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桃花坞木刻年画
在中国的木刻版画中,最著名的有: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枊青、潍坊杨家埠三大派。其中:苏州的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最有影响的一派。美术史专家李浴先生著的《中国美术史纲》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苏州年画不论前期的木版画单色或后期木刻套色,比较起来略有雅气。……大概由于吴地自古是文化盛地,文人画家,以及徽派版画都对它有一定的影响所致。”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因为有较高的文化内涵而在国内有较大影响,也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许多国家博物馆中都有收藏。尤其是在日本,一些博物馆的收藏甚至超过了中国。日本研究版画的专家黑田源次所写的《支那版画史概观》,所举例子全部是“姑苏版”年画。东京美术研究所出版的《支那古版画图录》收录61页图版,有41页是“姑苏版”的年画。
桃花坞木刻年画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建立在历史悠久的中国版画艺术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使绘画艺术和木版雕刻技术的结合达到了新的水平,还促进了彩色印刷术的发展,适应了江南地区广大农民和市民阶层的美术需求。
中国的木刻版画起源很早。它的技术基础是手工雕刻技术。早在汉代的砖刻的拓片,实际上就是中国最早的版画,其精美程度已经令人吃惊。隋、唐和五代时期,由于统治者信仰佛教.为了在民间弘扬佛教,便大量用木版雕刻印刷佛经,这些佛教经典不但有字,还有许多图像。由此,木雕技术日益成熟。中国的美术领域从此出现了一个新的品种——木刻版画。这是中国木刻版画艺术的初创时期。
宋代出现活字印刷,是中国贡献于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书籍印刷量极大增长,不仅印刷佛教和道教经典,而且大量印刷儒学著作、教育用书和历史著作,以及各类技术书籍,尤其是小说、戏曲,出版量都大幅度增加。这些书多数都有插图。活字印刷主要是印文字,插图只能由木刻版画制成。从这时起,凡是有活字印刷作坊也就同时有木刻版画作坊。木刻版画和活字印刷一起,对宋代出版业的繁荣起了同样重大的作用。
宋、元时期,北京、杭州、金陵、建安、徽州等地的版画作坊都很兴旺。发展到明代,特别是万历年间,木刻版画更为繁荣。不仅小说、戏曲都有木刻版画插图,如《西厢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一些介绍历史知识和人物的书籍如《帝鉴图说》《烈女传》等,也都有精美的木刻插图。而且有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近人王伯敏在《中国版画史》一书中说:“这些木刻版画所放出来的光彩是史无前例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版画家那种大胆想象力,那种大胆揭露社会矛盾以及对人世悲苦的关怀,都是极其有意义的。”此外,各类技术书籍,如《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便民图篡》等,都有的木刻版画的插图,对传播科学技术知识起了极大的作用。营造类书籍和地理方面的书籍,更是少不了大量木刻版画插图。在美术教育方面,出现了各种画谱,如《十竹斋画谱》《芥子园画谱》《菊谱》《兰谱》等,使初学画者有所借鉴。可以说:中国古代在农业、植物、医学、工程技术、艺术等多方面的成就,都是通过活字印刷和木刻版画相结合的印刷品得到传承。
这些高超的木刻版画艺术,是由美术家和木雕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著名的画家,如唐寅、仇英、丁云鹏、陈老莲、钱谷、任渭长等,都参加了版画的创作。同时,版画也需要精湛的木雕技工的结合。正如明代吴承恩(不是写《西游记》的那位)在《状元图考》一文中所说:”绘与图双美矣.不得良工,徒为灾木。”没有好的木雕家,难有好的木刻版画。在这方面,徽州歙县的木雕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歙县生产的徽墨享誉全国,不仅是有实用价值的文化用品,而且极具形式美和艺术美。徽州墨范的雕刻精细美观,为木版雕刻打下了技术基础。到明万历年代,徽派木刻版画技术精美绝伦,蜚声全国。
苏州的木刻版画就是由徽州传入的。美术史家李浴在他写的《中国美术史》一书中,把苏州木刻版画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徽州木刻版画传入苏州时期。徽州和苏州历来人员往来频繁,徽州商人来苏经商后定居苏州的人很多.也就有徽州木刻作坊移居苏州。苏州木刻版画受徽州影响很大,作坊集中地是在苏州阊门外山塘街一带。山塘街是当时苏州商业最繁荣的地区,凡外地商人到苏州来,总是先到这一地区立足。微州木刻版画商人来苏州建立作坊,也是先在这一地区。这一时期苏州的木刻版画,基本上沿袭了徽派风格,主要是单色木刻版画。由于苏州是人文荟萃之地,文风昌盛,木刻版画受到影响,也就增加了雅气,如万历十四年苏州出版的《顾仲方百咏图谱》,就是一本非常出色的木刻版画集,顾既是诗人,也是画家。他的这本书代表了前期苏州木刻版画的最高水准。
苏州木刻版画的后期,大体上从在明代中后期开始,延伸到清代和民国时期。集中地转向苏州阊门内桃花坞地区,主要是套色木刻版画,并且是以年画为主。为什么后期的苏州木刻版画生产集中地会转移到桃花坞地区呢?主要原因是:吴门画派的主要人物都居住在桃花坞一带。明代中期,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声誉鹊起,引起木刻作坊的注意,版画刻工主动接近这些画家,以求取得高等级的美术资源。吴门画派代表人物唐寅故居在桃花坞,仇英在桃花坞一家作坊中做漆工。其它几位重要人物,文徵明居住在文衙弄艺圃,和唐寅过从甚密的书法家祝枝山住在三茅观弄,离桃花坞都很近。这些著名书画家经常来往交游.使这一地区充滿了文化气息,也吸引着木刻版画作坊向这一地区集中。著名书画家参与木刻年画的创作.极大地提高了苏州木刻版画的艺术水平。尤其是唐寅和仇英二人,更直接参加了木刻年画的制作。“桃花坞木刻年画”也就作为一个品牌而享誉全国. 著名学者郑振铎在《中国版画史》一书中评论说:“(桃花)坞中各肆,向为江南木刻画之总枢纽。盖自徽派式微之后,吴中刻工代而起之矣。”
木刻版画到了桃花坞地区,和“年画”联结在一起,是一场引人注目的变革。年画在中国起源很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萌芽,它的欣赏者主要是一般农民和城市的市民,承担着新年祭祀的作用。一年一度农事完毕过新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年画以庆贺新年,驱灾祈富.内容有门神、灶神、福录寿三星、以及庆丰收,求多子多福等,画面要有大红大绿等鲜艳喜庆色彩。由于年画是家家户户都有需要,更要年年更换,因此,市场需求广。最早的年画是用手工绘成,成本高,质量也很难保证。明代中后期,桃花坞木刻版画转以生产年画为主,提高了质量,适应了人数众多的农民和市民的要求,也就扩大了市场需求。
桃花坞木刻年画在继承徽派木刻版画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改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从以插画为主转向以画面为主,形成了木刻版画的独立品格。中国木刻版画虽有较长时间的历史,但主要是文字书籍的插画,开始是为佛道教经典配图,以后是作为一些小说和戏曲的插图,以及些技术书籍的插画。其中有一些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如对《水浒传》人物的图像,《西厢记》的插图等,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并没有能成为一种以图画为主的独立的品格。苏州的木刻版画产地转向桃花坞地区以前,也是以插图为主.,而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以图画为主,极少文字,这就摆脱了附属于文字的地位,成为具有独立的绘图艺术品种。年画中最早出现年画如门神、钟馗等,都是没有文字,只有图像。以后出现的最受欢迎的年画如《一团和气》,画的是一个惹人喜爱的胖娃,笑咪咪地手持“一团和气”的横幅,呈图案式的园形。这幅年画以其艳丽的色彩和可爱的娃娃图像宣示了和谐主题,不需要其它文字说明。另一幅《老鼠成亲》,表现了喜庆的场景和活泼的童趣,虽然没有文字。也极受欢迎,鲁迅曾在《狗·猫·鼠》一文中加以赞扬。又如《花开富贵》《百子图》《寿字图》等,和一些介绍苏州风景的年画《苏州山塘街》《苏州万年桥》等,也是以图画为主,基本上没有文字。2、实现了从单色木刻版画向套色木刻版画的转变。农历新年要呈现喜庆吉祥的气氛,就不能没有大红大绿的色彩.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年画制作者开始是在单色的以素描为主的木刻版画上涂上色彩,但效率低,色彩也不容易统一。明代末年安徽休宁书画家胡正言从五彩花布的印染法上得到启发,创造出了套色木刻版画。桃花坞木刻年画广泛采用了这一方法,并加以发展,从三套色发展为五套色、六套色。套色木刻版画的大量出现,不仅是我国木刻版画史上的一大进步,也是我国传统印刷技术的一大发展。由唐寅绘画制成的《风流绝畅图》,是中国最早的套色木刻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套色印刷品。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出现,是美术发展接近普通市民阶层的必然趋势。既然受到市场的欢迎,也就不仅行销在苏州地区,而且行销到大江南北;不仅新年有销售,而且全年都有销量。作坊也就扩大了生产规模,内容也在庆贺新春、祈福消灾之类以外,增加了一般农民和市民喜闻乐见的内容,更好地发挥了套色木刻版画的优势。王稼句在《桃花坞木刻年画》一书中,收集了大量现存于世界各地博物錧中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并进行了归纳.其中:“佛道杂神”、“福善喜庆”两类是传统年画中的主要内容:“婴戏美人”画美女和幼儿,是家庭内的主要装饰品画; “时俗风情”一类表现了社会风俗习惯;“故事传说”主要是戏曲故事和民间传说.这些其实己不能完全归于年画的范围内,但仍以“年画”的名义行销于市。清代后期,帝国主义侵略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一般市民关心国家大事。难得有一些中国军人打胜仗的新闻,就立刻被木刻画家画入年画中,如:《董福祥军门像》、《刘军门大败法军图》等。总之,到了清代,木刻年画已经深入到城乡民间的方方面面,成为民间文化生活主要内容,其影响甚至走出了版画的范围。王稼句在《桃花坞木刻年画》一书中,专列“桃花坞年画的另类”一章,把彩选格、西洋景、灯画、仿单、游览图、绣稿、春画等列入。说明桃花坞木刻版画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从多方面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从清代后期到民国时期,石印画技术传入中国,逐步取代了木刻版画.可是,很长一段时期中,石印画仍受到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影响。石印画的主要人物吴友如、金桂、王钊等人,都是首先在桃花坞木刻年画中作画得到锻炼,以后成为上海石印画报的骨干力量。流行于民国时期的月份牌画和小人书(连环画)实际上也是木刻版画的继续和延伸。以后,虽然新的印刷技术不断从出现, 但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一支有悠久历史和精湛木雕艺术传统的手工艺术品,仍受到人们的喜爱。解放以后,更出现了描绘现代生活的新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如《太平天国在苏州》组画,和《爱劳动、学文化》、《水乡新貌》等反映新时代风貌的桃花坞木刻年画,都得到较高的评价。现在,桃花坞木刻年画己经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国家的保护和传承。(陆咸 作者系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