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开幕现场 左至右:艺术家王茂,林大(北京)负责人王一妃,批评家鲁明军,批评家盛葳,艺术家徐悰
2014年8月30日,在经过长达4个月的展览筹备之后,“WHY ART 2014”之王茂、徐悰双个展终于在林大艺术中心与大家见面。“WHY ART”是林大艺术中心从2014年4月开始筹划的展览项目,旨在发现艺术家本人与自己的艺术有独立思想逻辑的艺术家,作为林大艺术中心的新生力量。
林大艺术中心(北京)负责人王一妃致辞
开幕式上,林大艺术中心(北京)负责人王一妃对“WHY ART”项目进行了简明介绍。“WHY ART”展览项目将设定为每年举办一次的常规展览。它将与媒体联手打造全新的艺术对话专题栏目,从各界发出“为什么”的声音去探索,与艺术家找出疑问、矛盾、绘画本身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他们的艺术作对话,与艺术家擦除新力量的火花。
2014年8月30日是“WHY ART”2014年首届展出艺术家新力量的作品,此次邀请庞茂琨、毛旭辉、李山、夏小万、张慧等为我们推荐了近百名年轻新力量,在百名年轻新力量中邀请了朱朱、鲁明军、盛威等批评家与林大艺术中心团队一同评选出两位艺术家,也是此次林大艺术中心新展艺术家王茂、徐悰。
展览现场 艺术家卢征远(右三)及艺术家徐悰(右二)
王茂的展览主题为“基本覆盖”,他将对绘画的研究作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从自身的角度进行解读和尝试——“绘画作为一种行为来看,它首先是在物体表面用颜色一层层不断进行覆盖的行为”,这是“基本覆盖”的第一层含义;同时,王茂的绘画作品与作品之间又存在着隐含的内在联系,而这种联系也往往呈现在作品之间的覆盖、抽离与叠加的构成之中,形成一种“关联性的覆盖”;另外,由于“覆盖”本身涉及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重叠,它本应该是一个关乎时空的立体多维概念,而这正是王茂对“基本覆盖”的第三层理解。
出身于舞台设计专业的王茂对绘画有着异于同人的理解,他将绘画本身看作是一种关系,而非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和再现。这相当于是一种理性思考的工作,他有意抽离真实的形态、抹掉线索,为下一个语句埋下伏笔的同时又拆减掉一些必要的联系。
展览现场 王茂接受媒体采访
王茂展厅现场
正如批评家鲁明军所言,“王茂的绘画逐渐远离了经验和观念的束缚,有时还有意地预设某个形式句法或叙事线索,以序列的方式展开这一重塑的过程。因此对于王茂而言,覆盖并不是将自己逼至一个狭仄的形式、视觉境地,而是在释放诸种有关个人经验和主体意识的可能。“
展览现场
徐悰展览现场
徐悰的展览以“画景画皮”为题,她以景致的呈现作为一个表象的出发点,实则以此诠释自己对绘画的看法和体悟。因而,绘画本身不关注对细节的描绘和刻画,而旨在关乎自我绘画语言的探索和完善。这就不难理解“画景画皮”的用意了——景象内容就如同一张“皮毛”,而隐藏在其下的才是艺术家真正的意图。
徐悰的作品习惯展现某一景观的一个部分,揭示大范围中的局部结构。她在作品中设置一种看似正常又能在细节处见矛盾的气氛,这种感受来自生活的环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历史遗迹和现代文明的巧合并置,这种并置并不是精心设置的,看似习以为常,其实内里包含着一种违和感,而这种违和感每天都充斥着我们的视野,更是一种静默的暴力。
王茂作品前
在谈及《颐和园》系列的创作时,徐悰表示,“我从小在四合院长大,因而对雕梁栋柱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加之有一次游走颐和园,偶然抬头看到那绿柱白墙的结构,便一下子被吸引了。我有意将那上面的装饰和细节剔除,留下那种最纯粹的结构,这才是我想要的,这也是一种提炼自我逻辑的方式。”
批评家盛葳在谈及徐悰作品时表示,“徐悰的抱负不是风景和兴趣,而是背后的逻辑与视觉的结构。作为形象的景致以风景之名被组织在一起,作为形式的它们因结构秩序而彼此契合。故而,景者,形之皮也;形者,画之皮也。”
徐悰作品前
徐悰展览空间
在谈及对本次展览项目“WHY ART”的理解时,两位艺术家有着各自的考量:王茂认为这正是他绘画的出发点——去研究和回答“为什么做艺术”。“绘画早已被宣判死亡,那我们为何还要继续创作,我们能够如何继续绘画,如何让绘画起死回生——这些都成为我绘画的出发点,这些问题令我的工作变得更加扎实、明确,”王茂如是说道。而徐悰则表示,“绘画创作是一种过程,我们从最开始的‘画什么’,到‘怎么画’,再到‘为什么画’,这是一个很紧密相关的发展线索。对于我来讲,画画是件太开心的事情,绘画之于我就是一种习惯。”
“WHY ART”并不是否定艺术,而是对艺术未来的探索,是对绘画本身的回归,是对艺术家新力量的一种判断衡量,也是林大艺术中心对画廊和艺术家的期许与定位。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5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王茂 红白条纹布80X120布面油画2013
徐悰-颐和园6,120X150cm布面丙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