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力,《拆:紫禁城》,北京,1998年收录于《废墟的故事》中,探讨了从古代到当代的中国艺术实践与经验,领域横跨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将东西方艺术参照并观,令人眼界大开。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术史家巫鸿8月推出《废墟的故事》一书,将审美视线与探讨焦点集中到“废墟”一点上。无独有偶,导演孟京辉在作品《枪,谎言和玫瑰》中让舞台充斥各种老旧物件,彼此呼应,相互契合,形成了一座废墟舞台。他更让演员在舞台上乱扔乱砸,直至精神崩溃,力图用“破坏性”的一幕,最大限度呈现废墟美学。在孟京辉看来,舞台的废墟是世间喜怒哀乐的缩影。这些无不表明,“废墟”这一美学概念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接受与思考。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在创造现代中国视觉文化的过程中,东西方的废墟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对立中得以流布与深化?20世纪以来,当代废墟美学是如何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到自身存在的立足之地?《废墟的故事》中,探讨了从古代到当代的中国艺术实践与经验,领域横跨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将东西方艺术参照并观,令人眼界大开。
巫鸿将中国“废墟”观念及其视觉表现形式的流变放置在考察的中心:丘与墟,碑与枯树,作为废墟替身的拓片,“迹”的种种形式,“如画废墟”的东西流通,“战争废墟”的庆典与见证,《小城之春》的废宅与老城,圆明园旁的前卫诗歌与美术,当代艺术对于都市拆迁废墟的浓烈兴趣……他在梳理这份涵盖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的材料清单时,展现出令人敬佩的清晰与准确。巫鸿对“废墟”的思辨对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