作的很多,但用界画名作为对象的不多。界画,以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其以画亭台楼阁为主的建筑物见长,以工笔技法配合,讲究严谨工丽、准确细致、端庄雍容。界画的这一艺术优势恰恰成为东阳木雕再创作的难点———由于过分精细,特别是纷繁严谨的建筑物透视线条的雕刻,要求雕刻者不仅具备极深的绘画功底,而且能够熟练运用东阳木雕层次处理精髓,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令许多人视界画再创作为畏途。然而,敢于挑战自我的蒋宝良从中发现了创新点。他把界画的“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和东阳木雕的“层次丰富、雕刻细腻”结合起来,把格调清淡素雅的东阳木雕,提升到雍容华贵的境界。界画“过分精细”的工笔技法之弱点,恰恰为他提供了化劣势为优势、创作奢华艺术珍品的用武之地。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东阳木雕的技艺强项,表达界画的艺术神韵。(张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