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一、批判现实
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起,对立面是“文革”及其艺术。时至今日,中国还有人在怀念“文革”精神,甚至一些老自由派人士也在怀念和笃行“文革”大民主。“文革”大民主即“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它以民主作先锋作外壳,以封建家长式的专制作统帅作内核。它一方面抽空全民的独立意识,一方面又带有社会变革史的种种弊端,诸如绿林精神、民粹主义、沙文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纳粹思想等彼此矛盾的思想,混合成临时管用、所向披靡的冲击波,形成伊索寓言群鸟破网却无法冲破的荒谬局面。正因为荒谬,当“文革”突然终止后,反思和清理“文革”和“文革”时期的极左艺术,不期而然地成了朝野共同的目标。
从批判的角度考察中国当代艺术,1978年星星画会在中国美术馆铁栏外举办的展览,正是对“文革”极左潮流的批判。比如对“文革”艺术“三突出”创作原则和“红光亮”模式的批判,对伪现实主义和伪浪漫主义的批判。当时,中国还处在“文革”阴影的笼罩之中,具有业余性质的星星画展,像一枚重磅炸弹震撼了文化界和艺术界。这种批判来自民间而不是来自专业美术圈,具有讽刺意味和警醒作用。
王克平 《沉默》 木雕 高48cm 1979年
王克平的木雕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他用《偶像》和《沉默》批判“文革”,一面世就引起关注。三十多年来,带有现实批判的作品,有1989年上海李山在中国美术馆洗脚的行为艺术,脚盆中画有美国总统里根的头像。美国人常常以调侃政治人物为乐,李山随后也成了美国艺术界的座上客。这件作品如果画的是中国首脑,很可能会像当年几位湖南画家一样,在天安门城楼用墨汁泼领袖画像而被抓捕。张培力《标准音》,以央视一套播音员邢质斌的截图为画面,质疑几十年如一日的新闻模式。高亢冰冷的央视腔调,播音员如同身穿单衣在北极呐喊,令人产生恐惧的排斥心理。卢昊的有机玻璃装置《花盆》《鸟笼》等,也特别具有警醒作用,可是这些作品的通常命运是被美术馆撤下,被纸质传媒删除。现实批判本来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可是在“文革”十年,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所有知识分子,都是或者都只能是没有头脑的应声虫。在“文革”之后,面对现实批判,艺术界也经常交白卷。
卢昊 《鸟笼》 装置 1999年
二、批判文化
中国的现实问题,都能在文化传统中找到病灶,因而当代艺术一开始就具有反叛传统文化的鲜明意向。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对封闭观念的批判,对从众的集体无意识的批判,对权力至上和金钱至上的批判,对盲目崇洋的文化时尚的批判,一直是当代艺术的重要主题。
徐冰《天书》,借用西夏王朝创立文字的方法,杜撰出无法识别的变形汉字,然后采用线装、蝴蝶装、旋风装、手卷等中国传统书籍的装帧形式,煞有介事地加以装订或直接铺陈。这组规模巨大的作品,似乎在嘲讽盛产印刷垃圾的古代和当代中国。徐冰的另一件作品《鬼打墙》,先用宣纸把长城搨成拓片,然后将拓片挂满展厅的四周,造成直观的封闭空间,用来抨击萎缩的封建文化。徐冰《文化动物》则是对文化殖民的揭示。他找了一公一母两头肥猪,剃光猪毛,在公猪身上印满英文,母猪身上印满中文,让公猪在展厅强暴母猪,结果公母都乐在其中。展厅的地面都是翻开的书籍,用来讽刺理性的无能。
王广义《大批判》,在“文革”宣传画图像中楔进数字和西方文化标志,用时空错位的方式,把一本正经的大批判转化为调侃。作品揭示“文革”的主角们,仍然是当下中国抵制西方的主角。抵制的对象,很多都是席卷中国的美国商品,包括万宝路、可口可乐等。不过金钱世界有容纳反对者的力量。王广义的作品被这些公司高价购买,成为美国商品占领中国的旁证。
谷文达 《碑林-唐诗后译》 装置 1993-2005年
谷文达《碑林-唐诗后译》,雕凿了五十块大型石碑。每块先刻一首唐诗,再刻英语译文,然后以音译的方式,重译为一首汉语诗。比如英语“In the”,翻译成汉语“迎着”,结果变成同原诗内容毫不相干的新诗,再将这首新诗转译成英文诗,造成一堆文字怪胎。《碑林-唐诗后译》以比喻的方式,批判中美文化各说各话、无效交流的尴尬。
石冲的超级写实油画《今日景观》,画一个角铁和玻璃制作的透明牢笼,一裸女在牢笼中手提鸟笼。牢笼周边,贴满工业废弃物品照片的复印件。牢笼中的裸女不是某个具体的模特,而是人类的替身。现代文明这个有形和无形的牢笼,囚禁着人类,如同鸟笼囚禁着飞鸟。
石冲 《今日景观》 布面油画 210cmx175cm
冷军的超级写实油画《世纪风景》,一组四幅,把世界地图或画成一片片焦土,或画成一堆堆锈铁,或画成一处处塑料垃圾,或画成一张病床。它唤起人们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以及现代战争的思考。
魏光庆讽喻金钱世界的作品《金命》,借用命相学的术语,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排列秩序,把金命放在显要的位置,把代表金命的中国青年染成时髦的金色头发。这件作品上过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展现中国人对金钱崇拜的集体情结。
袁哓舫《飞行计划》,将恐怖的美国战机同优美的中国青绿山水画并置,形成反差。王易罡以911后发生的美国军人虐囚事件为题材,画过一组油画,也带有批判的意图。环顾中国当代艺术圈,很难找到从超越的立场质疑美国文明的艺术家。美国文明是当今文明的典范,它笼罩全世界,特别需要被批判,比如它的消费方式,比如用战争和杀戮作为解决国际问题的终极手段,都需要抨击。由于这种批判容易同民粹主义者或口头爱国者的喧嚣搅在一起,由于软骨病在中国当代艺术圈同样严重,绝少有人有胆量批判美国文明的弊端。
三、批判道德
中国旧式道德观往往是不道德的,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比如三从四德,比如为尊者讳,比如无原则的隐恶扬善,还有男女授受不亲之类。它们在文明进程中具有负面作用。经过了上千年道学的禁欲之后,经历了“文革”抹杀情爱的无性时代,道德批判的作品,以打破两性关系的禁锢最具声势。批判旧伦理和张扬人性,西方现当代伦理思想成了直接的参照。霭理士《性心理学》、波娃《第二性-女人》、海蒂《性学报告》,特别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直接或间接地唤起了中国人性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是福是祸,另当别论,但上述名家名著传达的思想,几十年间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两性观。
八五新潮时期,朱新建画了一组古代小脚女人裸体像,引起激烈反应。反对者以郁风为代表,支持者以刘骁纯为代表。朱新建的小脚裸女,不仅画了裸体,言外之意还表示即便在女子裹脚的封建时代,裸体画都未曾被禁止。
刘溢 《我讲镏金苹果的故事》 布面油画 129cmx172cm 1989年
以裸体画或情色画著称的画家,水墨画坛有石虎、李津、李孝萱、海日汗等人,油画界有周春芽、刘溢、黑鬼、魏光庆等人,雕塑界有李象群《慈禧》,李占洋《武松杀嫂》,此外还有马六明等人的身体艺术。
刘溢在1989年展出的《我讲金苹果的故事》,是一群西方裸女拼贴图。由于画中有全裸女子张开双腿对准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为了防止好事者去抚摸或破坏画面,作品旁边自始至终站立着一位表情严峻、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
魏光庆《〈色情误〉注疏》,把《金瓶梅》图像同当代地摊杂志或印刷物中的情色照片合并在一起,揭示了当代色情的市场化风气。
周春芽《性爱》系列、《桃花》系列很直露、很张扬,同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画像砖、春宫图的直露和张扬,遥相呼应。
曾梵志《假面》系列和岳敏君笑面人,揭示的是人格模式之类的广义道德观,引起了批评界的持久关注。
刘建华《彩瓷系列》介于两者之间。他塑造了一批无头而亮丽的美女,一个个靠身体吃饭的不良少女,躺在中式瓷盘中,揭示当代中国人沉湎于食色。这批没有头脑的瓷质女子在广州展出时,受到众多年轻的知识女性的激赏。
王强 《无题》1998年
四、批判信念
对传统的宗教信念和政治信念的批判,尤其是对后者的批判,在当代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当代艺术对资本世界的批判,延展了异化理论。异化理论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变成异己的力量,变成人类的对立面并统治人类。中国艺术家的批判方式更接近第三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比如马尔库塞的理论。三十多年来,受国情的制约,西方思想家的著作被翻译成中文,主要是西马的代表作。它们直接或间接地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支撑。
高氏兄弟对政治信仰的质疑,持续了很长时间。遗憾的是中国人的禁忌太多,社会宽容度太窄,接受心理无比的脆弱,致使政治领袖从来都是被神化的对象,不能被质疑。他们的作品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更没有广泛传播。
艾未未《一亿颗葵花籽》,那些没有内核的瓷籽象征信念空缺的人。如果作者在展出时配上“文革”图片,让没有亲历“文革”的年轻人感受当时的严酷,这件作品就很容易被理解。在此之前,许江画的大面积枯萎的葵园,也是对信念丧失的批判,尽管二者的批判指向可能不同,但都是以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对政治信仰或宗教信仰的反思。
曾梵志 《假面系列五号》 布面油画 180cmx150cm 1995年
隋建国《衣钵》,也是对“文革”信仰的反讽。抽空了的中山装,尽管还捵着一个大肚子,但它的躯体已经在现实中被蒸发了。
展望《第86尊圣像》,集雕塑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为一体。作者先做了86尊彩绘泥塑像,塑造的都是春秋时期名士柳下惠。柳下惠在寒夜将投宿的女子拥入怀中,至天亮没有非礼。这个坐怀不乱的故事,被历代传颂。展望雇人将塑像一尊一尊捶碎,同时录制了捶碎的过程,只留下一尊。最后将碎片装进玻璃柜,同剩下的一尊并列,形成装置。这件作品既有反传统的表象,又有用传统道德制约当代风尚的意向,因为柳下惠是纵欲的当代风尚的反证。
中国当代艺术的批判锋芒,在艺术家或作品中的体现,常常是综合的。比如方力钧的作品,差不多可以列入上述任何一类。把它们分解为四个方面,主要是为了表述的方便。需要提醒的是,当代艺术的批判还缺乏深度,很少有超越当代学术思想的作品。批判的艺术,也不是当代艺术的全部外延。当代艺术完全可以在消解批判中呈现,即以建构的方式表达。旨在建构的当代艺术还有待扩展,它将会成为未来先锋艺术家努力的一个方向。 作者: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