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萌:踏雪送门神家乡老年俗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5-02-23 23:54
柳萌
春节前,几位新结识的乡友特意从家乡宁河县开车到北京给我送门神。看着那纯正七彩套版门神画,不禁想起幼时送门神的情景。
送门神是冀东城乡一种古老年俗。早年间春节前后,好像总要下几场大雪,一望无际的冀东平原,像一张展开的白地毯。飘飘洒洒的瑞雪,预示着丰收年景,乡亲们显得格外高兴,彼此之间送门神,既是对春节祝福,更是对丰年祈盼。昏暗的天,洁白的地,彩色的画,疾步的人,彼此对照着相互映衬着,就成了春节前几天,故乡一道温馨的风景。倘若送门神是在晚间,送画人手提一盏照路马灯,灯光在雪地里晃动着,似流萤点点在雪里纷飞,还会给寒冷的冬夜增添些许温暖和情趣。
门神的造像,一位是秦叔宝,一位是尉迟敬德,家乡人尊称为“门神爷”。据说,有了这二位照看家门,家宅就会一年平平安安,乡里人自然格外看重。为什么会贴这两个人的像呢?小时候只觉得好看,并不明白其中道理。长大后问长辈才知道:相传有次唐太宗生病,闻门外有鬼呼叫,唐太宗很害怕,众臣令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戎装站立门外守护,唐太宗果然平安无事。随后令画工画下两人的像,悬挂在宫门左右镇邪。这件事传到民间,效仿而后成习俗,一直沿袭到今天。
我的家乡宁河县,原来隶属河北省,现在划归天津市。可是,说话口音和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冀东人特征。春节的习俗和礼仪,虽说有些两地杂糅,但是更多的成分还是属于冀东地区。故乡春节年俗,除了送门神画,有的还送财神画。民间传说,十二路财神分文武两种,我家乡的财神形象像是传说中的赵公明。穿戴古衣冠的长须老者,冲着你和蔼可亲地微笑着,即使给你带不来财运,总还会感念他的善意。这次乡亲们未给我带财神画,大概知道再有财神保佑,我也没有发财的命吧。
除了传统的门神爷,还有几幅别的年画,倒是颇得我欢心,如《年年有余》《麻姑献寿》《鲤鱼跃龙门》《老寿星》《五老观太极》等等。这些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年画,会给家家增添浓浓的年味儿,更是这新的一年寻常日子里,老人们对儿孙经常讲述的故事。像已经多年不见的《二十四孝图》,我小时候过年买年画家家必买。除夕夜晚给长辈拜年接过压岁钱,曾祖母或祖母就会指点着画儿,讲述上边二十四孝的故事,目的就是让儿孙们懂得永远孝敬长辈的道理。这种春节文化习俗,在冀东一带城乡很流行,有些不算殷实的人家,宁可平时省吃俭用,春节也要买几张年画贴上,除了装饰家居图个吉利,更赏识年画的教化内容。
春节送门神、财神画是家乡老年俗,少说也有七八百年历史。有这样漫长的年俗,就有这样长的印制业。宁河县东丰台镇是个著名版画之乡,素有“京东第一镇”之称,版画印制品在全国也属得上。其版画特点是构图颜色鲜艳、夸张,画面风格粗犷、质朴,跟杨柳青、朱仙镇版画完全不同。去年我曾经专程造访东丰台,可惜版画作坊大多已消失,只有几家还在苦苦支撑着,这其中就有给我送门神的恒盛号。老板是位憨厚的农民企业家,他非常自信地告诉我说:“我手头有好多块老画版,再困难我也要坚持制作,把这老祖宗的东西保存下来,给乡亲们的春节造点祥和平安气氛。”我问他销路如何,他说销路不错,世界各地都有客人来买民俗版画。特别是门神、财神画,更受远近客人青睐,在春节期间特别抢手。是呵,如今人们最大的希望和祈盼,不就是健康、平安和快乐吗?
至于写春联剪窗花儿,这类故乡年俗跟其他南北城乡好像并无太大差别。在我的家乡写春联,有一点倒是非常可取,就是对那些会写字的读书人,通常尊称他们为“先生”。春节时“先生”分外受欢迎,不会写字的人家在春节前,买几张红纸,提上烧酒或糕点,登门到“先生”家求写几副春联,笑逐颜开地拿着回家,这个春节就算过得踏实了。我许多年未在家乡过春节,年俗似乎也有些新变化,听说如今时兴挂国画和字画。几位乡亲说,住房宽敞漂亮了,贴年画总觉得有点单调,家中有些字画会更好。
就是嘛,经济条件好了,生活水平高了,审美情趣有了变化,年俗自然会有所不同。只是希望乡亲们,不要把老年俗丢掉,像送门神、贴对联、剪窗花、买年画、挂吊钱,依然是味道最足的年俗,让这些老祖宗的东西,陪伴着过新生活岂不是更红火吗?故乡呵,在京城迎接老家门神,相信今后年月,我都会平安幸福。请放心吧!
来源:渤海早报 责任编辑:涾喏
- >>相关新闻
- • 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文化渊源
- • 天津北辰区80岁退休工人社区举办送福年画展
- • 年画·话年—滩头年画特展在长沙市博物馆开展
- • 老旧年画搅热收藏市场:稀缺性为收藏价值核心
- • 老旧年画搅热收藏市场 稀缺性为收藏价值核心
- • 精彩纷呈的年画:五颜六色中国年味
- • 组图:霍庆有年画艺术展在天津图书馆举办
- • 传统木版年画齐聚西湖博物馆
- • 年画收藏市场渐热 古木版年画最具升值潜力
- • 痴迷山西绛州木版年画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