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天津老木匠手上的刨花香与人情味第三届中国画双年展 展现了中国画的多种可能120余件国博馆藏展古代书法魅力 始于甲骨至明清中国书法报于1月5日创刊并面世西安现唐宰相韩休曾孙韩复墓志 书法家柳公权撰文 书画家闯市场掉陷阱:老土骗术屡屡得手引深思好画家曾守护白族民间石雕文化:14年打造千狮山威海古稀老人绘世界最长水墨画:长668.2米1946年黄宾虹润例发现:一张山水画能换500个鸡蛋 聋哑妈妈剖腹产:麻醉师用漫画交流从唐代人物画看武媚娘穿衣是否得体民国中医老处方:漂亮的毛笔字让人惊叹郑州耄耋老人收藏世界各地2600多枚硬币奥布里·比亚兹莱颓废主义时代的“恶之花”著名花鸟画大家、天美教授贾宝珉收徒仪式在津举行萧朗先生诞辰九十八周年 盘点特殊历史时期作品梦玉、伯骧宫廷画展8日在古镇杨柳青古玩城举行工写益彰 心画合一 画家金涌焱和他的作品组图:“三羊开泰”金涌焱花鸟画精品展在天津开幕组图:21位津门书法名家深入武清区送“福”迎春高清图:天津书法家深入武清区送“福”迎春 村民争做“福星”视频:天津美术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工作推动会高清图:大风堂艺术传人慕珍、赵同相举办迎新春书画展高清图:“怡泉+C”可口可乐第三届原创设计节颁奖典礼高清图:津门实力派画家贾冰吾、柴博森、闫勇岛城联展高清图:“中国(天津)第一届葫芦文化艺术节”开幕著名画家刘学峰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墨舞苍穹——封俊虎草书艺术展在京开幕高清图:津门书画名家走进国家海洋博物馆 挥毫泼墨书写海洋文化高清图:墨彩流泉中国画展举行 70余幅精品力作亮相天津图书馆著名画家王时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汇集书画精品 风云壮观—中国书画收藏精品展亮相天津美术馆高清图:展示中国北方水彩艺术魅力 天津第八届水彩画展亮相财经大学高清图:天津画院三十五年不胜枚举的艺术盛宴高清图:“骏驰甲午—李澜画马作品巡展”北京站新作欣赏
首页 >> 民间艺术 >> 正文

天津老木匠手上的刨花香与人情味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5-01-08 16:54


辛全生在推刨子


各种各样的凿子


辛全生制作的手工足球


辛全生制作的鲁班锁


辛全生制作的传统家具

    新生事物频繁更迭的当下,它们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高科技、工业生产做主导的年代,它们似乎难有存在的空间。但是,它们真的失去了价值、注定要被遗忘吗?走进城市的角落,发现那些传统的手艺、手艺人,听他们述说心曲,为仍然精致的传统,留下精彩的光影。

    家具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好的家具还可能成为装饰品。直到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的家具还是纯手工打造的,然而,如今轰隆隆运转的机器和标准化流水线,碾碎了那段属于传统木匠的辉煌时光。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老木匠改了行,刨花在手边纷飞的场景,却永远地留在了老人们的记忆中。

    今年56岁的辛全生是少有的坚持者之一。自从40年前他成为一名木匠学徒,传统木匠手艺就像一支咿呀呀的小曲,成为了他生活的主旋律。

    在严冬里的一个早晨,记者走访了辛全生的家和他的工作坊,感受流水线时代纯手工家具的魅力所在。

    辛全生说,他家的家具,大多是用超过百年历史的老料打造

    天津传统家具上的抽屉和铜活儿采用了仿古做法,滑道处也都用木头连接,门上有辛全生自己刻上去的浮雕文字;宽大的罗汉床,不仅在连接处采用了极其复杂的工艺,还在镂空处采用极难实现的直角而非市场上常见的圆角;费工费料又考验技艺的鸟笼子、能自动弹出香烟的小盒子、按比例缩小的马车和桌椅板凳、形状各异的笔筒、用于把玩的各种小物件……走进辛全生的家,仿佛进入了一个木制家具博物馆,视线所及都是他手工制作的木制家具和摆件,就连阳台和床底下,都塞满了他从市场淘来的老木料。

    和如今流水线上生产出的家具不同,辛全生做的家具没用一个钢钉,连接处也都是木头与木头的接触—这就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独具特色的榫卯结构。辛全生说,木头是软的,越磨合越紧,这也是很多老家具能历经百年而传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钉子是硬的,和木头之间越磨合越松。辛全生说,他家的家具,大多是用超过百年历史的老料打造,和那些喜欢在老料中追忆过去、想象老料曾经历过风尘岁月的收藏者相比,辛全生则是从实用角度解释这件事:“新料水分太多,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变形甚至开裂。”

    辛全生16岁开始学艺,曾经靠着这门手艺养家。学徒期满后,他和那个时代的很多木匠一样,过上了“串百家门,吃百家饭”的生活。

    因为活儿干得好,方圆几里的人都亲昵地称他为“小木匠”。据他回忆,上世纪80年代,天津已经有了家具厂,人们开始热衷购买机器制造的家具,但因产量有限,需要凭票购买,所以大部分人还是要自己打家具。那时,辛全生干一天活儿能收入10元钱,有时一个月能有200多元的收入,而当时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几十元。当传统木匠行业受到冲击后,辛全生也曾经做过生意,但木匠手艺却像牵引着他灵魂的小曲,一直伴随在他左右。于是在吃穿不愁后,他又拿起了工具并致力于传承这门手艺。

    如今,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手工家具的珍贵之处。辛全生说,现在真正熟练的木工师傅,日工资能达到千元左右,手工家具已经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了。辛全生做出来的东西都不出售,他爽朗地笑着说:“如今我做家具就是图个乐儿。卖了换俩钱,我早晨还是吃一碗老豆腐,喝豆浆也喝不了三碗。反倒是妻子、女儿经常拿去送人,这还有点儿意义。” 

    因为出色的木工手艺,小木匠找到了人生伴侣;结婚时自己打了全套的家具

    其实,传统木匠有过很长时间的辉煌。据天津的老人们讲,除了平日里零散地添置家具外,盖新房特别是为儿子娶媳妇时,满堂的新家具是必不可少的。没钱的人家,注重家具的实用性,一张桌子、一个柜子可能就是家具中的全部“大件”;有钱的人家,则要求家具的品位,以简练和纯朴为主要特征的明代家具、讲究精雕细刻的清代家具,都曾经是仿制的样板。传承有序的大户人家,留给子孙的则可能是经历了几世沧桑、边缘已经被岁月浸润得具有光泽的老家具。

    在那个机械还没有对传统手工艺人造成毁灭性冲击的年代,这些家具都是由木匠纯手工打造的。如今年过花甲的杨女士还记得,上世纪40年代末,她最小的叔叔结婚时,爷爷请了几位木匠来打家具。如茶几、椅子、条案之类的小件家具,由木匠在小花园里完成,像顶到房顶的立柜等不易移动的大件家具,则直接在新房里制作。据她回忆,当时小叔的新房紧挨着小花园,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空气里飘着花和泥土的芳香,20岁出头的小叔站在堆积的刨花前面,志得意满地向一位木匠描述着他想要的家具的样子。那位木匠则不断地抚摸着手里的墨斗,旁边的一位木匠边喝着大碗茶,边用另一只手斜拎起了一块刚用刨子找过平的木料,眯着一只眼睛看木料是否平整。

    那幅富有人情味又多少带有些慵懒气息的画面,从此烙印在杨女士的心中。 

    年轻时的辛全生赶上了那段辉煌时期的尾巴。那时,曾经也有这样一个女子,如杨女士一般注视着当年还是小木匠的辛全生—她后来成了辛全生的妻子。

    “那一年,我为她伯父家打家具。她家和伯父家是前后院,她家也想打家具,于是她和她爸就常来看。后来我去给她们家干活儿,她对木工很感兴趣,就常来跟我交流,一来二去,我俩就有了感情。我在她们家干了一个多月的活儿,工钱应该是300多元,这在当时都能买两台电视机了。不过走时,工钱也没法要了。”辛全生笑着说。结婚时,辛全生自己打了全套的家具。之后的日子里,他也为很多新人打过家具。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女儿出嫁时,他因为正忙于生意,再加上那时人们新婚的家具流行购买成品,所以他没给女儿打家具。但他却也想得开:“等以后,我这满屋的家具不都是她的吗?好的手工家具,都是可以传代的。”

    一块木料在做成家具之前,已经被人的双手抚摸了成千上万次,就有了制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儿

    辛全生有一间工作坊,工作坊的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木工工具,单是刨子就是几十种。其中的很多工具已经跟了辛全生几十年,把手处都泛着油光,仿佛是被岁月滋润了一般。辛全生说,其实传统家具制作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可以用现代机械完成,比如锯木料时用电锯,又直又快又省力,但辛全生认为“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人味儿”。“与流水线上生产的家具不同,传统木工虽然也借助工具,但人和木头接触的时间比较长,一块木料在做成家具之前,已经被人的双手抚摸了成千上万次。在这个过程中,家具就有了制作它的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儿。”辛全生说。

    辛全生曾经把花梨木打磨成珠子,然后做成手串。传统木工制品不用油漆,而是打蜡。没有油漆保护的木头很容易被汗水侵蚀,所以,在戴上手串之前,他需要用一块布不断擦拭,直到珠子表面具有光泽。之后,闲来无事,他就不断擦拭,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每颗珠子上都形成了不同的纹理,闪现着那些上了漆的珠子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光泽。用辛全生的话来说,那份灵动的美,是活物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纯手工制作的珠子是这样,家具也是如此。

    为了让网友更直观地学习手艺,辛全生开始拍摄视频传至网络,其中包括老家具及一些工具的制作等

    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几年前,辛全生开始在网上发帖传授木工手艺,后来又建了用于交流的QQ群。如今,能容纳2000人的QQ群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好者,一直处于满员状态。2013年,为了让网友更直观地学习,辛全生开始拍摄视频传至网络,其中包括仿古红木枕、四腿八叉凳子、炕桌等家具以及榫卯结构、常用工具的制作等,如今已经录制了142集。此外,辛全生的工作坊免费提供工具和木料,供爱好者练习。记者采访当日,正赶上一名来自台湾的61岁摄影师前来求教,据那位摄影师说,他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找到辛全生的。

    辛全生说,他学艺的那个时代,师傅或多或少都还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想法,所以会留一手。为了学艺,辛全生只好自己留心,只要接触到自己没见过的老家具,就一定设法搞清楚构造。现在,他不遗余力地教,反而怕没人肯学。如今,他虽然收了20多位徒弟,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所以所学有限—以传统榫卯为例,传统木匠活儿中有100多种不同的榫卯结构,辛全生几乎全都会做,而他学得比较好的徒弟,也不过会两三种而已。

    如今,本市的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开始和辛全生合作,要开设传统木工培训班。辛全生说,只要是对这门手艺的传承有帮助的事情,他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好。

来源:城市快报 责任编辑:易安
>>相关新闻
• 好画家曾守护白族民间石雕文化:14年打造千狮山
• 榄核雕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收藏先了解工艺特点
• 留青竹刻:一片毛竹的艺术变身
• 玉雕师新作品玛瑙笔洗贺新年
• 古陶瓷修复技艺传承人修瓷器41年 抢救文物600多件
• 中国天津首届葫芦文化艺术节26日开幕
• 湖湘木雕的文化地图:风格因地域差异巨大
• 木雕师傅梁安经30余载坚守民间雕刻艺术
• 安徽竹木雕精品同台斗艳:快来饱眼福吧
• 记琼海民间雕刻师徐日文:妙手雕人生
迎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在天津召开
  • 八十抒怀—孙伯翔书画展 八十抒怀—孙伯翔书画展
  • 移形换影·2014中澳当代艺术展 移形换影·2014中澳当代艺术展
  • 享受书法—王承尧书法作品展 享受书法—王承尧书法作品展
  • 希望工程实施25周年爱心书画活动 希望工程实施25周年爱心书画活动
  • 2014第七届亚洲联盟超越设计展 2014第七届亚洲联盟超越设计展
  • 梦玉赴美作中国画讲学及作品展示 梦玉赴美作中国画讲学及作品展示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