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8月23日,“不想点别的事情,简直就无法思考”在时代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蔡影茜担任策展人,参展艺术家包括芭芭拉·戴维、龚剑、胡昀、李景湖、李燎、源计划建筑工作室、于吉、张新军、赵亮,展出包括建筑介入、综合媒介装置和行为、布面油画、混合材料等多种媒材的艺术作品。
本次展览是时代美术馆2011年的项目“一个(非)美术馆”的延续,是“时代异托邦三部曲”中的第二章。策展人蔡影茜表示,项目延续了上一章自我反思的立场,通过展览制作、公众想象和话语生产,探讨“何谓美术馆”、“怎样认知艺术”、“什么是观看展览的意义”等一系列当代艺术、机构实践中的基本问题。本次展览将延续至10月26日。
展览主题出自戈达尔电影台词
面对“不想点别的事情,简直就无法思考”这个拗口的展览主题,可能大部分观众都无法从字面上去了解到展览的信息。与此同时,疑惑与之俱生:这是否和某些急于表现想法的展览在解说上,引用纷杂文化批评术语“主体性”、“他者”、“解构”、“张力”等做法相同。当观众想通过语言文字去了解展览时,反而掉入语言文字的另一层陷阱。
蔡影茜在开幕式也表达了策划团队在主题命名上所面对的矛盾:“我们也在担心取这样一个拗口的主题是否合适,经过反复的讨论,我们还是坚持这一主题。除了这一主题,我们认为其他的主题没有办法完全体现出这次展览所要展现的内容。”蔡影茜介绍说,“不想点别的事情,简直就无法思考” 来自电影《爱的赞歌》,导演戈达尔借演员之口,道出了认知和思考的矛盾瞬间:当你试图接近某一事物的意义之时,总是不得不先从其他熟知的事物入手。
比如美术馆在探究举办一个怎样的展览时,策划团队的思考将会从“美术馆是什么”、“举办展览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入手,然后一步步接近所策划展览的内容和思想。
蔡影茜认为,这个标题反映了时代美术馆的独特状态:作为第二届广州三年的观念成果,时代美术馆在居民区诞生,以艺术机构的身份参与了居民的社区生活,并提供了一种有别于本土居民日常生活的感知形态。时代美术馆的诞生和存在反映了艺术介入日常生活的全球化现象,而日常生活又将艺术流通和诠释的权威进一步稀释。这种生活和艺术的相互作用,通过拗口的主题,表现了本次展览关于美术馆的反思。
因地制宜的空间线索
实际上,对于展览主题的疑惑会在踏入美术馆的那一瞬间被更直接的疑惑所取代:面对着入口的是一个在广州随处可见的士多店。无论是流动摊架上所贴“两元一瓶”的促销语、整齐摆开的汽水瓶,还是士多店前的塑料桌椅,都强烈地证实了这就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士多店。
士多店不是本次展览以艺术介入日常生活的孤例,就在入口左侧靠墙一字摆着四部电脑,四个少年正在组队打游戏。而在展厅的角落里,静静坐落一座建筑工棚,工棚地板铺上硬纸板,与平时见到的工棚似乎并无两样。
这种取材自生活的艺术题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本次展览的想法,即探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出生在居民区的时代美术馆介入了黄边居民区的生活,此时居民区生活也影响到了美术馆。作为“一个(非)美术馆”的延续,本次展览在概念与元素也与上一个展览有关。蔡影茜表示,“一个非美术馆”的参照物不是艺术系统,而是美术馆周边的银行、店铺、餐厅、住宅楼等等,这是因为美术馆的结构而生发的对于美术馆和周边环境的思考。本次展览的参照物则是时代美术馆旁的黄边路,以黄边路作为贯穿本次展览的空间线索。
所以,展览中见到的士多店、工棚、游戏等作品,皆出于这样的表现考虑。展览中最能表现这一点的,是源计划建筑工作室的作品。他们用步行的方式考察了黄边路周边的环境,并以黄边路为模型,完成了悬挂的镜面装置。整个展览会被投射到半空中的装置。“这样观众走在展厅,投影在镜面上的时候,是另一个意义上的"黄边路"。它自然而然地在最大的空间限度上,让其它的作品和美术馆周遭的环境产生了一种关联性,并且成为一个意外的、规划空间的线索。”(陈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