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清康熙 连生贵子 杨柳青古版年画 30.5×50cm 中国美术馆藏
年画,传承着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的一种,然而目前其传承和保护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很多手工技艺已后继乏人,创新困难,这项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基于现状,自2016年春季起,由国家艺术基金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承办,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协办,实施了“传统年画刻绘技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专家授课、实地考察、研究研讨、撰写论文、创作实践……学员中最小的19岁,最大的73岁,老中青三代手艺人在同一个屋檐下交流学习,来自天南地北,畅言年画的过去与未来,是跨越地域的沟通,也是穿越时间的传承。四季轮转,在这个冬季的辞旧迎新之际,项目的结项典礼暨学员作品展如约而至,学员们将浓浓的“年味儿”送给这个“新春”,送给广大读者。期待着此次项目能为中国的年画艺术开启新的篇章,用工匠精神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技艺需要传承,内容与时俱进。本期专题选取了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作者有项目的组织者、实施者,也有参与者、三代年画艺人,从不同角度谈谈他们对于年画行业的亲身经历、思考总结以及未来畅想。
杨柳青年画的新生之路
■霍庆顺(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天津杨柳青年画的产生,依赖于雕版与印刷技术的成熟,更依赖于民间张贴年画的民俗需求。杨柳青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至明永乐年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及漕运的兴起使得杨柳青成为南北商品交易的集散地,杨柳青年画随即兴起。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是杨柳青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杨柳青年画走向衰落,抗日战争时期损失惨重。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政府多次抢救、搜集、挖掘、整理,杨柳青年画又获新生。
杨柳青年画全称应为“杨柳青木版彩绘年画”。与现代工艺相区分,传统木版年画工艺道道精致,可能一个年画工匠究其一生也只能研透其中某一样工艺。杨柳青木版年画与其他年画相比,多出彩绘这一道繁复的技艺,也是其优势所在。
天津本地居民,尤其是杨柳青本地居民,对杨柳青年画的认知度与认同度正在重新提升,这首先归因于教育系统在文化传承中起到纽带作用。借助教育唤醒对遗产的保护意识,发挥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基础教育的课程之中,这样可以培养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杨柳青年画现已走入小学生的教材,走进大学生的课堂。从娃娃抓起就是抓住了未来,传承不仅仅是靠传承人的努力,当整个民族、整个时代为之努力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道路才会更加畅通无阻。
其次,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政府是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遗产生存环境的维护者和改善者,同时又是资金的支持者,是各方力量的整合者。政府扶持给了杨柳青年画走入更多人眼帘的机会,这也推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断前行。
用心将杨柳青年画这项极其繁复的手工艺技能传承下去是每个传承人的义务和责任。不论是国内的研讨交流会亦或是走出国门的展览会,每一次的精心准备,每一次的惊艳亮相,都使杨柳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断跨步。作为四大发明“印刷术”的优秀延续,杨柳青木版年画在国外多次参展,获得好评。
杨柳青年画一度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周汝昌先生曾为其写诗,“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竟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杨柳青年画内涵丰富,雅俗共赏,获得广泛喜爱。除观赏性、趣味性外,她还具有独特的“说教性”,融入传统文化、民间故事、历史典故的杨柳青年画,其内涵还需要人们去发现、去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创新,正是杨柳青年画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如何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我们的重要课题。怎样挖掘内涵传承遗产、怎样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怎样挽救正在消亡的民间文化,意义重大。
民间年画的生命力在于随俗渐进
■马志强(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省级非遗传承人)
民间木版年画的发展与创新,是在抢救保护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2002年以来,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各地的木版年画进行了全面地、科学地普查、抢救和保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国务院列为首批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十几年后的今天,民间木版年画仍在逐渐萎缩和消失,面临着深深的生存危机。在此时刻,研究探讨民间年画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成为摆在我们年画工作者、年画艺人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也关乎民间年画的生存与命运。
民间木版年画和新年画结合
民间木版年画是指我们的传统年画,新年画是指新中国成立后胶版印刷的年画。民间木版年画从起源、发展到繁荣,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至清代中后期,达到鼎盛。杨家埠当时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逾万,成为中国三大年画产地和年画市场。民国之后,由于诸多原因,民间木版年画逐步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之后,以胶版印刷、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的新年画迅速发展、繁荣。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新年画的印销量达到8亿多张。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民间木版年画的生存与发展,仍然摆脱不了逐步萎缩的趋势。各地的年画店基本都是生产几百年留传下来的老样子,品种单一,雕版和印刷的质量也不如以前。而新年画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上世纪80年代之后,新年画的印销量逐年减少,到现在每年只有几十万张的销量。但是,新年画的创作并没有停止,创作队伍是庞大的、人才济济的。特别是由文化部、新闻出版署、中国美协、中国版协年画艺委会组织的,每5年一次的评奖展览活动,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潍坊作者曹和平的《少喝酒多吃菜》、季乃仓的《和平幸福》、臧恒望的《喜帐》,这些新年画作品,反映新生活、新思想,反映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但这些好作品却很难和人民群众见面,往往展览完了就束之高阁。
民间年画如何吸取新年画的营养,开阔视野,丰富民间年画的题材内容,一边是传承,一边是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新年画中的优秀作品,也可以通过作者的授权,进行雕版和印刷,与广大群众见面。
民间艺人和美术工作者结合
几百年来,民间木版年画基本是一家一户家庭作坊式的传承,这限制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前面分析的民间木版年画面临的诸多问题,很重要的是缺乏人才,尤其是缺乏创作起稿的人才。以杨家埠为例,现在仍在生产年画的六七家画店中,真正能创作出新样子的画店是极少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部发表了关于新年画改革的文件,党委政府组织美术工作者深入年画产地,和年画艺人一起,改造旧年画,创作新年画,当时谓之旧瓶装新酒。美术工作者和杨家埠的年画艺人一起创作了几十幅反映新生活的年画。如《春节游行》《生产互助》《婚姻自由》等,对民间年画的发展创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民间年画的发展与创新,必须要走年画艺人和美术工作者相结合的路子。现在杨家埠西长兴画店的传承人杨志滨,每年都能创作出新的画稿。他在杨家埠木版年画社工作多年,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和带领,他是新一代年画传承人的代表。
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是民间年画创作人才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国家每年培养几十万的美术毕业生。我也看到,有些年画产地的画店,和大学的美术系联姻,推出了一些形式和内容都有创意的民间年画作品,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结合的路子。如何吸纳喜欢民间年画的美术人才,参与年画的创作,扩大年画的题材内容,推动年画的发展创新,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
表现形式还需多元
民间木版年画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随俗渐进,不断地反映生活,适应社会,融合不同画种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要研究民间年画的发展与创新,就要发扬民间年画丰富的表现能力。
清代是戏曲故事、小说演义发展繁荣的时期,民间木版年画为了表现这一特点,赢得老百姓的喜爱,改变了以往的表现形式,从单一的小幅年画,变成条屏式的、成套的连环画形式,创制了木版年画连环画,可以完整地讲述一出戏剧、一个故事。如杨家埠年画中的《秦英征西》八条屏,《四郎探母》六条屏,《二十四孝图》六条屏等,极大丰富了民间年画的题材内容。清代也是文人画发展繁荣的时期,老百姓喜欢文人画却又买不起,民间艺人便把文人画的内容与形式纳入年画中,创作出了木版水墨年画。用木版印出山水花卉及人物的线条,再用水墨的浓淡来渲染,使遒劲流畅的木版线条和水墨写意画的特点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如杨家埠清代年画中的《博古花卉四条屏》《山水四条屏》《孔子讲经图》《八仙庆寿图》等。这些年画的尺寸大小和装裱形式也和文人画完全一样,成为民间年画中的高端产品。
民间木版年画还有装饰性很强的特点,不管造型还是色彩,都有极强的装饰功能。现在的民间年画,不仅在农村,也走进了城市,成为国人喜欢的民族文化。怎样根据城市人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及审美需求,创作出内容丰富,装饰效果更突出的民间年画作品,有待于我们年画工作者和年画艺人的共同努力。
增强传承人造血功能 杨柳青传统年画转型
■刘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教育中心负责人)
中国民间年画因风俗节日而兴起,其艺术特色的形成是建立在社会的伦理道德、文化教养、民俗生活基础之上的,真实地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情趣。祈福迎祥的主题是中国各地年画创作的共同观念,这使年画成为具有无限生命力和最受人们欢迎、拥有最多用户与观众的画种。但是,年画的题材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的,兹以杨柳青为例。
杨柳青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饱满、雅俗共赏,加之采用刻绘结合的特色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色彩绚丽,更以其历史积淀厚重和文化连续性的特征而扬名海内外。杨柳青年画题材范围除了风俗、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等题材,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
为何杨柳青年画在社会上享有盛誉?不仅是因为杨柳青年画作坊技艺精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根据各地对象的不同需要,不断增添题材,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人的需求。据统计,杨柳青画社保存古版6508块,其中:完整可印制的画版1305种,计5643块,散版865块。保存自明代以后的彩色年画700种,计4056件;线描坯子2018种,6808件,这样的规模和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
杨柳青年画约产生于明代崇祯年间,题材风格各代均有不同特色。清代康乾前期,杨柳青年画的风格严谨,背景简洁,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如《四艺雅聚》(康熙版,中国美术馆藏)。嘉庆道光年间,随着社会相对稳定及经济较为繁荣,年画中适应观众心理要求尽力向场面繁华热闹人物众多,结构复杂发展。历史及戏曲题材日益增多,绘刻精细,设色雅致,有张幅极大者,供应对象大多仍为城市市民。清代后期,国势衰微,人民向往往日的安宁、幸福生活,于是能够满足当时人们心态的年画应运而生,如《丑末寅初》。清末民初,内忧外患,年画的农村市场受到很大的冲击,传统年画逐渐式微。与此同时,在上海、天津等城市则兴起了新的题材样式的改良年画,新增有反抗列强侵略、提倡爱国、描绘新事物等内容,如《文明娶亲》。1949年以后,新年画继承了旧年画的许多优良传统,摒弃了旧年画中的一些迷信、落后的内容。许多专业画家加入了年画的创作队伍,他们打破了旧年画的一些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年画的面貌焕然一新,如《娃娃爱清洁》。因此说,虽然杨柳青年画题材一直随时代在变化,但仍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和工艺水平,能够打动人们的心,吸引人们的眼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关于传统年画题材如何传承,不同传承人有不同理解。有些传承人认为,门神、忠烈、仕女、戏曲题材自古就有,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不能变,一变就没味儿了,失去了非遗传承的意义。但事实上,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最容易改变的物质层面,还是较难改变的制度层面,以及最难改变的文化层面都发生了巨变:大机器生产基本代替了手工生产;自由民主思想代替了封建专制思想。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固守传统而与时代脱节,当然也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特意标新立异。
传统年画刻绘技艺内容和水平的保持和传承主要还是在于传承人。为了开阔传承人的社会视野和提升他们的创作技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恭王府管理中心于2016年共同承办了国家艺术基金“传统年画刻绘技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邀请了多名专家前来授课,并组织学员调研了包括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在内的10个国家级年画保护单位,考察了包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内的19个文博单位,对如何提升传统年画刻绘技艺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和实践。在研修过程中努力让传承人体会到,要紧紧把握住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脉搏,充分挖掘年画所蕴含的文化和所体现的特质,密切把握当代的人文精神,继续秉持工匠精神,通过创新思维方式来拓展发展空间。
人文精神是对于传统年画刻绘技艺的内在要求,工匠精神是传统年画刻绘技艺的外在要求。当年年画风靡全国是因为它能够从思想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工艺上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当代也需要如此。通过传承人自身的努力,再加上政府、高校、媒体、企业等的支持,通过实际行动增强传承人造血功能,用富含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时代性精品迎接市场的挑战,去赢得过去曾经拥有、未来也可获得的尊严和价值。
使非遗项目成为“活着”的艺术
■王怡璇(陕西凤翔木版年画保护单位传承人)
目前在国际上,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情的手工生活艺术产品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中,成为追捧的潮流。发达国家的生活艺术品、传统手工艺品、以及艺术性的衍生品研发相对成熟,具有丰富完整的销售渠道,从设计到包装再到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部分产品已经成为具有知名度的高端品牌,带动行业整体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要越来越侧重于符号意义,欧洲奢侈品消费的兴起就是符号消费发展的一个典型例证。在欧洲奢侈品的符号意义中,依靠学习积累、个性天分和大量劳作时间形成的手工艺特征具有重要地位,“手工制作”几乎就是奢侈的代名词。
手工制作的国内现状
为什么目前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不能像欧洲奢侈品那样形成高品位符号消费市场?究其原因,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手工劳作的关注与尊崇没有被唤起。“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重要的是帮助手工艺人的手工作品进入市场,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只有形成“造血功能”,“非遗”才能传承下去。
目前国内对于手工生活艺术品,大多数的群体是有消费能力的,但仍只存在于部分高端、个性化人群的追从。而由于国内有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手工生活艺术品在不久的未来或将成为人人能追从的潮流。国内虽然并不缺乏手工生活艺术品的设计及产品来源,但在设计、包装以及专业领域的销售平台,整体的链条还不完善,导致国内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销售平台。国外生活艺术品流入中国市场并取得成功,对国内文化、市场形成冲击,从而唤起了国人对文化行业、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意识的觉醒;同时国内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链条,已成为各级政府目前要发展扶持的对象。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已成为近年的热点话题,政府搭台,民营资本运作,已经成为解决问题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拓国内的生活艺术品和传统手工工艺品市场将迎来机遇和挑战。
如何使非遗项目活态化
我们可以有效整合部分工艺美术大师、手艺匠人等资源,完善中高层消费群体对中国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及手工技艺者的认同与追随。倡导美学的“美”与“用”,以小聚大,向世界推广具有工匠精神的文化产品。为了大众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展现精湛的手工技法,让非遗手工文化得到尊重与传承,同时让更多创新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使非遗项目活态化,应从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展览、展会。非遗大师、民间艺人等通过现场活态的手工表演,展现出我国曾经辉煌、璀璨的手工文化及精湛手工技法,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非遗项目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作用,并对此产生尊重之情;
其次,通过体验工坊。现在生活在都市中的人群,在周末需要放松的同时也希望自己可以有更多的爱好和技能。因此,可设立长期体验基地,由传承人定期开设非遗体验课,使大众周末有地可去,休闲娱乐的同时又可以认识和了解博大精深的各类非遗项目;
第三,进行产品、礼品的研发。整合原创设计、非遗、民间手工艺、国际艺术等创意资源,与设计师合作,开发设计带有非遗元素并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及礼品,建立销售平台,填充手工生活艺术品市场的空白,完善产业链条,开拓手工文化生活艺术品应用的新领域,实现艺术融入生活的目标;
第四,在非遗产品、礼品销售方面,设计出的新产品、礼品,可在体验工坊进行销售,也可与景点合作销售,与需要中国特色礼品的各类公司合作进行销售,还可做特殊订制产品,突出产品的个性化服务;
第五,课程流程化。将非遗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制作技艺等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层与针对人群整理成讲演PPT,在跟不同领域机构合作时可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成本,还可与大中小学不同校园合作,使非遗进课堂更有意义;
第六,组织非遗游学活动。开设体验工坊及进校园课程后,会有更多人愿意更深入了解某些非遗项目,这时便可以不定期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间组织追根溯源的游学活动,活动时可以在非遗产地感受非遗项目的同时感受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
第七,进行学术交流。根据各项目传承人的境况,有关组织和部门可不定期组织各非遗项目传承人相互进行学习交流,提高非遗传承人的专业知识及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