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
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可以构成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恋人模式,也可以是奥巴马和希拉里式的伙伴关系,不过更特别的是还能形成一个如孙原加彭禹式的夫妻艺术组合。
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组合之一,孙原和彭禹从2000年携手至今一直以来都因极富感官刺激和话题性的作品为人津津乐道。特别是2000年那件以连体婴儿标本加上俩人200cc鲜血完成的作品——《连体》。不仅在栗宪庭策划的《对伤害的迷恋》展览中成功震撼了艺术各界,也轰轰烈烈地宣布了二人融为一体的惊世结合!自此跨越尺度,挑战思维的作品频频诞生,如是这对伉俪的爱情结晶,携带着二者特有的思维基因在其共同的孕育中愈发完整和成熟。
当然,一开始,人们确实还在担忧地争议着两人大尺度的互动性装置是否显得太过于触目惊心?早期那些代表作品,由于使用了真实的人体脂肪、动物标本,甚至婴儿尸体而引发了艺术界极大的震动反应。“血腥的”,“暴力的”是一开始大多人对这些作品最直观的反应。而事实上当对这些作品强烈的感官体验淡去后,冷静下来的观者再去探讨艺术家在行为背后的目的时,其所要展现的生命与死亡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矛盾性却更昭然若揭地显现出来了。当然曾经的话题性,在如今看来也更具备了于现实社会当中的反思效应。然而再随着二人颇为频繁地出现在悉尼、莫斯科、荷兰等国,甚至是极具国际影响力威尼斯双年展之时,孙原和彭禹在饱受争议外,也凭借不断变化着的作品挣足了国际眼球,观念装置的创作蜚声海内外。无所畏惧的二人,当真有些类似偷吃了禁果的亚当和夏娃,凭着以追求自由的独立态度勇闯了天涯,不断挑战着固有现实秩序和复杂关系,让打破的禁忌彰显了划时代意义。
从2007年开始,孙原和彭禹开始选择用一些与生命无关的其他材质仿真或是模拟一些特定的场景。在表面看来是他们的作品日渐温和了,甚至趋于常规了,但显然这种认知是错的。因为作品的内核仍保留着早期的触目,此时的艺术家已经更熟练地将这种作品的炽热度转化成观者内心的暗涌。像是通过13个不同民族的仿真老人通过电动轮椅自由移动并发生撞击的作品《老人院》。濒临死亡的无助感让他们趋于同化,而旁观的行人却在身处其中的似真似幻中被带入了命运时空的隔膜中,体验了一把孤独苍老,幻觉死亡的经历。也可是像《自由》那样一件在物理和精神层面上都具有强烈震撼力的作品,能让人想到鲁迅的铁屋大嚷,也会感受到电影《迷墙》般浪漫的魔幻现实主义。甚至可以是《下场》中拍死一只苍蝇的戏谑成分和《一时清醒》那样不断抛出杂物的反讽效果。你永远都不会想到,一下次他们二人又能玩出什么新的东西。但是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作为另一个世界的代言人,我们选择的材料也许是最直接的,那是用木头、纸等其他材料无法传达的。”
在孙原和彭禹的艺术实验中,所要打破的其实并非是禁忌本身,而是直面现实中不堪入目的真实,已经撬开的强加于身的牢笼枷锁。所以长久以来,他们的作品更像是策划许久的精心预谋,或是一场人性洗礼的仪式。正如诗人叶芝曾写道“在每一个心灵里是否都有暴烈的疯狂,等待着某次纽带的崩断?”而孙原、彭禹的作品正像是那条纽带。(沈奕)
无动于衷
老人院
一时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