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天津美术网讯 传承数百年的手工编织竹器具,在当今工业化生产的塑料替代品冲击下,日趋式微,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光有手艺,缺了文化,老底子的东西很难再传下去”。作为篾匠传人的杨维炉一反常规,以文化创意放大传统竹编之美,并与当下潮流文化相融合,走出一条独特的创业路。
在宁海前童古镇,有家特别的竹器店。店门不挂招牌,里面陈设的各种精致竹编器具,只展示不销售。店主人杨维炉说,“竹制品代表的乡土文化,才是最具魅力的。”
今年34岁的杨维炉是宁海前童镇上杨村人,祖上五辈都是篾匠。但他一开始“很看不起”这门祖传手艺,成年后,忙着跟朋友合伙做生意,开店贩销土特产。后来,看到父亲杨启韶一直为招不到徒弟而发愁,杨维炉心软了,答应继承这门祖传手艺。短短几年,他就学会了父亲所有的编织技法,且深深喜欢上了这门“山里人的艺术”。
如今,杨维炉是宁海县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他曾用数千根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临摹国画大师潘天寿的《墨竹图》,并把宁海的山水、人文编织成竹编画,令同行赞叹不已。去年秋天,他参加第八届厦门文博会,单凭一幅竹编牌匾就捧回了“中华工艺精品奖”铜奖。
一个人做竹编,手艺再好,也成不了气候。几年前,杨维炉就先后找来乡里30多名篾匠,办起专业竹编社。他拿着设计好的各种样品,到义乌、安吉等市场联系业务。有了订单,大家一起做,也为乡邻增加了收入。
编一只精致的竹篮,要做一个月,东西虽好,但价格贵,卖不掉。杨维炉知道,按照父亲几十年来的那种传统做法,市场只会越来越小。有着商业头脑的他想出了另一条路:“把大东西做小,小东西做大”,和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让竹编制品体现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经过杨维炉的创意设计之手,寻常的竹食盒、摇篮等变成了一件件实用的艺术品。这一招果然灵验,订单纷至沓来,甚至吸引了境外买家前来采购。
杨维炉透露一个秘密,他的设计灵感全是“老祖宗”给的。他领记者来到库房,里面存放着上百件各种样式的古董竹编、漆器制品,有些已三四百岁了。“你看,这个清代的手提竹篮,样子几乎跟欧美名牌包一模一样,多新潮,”杨维炉说,这几年他把积蓄都用在收集老的竹制器物上了,古人的设计样式在现代就是潮流,拿来就能用。
竹编制品再怎么艺术化,市场容量终究有限。最近一两年,杨维炉瞄准了茶室用品和文玩这个新兴市场,设计、制作相对应的竹制品,走高端订制路线。“文化让竹子‘点石成金’”,他还利用从各地搜集来的老竹片,开发了香盒、挂件等一系列新产品。杨维炉说,上百年的老竹片,手感温润,如玉一般,加上点创意设计,很受文化人的青睐。去年厦门文博会上,光这种小玩意他就卖了数十万元,还供不应求。
眼下,杨维炉利用微信建立起一个销售和信息交流网络,把设计出的新产品发到朋友圈,接到订单再组织生产,“这样,市场看得更准,也避免物料的损耗”。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是杨维炉在QQ上的签名。杨维炉想找个地方,把收集的宝贝陈列展出,让更多人了解竹编文化和竹之美,并通过培养年轻人,把竹编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希望宁海竹编能像象山的竹根雕一样,打开一个新的市场。”(记者 余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