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地讲将,意识形态主要的场域是冷战世界,冷战的双方一边以“美帝”一边以“苏共”形成意识形态的对立场,而苏联在冷战中的最后败北标志着意识形态作为前线工具的终止;事实上,1990年代之后的意识形态作为前线的演绎,是冷战思维的余波,而大势已去。全球化的市场意识已经替代了意识形态的对立。多元利益的共存、共荣变为共谋,尤其在强大的经济体之间。在苏联的败北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的事实中,意识形态就是“放空炮”,重要的是切实的发展,尤其是融入市场的发展,这意味着开放。
尽管近3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意识形态往往被作为一种靶子,但也只是“放空炮”,真正的推进还是逐步进入市场,或者说,进入市场经济,从而走向艺术的自治和他治共舞的开放局面。
重要的是,意识形态曾经和现在在一定的程度上被看作正统的哲学的替代物,或者说一种实践的世界观,它是必要的,因为惰性是一种物质的属性,而更必要的是如何激发更深远、更多样和更注重个人价值的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正常或积极发展,避免马尔库塞所批判的形态在当下的重演。
回归广义的中国历代思想传统,最终可能会时一厢情愿的,因为这个被曾经彻底摧毁过的传统,确实有其束手束脚的一面,但今天,是否可以重新发现和实践之,人们应该反思和拭目以待。
而面向广义的西方,最终也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文化、民族及其历史所形成的偏见和差异,不会允许一厢情愿或单相思的目标变为现实,因此,更重要的是开放、试错、杂交,而这种过程的结果依然需要人们拭目以待,既在现在也在未来。
而唯一明确的是市场经济的法则或本性的特质,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社会价值领域,这是一种麻烦,不可能摆脱,因为它是人的自私与人类的福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伴随着人类的开始而来。因此,理论的批判是平衡这种矛盾所必须的,而前提就是能够批判,能够有独立的思考和更自由、更真实的学术,而得以如此的前提是一种尊重知识和思想的社会机制切实地存在,而不仅仅是一边倒的技术社会。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普世价值大行其道,意味着意识形态的失效。在中国当下的艺术中,围绕意识形态做文章的艺术行为基本失效。取代这种层面的艺术就是对市场经济价值观滥用所形成的东西的批判,不管它是什么形态的。
或者说,违规、缺乏公正操作的“市场经济精神”是一个靶子。在这里,依然不存在道德问题。(王建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