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赵盛兴正在雕刻作品 摄影/赵建伟
2013年在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由天津工艺美术大师赵盛兴雕刻的一只“剑龙”被作为礼物送给了外国友人。此外,赵盛兴还有一件名为《吉祥代代有福》的作品,被天津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赵盛兴的雕刻作品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重视,除了其精湛的雕刻工艺外,还与其作品所使用的材料相关——他的作品,全部由整块的叠层石雕刻而成。据了解,叠层石是由海洋藻类沉积而成的古生物化石,形成于距今8亿至18亿年前,有“大地史书”“地质瑰宝”的美誉。
赵盛兴17岁成为市特种工艺品厂的工人,进厂3个月后便能独立完成玉雕作品。1977年,他仿照举世闻名的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设计并雕刻玉石雕件,成为玉雕“马踏飞燕”的第一人。
叠层石雕刻作品
“并不是每一种石头都可以考证其年代的。”在赵盛兴位于河东区先之园的工作室内,他摩挲着摆在门口桌子上的两块叠层石,喜爱、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赵盛兴首次见到叠层石是在1985年,那时他是天津特种工艺品厂的厂长兼书记。有一天,他接到了市里的一项任务——在一块叠层石上刻几个字,作为市里领导人出国访问时的礼物。“当时我们并没有对那块石头进行细加工,只是在石头表面刻了几个字。当时叠层石还不被重视,蓟县的村民甚至用这种珍贵的石头铺路,我觉得非常心疼。”赵盛兴说,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研究如何把这种特殊的石头做成工艺摆件,最终成了国内用叠层石加工精品摆件的首创人,并获得了全国工艺美术创作奖。
赵盛兴17岁成为市特种工艺品厂的工人,进厂3个月后便能独立完成玉雕作品。1977年,他仿照举世闻名的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设计并雕刻玉石雕件,成为玉雕“马踏飞燕”的第一人。然而,虽然赵盛兴雕刻技艺高超,但叠层石这种材料的特殊性,却让赵盛兴在多年后才总结出了成熟的雕刻技艺。
为了探究叠层石雕刻技法,赵盛兴曾进行长时间的“破坏性试验”,“我把观察到的特点综合后分成不同的类别,拿着小榔头挨个敲,以此测试哪种材料适合雕刻”
“叠层石的硬度比玉石软,比普通的石头硬,更重要的是,石头本身是由海洋藻类形成的,在一块石头的不同部位,藻类的分布并不平均,这就造成了同一块石头的硬度也不相同。有的石头在地下掩埋多年,被开采出来后别说雕刻了,用手一碰就酥了。”赵盛兴说。
工作时,赵盛兴没有太多时间研究叠层石雕刻,退休后,出于对雕刻工艺的热爱和对叠层石的兴趣,赵盛兴开始系统研究。为了找到适合于雕刻的石头,赵盛兴一家三口经常去蓟县的山中。据他说,叠层石的纹路要浇上水才能看清楚,所以,夏天时,即使他渴得嗓子都要冒烟了,也舍不得喝带上山的水,只为了多看几块石头;冬天时,水一浇到石头上立刻就冻成了冰,甚至有时手也会被冻在石头上。
“一块七八吨重的石头,能用的料也就七八十公斤,而且这块可用料也并不是全部地方都适合雕刻。我曾经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雕刻独角兽,快完工时,不知道什么原因,独角兽居然掉了一条腿。”赵盛兴说,这种不明原因的情形经常出现,不服输的赵盛兴开始了长时间的“破坏性试验”。“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叠层石中有绿、白、红等不同颜
色,而且透明度也各不相同。我把观察到的特点综合后分成不同的类别,拿着小榔头挨个敲,以此测试哪种材料适合雕刻。”赵盛兴说。就这样,凭着对石头的酷爱和反复实践,他终于熟悉了叠层石的“秉性”,总结出了成熟的雕刻技法。
“我的作品,玲珑剔透的比较多,所以,加工时,哪怕手抖一下,都有可能毁了一件作品。我工作时一般都是独自一人,关上门,关上手机,需要绝对安静”
对于叠层石雕刻,熟悉材料,只是迈出了一小步。赵盛兴说,设计叠层石的图样也很有讲究,要根据叠层石不同部位的特性确定打磨的地方,尽量避开有瑕疵的部位。“比如我雕刻一条龙,要拿放大镜仔细看,一定要把不适合雕刻的部位留在空当里,否则,一件作品可能就被毁了。”赵盛兴指着他的一件作品解释说。迄今为止,重达4斤多的《中华龙》是其创作的最大作品,这件作品的原材料超过40公斤。赵盛兴说,这件作品历时几年完成,夏天制作时,汗水经常流进眼睛里,他都不敢擦。
“我的作品,玲珑剔透的比较多,所以,加工时,哪怕手抖一下,都有可能毁了一件作品。我工作时一般都是独自一人,关上门,关上手机,需要绝对安静。”赵盛兴的作品雕刻极为细致,就连动物翅膀上的小毛刺都清晰可见。
赵盛兴的作品,以有吉祥寓意的传统题材居多,如象征人们进入小康生活的《马上富富有余》、象征长寿的《福禄寿喜从天降》、代表乔迁之喜的《独角兽》《麒麟》,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祥龙》等。然而,有时候,特殊的石头更能激发起赵盛兴新的灵感,“有一年,我发现了一块主体是红色,其中部分呈黄色和白色的叠层石。红色的叠层石很罕见,让我想到螃蟹,而且里面的白色部分很像螃蟹的大爪子,于是我想把石头雕刻成海螃蟹。既然是雕刻实物,就一定要做到‘像’,让每个见过、吃过海螃蟹的人挑不出毛病。”为了雕刻好那只海螃蟹,赵盛兴买了一只又一只螃蟹,研究螃蟹的身体比例和动作,但因为怕糟践了那块料,两年都没敢下手。即使在创作开始后,赵盛兴也不断遇到“瓶颈”,最终,这件作品断断续续用了两年时间才完成。在去年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九届文博会上,《螃蟹》获得了金奖并得到多方赞誉。
采访中,赵盛兴特意提到了为他的作品进行抛光的师傅。他说,刚雕刻完的作品并没有光泽,要经过抛光处理才能呈现出人们日常所见的光彩。因为他所使用的雕刻材料比较特殊,从事抛光的师傅也没有经验可循,所以也会出现作品在抛光过程中被损坏的情况。“每次我都对抛光的师傅说,损坏了算我的,否则,哪有人敢接我的活儿?”赵盛兴说,他的每件作品中,其实也蕴含着抛光师傅的心血。
叠层石雕刻作品
为了将叠层石雕刻工艺传承下去,他不仅将儿子赵健淞培养成为了手艺传承人,还为不少雕刻者提供技术指导。如今,叠层石已经成了赵盛兴生命中的一部分。他的双手关节,因为长时间托举石头而严重变形。然而,只要一想到可以用自己的工艺让天津特有的石头大放异彩,他就有说不出的高兴。(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