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扎染自古为白族传统的民间工艺,是白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之一。白族扎染工艺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省大理市喜州镇周城村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艺术之乡”。
周城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扎染业,扎染促进了当地旅游业与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给周城带来经济、社会和环境多方面的效益。少数民族手工艺的发展,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创新模式上的启示。
扎染艺术之乡传奇
扎染是白族人民明末清初以来的民间传统工艺,将白布按绘制好的图案用线缝扎起来,染以天然的植物染料,经漂洗拆线后即呈图案。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染色是用板蓝根及其他天然植物,对人体皮肤无任何伤害。
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历史。现存最早的实物是东晋年代的绞缬印花绢,至唐代,扎染发展到鼎盛时期,贵族穿绞缬的服饰成为时尚。北宋时期因扎染制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禁止,导致扎染工艺衰落,但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技艺。除中国外,印度、日本、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有扎染手工艺。
璞真染坊变身经济实体
周城段氏创建的璞真染坊已有500多年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染坊几经起落,改革开放后得以恢复。随着国家对非遗的保护,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坊主段树坤、段银开夫妇也分别被命名为省、州级白族扎染代表性传承人。
段银开生于白族扎染世家,对扎染技艺耳濡目染,从小就跟随父母从事扎染工艺。1985年,10岁的她便学会了扎花,17岁起专门从事扎染成品加工工艺。在制作扎染工艺品过程中,她熟练掌握印花、扎花、染布、漂洗等全过程,成为周城新一代扎染工艺大师。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段银开潜心研究染布技艺,独创了染制各种花色的技巧,增加了扎染产品种类,进一步拓宽了扎染市场。除传统的扎染产品外,她新创的产品有花色衣、裙、裤、头巾等。
因事业的发展,段树坤、段银开将璞真染坊注册、变更为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现有员工35人,常用扎花工人3000人。
在段树坤、段银开夫妇的努力下,白族扎染推陈出新,发展出彩色扎染技术;除传统的扎染布外,还衍生出扎染包、扎染帽、扎染围巾、扎染衣裙等工艺品。
扎染随着旅游业振兴
周城扎染直到1970年代,都只作为白族女性头部装饰用的布被使用,图案也只有蝶、梅、毛虫三种。1984年,村经营的扎染工厂得以建立,这一年正好是大理旅游业面向外国人开放。可以说,周城扎染产业是伴随着大理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振兴的。
扎染订单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涌向周城。作为旅游产品,扎染工艺品加工制作有了突破性发展。除传统的头巾、桌布、民族服饰之外,装饰性的扎染产品迅速增加,具有白族特色的绣球、扎染绣花工艺鞋、茶垫、杯托、扎染画、饰品挂件、T恤衫等大量出现,云南各民族文化元素、民族图案等也大量出现在扎染工艺品上;日本的山水、仕女图案,欧美歌星、体育明星以及各种时尚文化符号也大量出现在各种扎染工艺产品上;外国游客还可以现场下单,自带衣服作为样本进行扎染。
段树坤夫妇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具有尼泊尔、印度等异国风情的400多个品种的布料和民族服饰。据段树坤介绍,他的扎染制品年销量在150万件左右,其中新开发的民族扎染服饰销售占总量的近70%。段树坤告诉记者,周城扎染除有一定数量外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外,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国内大城市及各个旅游景点景区都占有一席之地。
据统计,到周城体验民俗旅游的日均游客量已达5000人左右,其中购买扎染工艺品的游客有1500人左右,占总游客量的30%。扎染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又为扎染工艺品制作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目前,周城村内有300多名扎染艺人,从事扎染加工的有16户,扎染销售的有286户,扎染其他工艺环节制作的有5000多人。
上亿元的大文化产业
扎染销售大户杨七树,专门备有扎染染料泡制的板蓝根茶,每逢游客进入其庭院观光,都会有白族金花奉上这种特殊的茶水让游客享用,这种宣传方式让游客真实地感受到扎染工艺品的生态化。
另一扎染销售大户段晓云在开办餐馆的同时兼营扎染,他的院落里常年有三四位白族妇女在扎花,向游客展示白族传统的扎花技艺,吸引游客的眼光,间接推销扎染工艺品。这种体验式销售是周城特定的旅游环境和家庭式作坊生产方式催生出来的。
现在,他们运用新兴网络媒体,赶赴各大中城市调查市场,与外地销售商签订扎染供需订单,建立起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目前,周城扎染已成为上亿元的大文化产业,扎染业年收入为1.13亿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23%,其中从事扎花工艺的本地村民有5000多人、周边村落村民有3000多人,这些村民年扎花收益都在3000元左右。扎染技艺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记者 刘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