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著名画家闫勇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著名画家闫勇:除了画画,其他的事我不感兴趣著名画家闫勇:先论功夫 再谈格调著名画家闫勇:可持续发展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要著名画家闫勇:融会贯通后的画面会更加丰富著名画家闫勇:艺术创作更多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著名画家闫勇:“铁牛”绰号名正言顺全球最佳博物馆商店一览颐和悦馆·莱维艺术空间展青年艺术家展“失眠”罗中立奖学金揭晓 艺术创作趋向装置多媒体化首届中国装置艺术双年展于北京当代艺术馆举办有感于王羲之辞职搞书法组图:广州青年雕塑状态展在红专厂开幕苏博再推“文徵明特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天津美协水彩专业委员会将举办第七届会员作品年展首届天津美术学院教师绘画作品展将举行天津举办“佛首返乡 翰墨寄情”海峡两岸书画笔会天价油画:顶级艺术品背后的权力追求一刀砍下二分之一 天津藏友河西走廊淘玉记 霍春阳绘画人文精神打动西方 再度应邀赴法讲学著名画家闫勇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高清图:著名画家何家英获得“里奥哈好友”荣誉称号高清图:“从未发生?——信王军、石磊双个展”在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高清图:油画家沙志国 感悟自我内心的光色奏鸣曲高清图:第二届中国黄河滨海书画名家作品展在津开幕高清图:“白庚延山水画艺术研讨会”在蓝海大厦举行高清图:风晴·师范—天津美院国画系青年教师作品展开幕高清图:天地之灵——裘缉木、苏鸿升画展在津开幕高清图:女画家张荔萍全方位展示她笔下的动物世界 高清图:著名岭南派女画家陈音兰赴开平出席老师伍月柳画展高清图:著名书法家陈传武喜收爱徒王振龙拜师仪式举行高清图:邢立宏、李澜中国画展在东莞艺展中心展出视频:李志强与青年画家畅谈“我的大师梦”高清图: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宁河县分会成立 高清图:天津美术馆举行2013年志愿者升级表彰大会

  •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 [公告]第二届全国“读书”硬笔书法大赛征...
 • [公告]“天津东方杯”漫画大奖赛征稿
 • [公告]2013中国(厦门)漆画展初评入...
 • [公告]首届“金苑杯”中国时装画大展入围...
 • [公告]2013年全国油画作品展复评结果
 • [展览]2013中国(厦门)漆画展征稿启...
 • [展览]北京艺博会首推新写实油画展
 • [展览]马泉从艺60周年书画展
 • [展览]百件中日韩工艺精品集中亮相上海
 • [展览]大师与庙堂——中国美院美术馆典藏...
 • [讲座]问津讲坛明讲述 艺术大师阎道生
 • [讲座]著名画家李魁正先生国画艺术讲座在...
 • [讲座]艺术讲堂之域外文化与中国美术之变
 • [讲座]北京匡时举办“二王”书法研究讲座
 • [笔会]滨海高新区名家书画笔会
 • [笔会]霍春阳在家乡清苑出席交流笔会
 • [笔会]天津红桥区政协举办书画笔会
 • [拍卖]靳尚谊《塔吉克新娘》8510万创...
 • [拍卖]培根名画8.65亿人民币拍出世界...
 • [拍卖]武汉籍画家曾梵志名作拍出1.6亿...
 • [拍卖]过云楼藏画亮相南京:7月20日举...
 • [拍卖]唐代名画在法国375万欧元成交
 • [活动]天津第二届民企职工书画艺术展
 • [活动]山东“百馆千场讲座迎十艺”
 • [活动]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
 • [活动]2013军械库艺术周观展必备
 • [活动]站台中国跨年展“丛林II ”启动...
首页 >> 当代艺术 >> 正文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秋季四重展26日开幕

天津美术网 www.022meishu.com 2013-10-27 11:35


展览开幕现场

        2013年10月26日下午,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秋季四重展览同时开幕。展览分别为位于A、B展厅的群展“双向刺点:作为表象的切入口,一种绘画”,位于C展厅的“搜神记:肖旭个展”,位于D展厅的“蜂巢·生成 第六回 观水——张小迪个展”以及位于E展厅的“长物志 第六回:胡晓媛个展”。其中,“蜂巢·生成”为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青年艺术项目,而《长物志》系列艺术项目则是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携手独立策展人戴卓群共同设计的2013年度项目。


“双向刺点:作为表象的切入口,一种绘画”展览现场

        “双向刺点:作为表象的切入口,一种绘画”,共邀请了段建宇、贾蔼力、李青、冷广敏、倪有鱼、闫珩、臧坤坤等国内七位代表性青年艺术家参加。“刺点”一词源自于罗兰•巴特在《明室》中创建的一个重要概念。如果对这个概念的外延稍作扩展而不仅仅局限于摄影作品,那么,“刺点”大致上可以理解为是一件艺术品核心的灵魂所在。简单地说,“刺点”就是那些存在于画面中的细节或者局部,但并非艺术家刻意为之,它更像上天恩赐或者灵光一现留下的痕迹,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在作为“细节”存在的同时,“刺点”又不合常理地占据了作品的画面,像箭一样刺痛观者的眼睛,唤醒一个人身上既对应又特殊的审美感知。


艺术家李青和夏季风、崔灿灿谈论作品

        自“'85新潮”以来,有关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绘画讨论不能说少,但更多地停留在作品的“知面”上。这个概念同样来自于罗兰•巴特。在他看来,大多数的作品属性处于中间地带,不好不坏,承载着模式化的情感、语言或政治的象征涵义——尽管有时也会感动人,但这种感动通常是道德和政治的理性中介在起作用。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国际上,把中国当代绘画当作政治象征上的佐证,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讨论艺术家的创作形态,事实上是中国当代艺术现有学术方向的主流,或者说成了一种普遍性的认知。


贾蔼力 无题 2008-2012 布面油画 170×207cm

        此次展览以“刺点”作为主题,具体针对七位“70后”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考察,远比考察“'85新潮”或者“'89现代艺术大展”的亲历者,更有客观立场,也更能容易让绘画的讨论回归到相对纯粹的艺术本体上来。或许这是个小而微的问题,但正如参展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些令人着迷的局部与细节,“刺点”犹如明目张胆的隐秘,正在悄无声息地切入作品的表象,在箭一样刺痛观者敏锐感受的同时,也多少可以窥视到艺术家的内心意识和创作的趣味景观。


贾蔼力作品现场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这个展览也试图扮演一个“刺点”角色,借助这些携带着“刺点”的作品的力量,逐渐刺穿业已形成惯性的、有关绘画讨论中显而易见存在的某些局限与偏见。


臧坤坤作品


倪有鱼作品前


段建宇作品


闫珩 彼岸No.9 2012 布面油画装置 120×200cm


展览现场


冷广敏 透明的帷幔 2013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50×120cm


张小迪影像作品

        《观水》将呈现艺术家基于过去两年间无意识采集到的“水”而整理而成的影像作品。古人“观水”包含着多种维度:君子鉴于水德以自省,古代文人曲水流觞闲情逸致,风水法术中强调对水的来源、走势和质地的考察,今人观水当然包含了更多元更复杂的融合与视野的打开。“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第二》)儒家思想对观看的认识打开了三个维度:视——主体的现象,观——客体的物象,察——指涉的意象。张小迪在作品中所试图展现的水包含着三种存在样态:地缘性的水,时间性(或季节性)的水,最终统一于观念性的水。


张小迪影像作品

        《观水》中十几个大大小小的视频,虽以电子频幕为媒介现于观者眼前,但仍让人不禁联想到传统的卷轴与册页。虽然展览中的水与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秩序或联系,但张小迪的确一直在其影像创作中试图探寻传统文人画形式的表现可能。艺术家以一种不断打开和变动的内在状态与传统相联,如水一样,在绝对运动和推陈出新的当下现实中,不断更新自我和打破语境闭锁,不断重新建构和开展出运而不积的传统波流。


张小迪影像作品

        1983年出生的张小迪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是2013年度马爹利未来艺术英才奖得主。在影像还被视作“新媒体”的当代艺术界,电影学院出身的他似乎有着有独特的优势。张小迪曾参加2012年的第五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以及2011年“纠结”中荷摄影交流展。他的作品《死亡赋格》获12届大学生电影节专业组最佳实验片奖。


李青 最后的主义——列宾《托尔斯泰犁田》之后 2013 布面油画 50×74×11cm×2


李青作品细节


肖旭 寒林奇幻记 2013 纸本水墨 180×98cm

        自古至今,“搜神”或者“搜山”的主题创作代代相传,不但成为志怪类型艺术形式的代名词,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化意象之一。肖旭此次推出的绘画展览,以“搜神记”来命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个重要主题的继承和回应。与以往的搜山题材相比,肖旭的绘画只能说具有志怪美学的倾向。或者说他试图让自己的作品重现“搜山”之前的情景。艺术家以幽暗的光线与几近消失的明暗对比营造出屠戮与慌乱开始前脆弱的静谧。画面呈现出宁静的世外桃源:鹿在谛听凝视,鹤在展翅欲舞,而犀牛与狮子仿佛在沉思……在历代画家笔下被妖魔化的山林及其动物,重新被肖旭赋予了其原本的面目。尽管这幽暗的秘境看似宁静,但那种“黑云压城城欲摧”情绪无处不在,弥漫在画面的边边角角,让作品盈溢着即令人不安的奇异张力。


肖旭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将囊括肖旭自2009年来的作品十余幅,呈现了近几年艺术家创作、思考的演变与延续。艺术家不同时段的状态和新的领悟反应在光线与色调的轻巧变化上,而对“祥云瑞兽,灵草奇花”这些形象的沿用以及一如既往充盈画面的寂寥清冷则是艺术家对自己所执着追求的中国传统美学的继承。


肖旭 峡谷龙吟 2013 纸本水墨 80×180cm


肖旭 守望者 2013 纸本水墨 135×70cm

        肖旭,出生于198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水墨画“造景”之术的钻研,使得肖旭的作品在古典诗词所营造的山水美境之上更有一层依艺术家的哲思与世界观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作为同代新水墨画家中的姣姣者,肖旭的作品在过去的几年内出现在多个国内外重要展览中,例如:2013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幻象》中国当代水墨大展以及2012年台北寒舍空间的《丹青系古今》两岸当代水墨艺术家联展。


展览现场


肖旭展览现场


胡晓媛作品

        “长物志”概念借用自明代文震亨物质文化研究同名书。“长(zhanɡ)物”——意指无用之物,但在古典时代的文人却要藉此建立其全部精神生活。在当下非物质化时代的语境中,借用这一词汇展开对艺术物质化的探求及其可能性,旨在希冀从关注物质的摧毁、转化等前提下寄托文明的焦虑。


胡晓媛作品

        《长物志》第六回展被置于一个非常规的展厅,一个不能穿过的danwo走廊。作品被放置在这个没有"可以通往的目的地"的穿梭过程里。观众总是会在展厅里寻找值得思维停留的点或者细节甚至感受片段,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参观”,就好像在穿过的过程里寻觅参照物以达到某种试想中的目的地。


胡晓媛作品

        展厅中放置着一些经过“视觉”、“劳作”、和“思维筛检”后被选定的物体。细节、片段和整个过程,人们到底留意了什么?在视觉经验中,被记住的部分取决于人们对世界的筛检式选择,也正是这些选择在缓慢的建立一个一个“自我”;如果这些被展出的“视觉参照物”无法提供有效的回馈,那么通常我们会认为“看了,但没有留意”,之后,我们可能不太会再次回到这个过程里搜寻或者试图再次交流,所做的多会是匆匆开启下一个“过程”。事实上,人们真的有可能去体会一个自己已经在被动接受的过程吗?做为视觉的、劳作的抑或是精神的凝聚点的“作品”,是什么样的驱策力把这种私密的行为和表述挤压成一个开放的、等待分享的“展品”?

        展览作为一个“分享式”的仪式,它看似开启了一种建立在信任和期待基础上的双向选择,而实际上人们却可能已经进入了互为被动的循环里。当然,我们本可以若无其事的认为过程就是一个无法完成探讨的命题,只需要经过。这是一个假想式的试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将延续至11月24日。

来源:艺术中国 责任编辑:涾喏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13年开春三重展开幕
• 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走出抄袭窘境
• 纽约佳士得夜场:战后当代艺术价格狂飙
• 吕澎:曾梵志的1.8亿反射一个贫困的时代
• 法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先锋:罗伯特·孔巴
• 艺术品收藏:玩当代还是追传统
• 德国美术馆馆长代表团来华 访众多工作室及机构
• 邢千里:中国当代艺术本体性缺失与精神重建
• 朱苓:当代艺术作品的两个评判标准
• 王克平:木性与人性
• 吕澎驳当代艺术垃圾论:郭庆祥不懂当代艺术
  • 邢立宏、李澜画展在东莞举办 邢立宏、李澜画展在东莞举办
  • 全国第六届钢笔画展在津举行 全国第六届钢笔画展在津举行
  • 王冠峰百种书法作品展 王冠峰百种书法作品展
  • 孙长康先生喜收新徒齐君 孙长康先生喜收新徒齐君
  • 霍春阳精品展亮相巴黎卢浮宫 霍春阳精品展亮相巴黎卢浮宫
  • 天津当代女画家工笔画精品展 天津当代女画家工笔画精品展
网上美术用品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