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Photo Credit:Arun Sehrawat,Tehelka,Image Courtesy :Artist and Arario Gallery
8月末,阿拉里奥画廊在上海重新开放中国空间,选择苏博德·古普塔(Subodh Gupta)作为开幕展。这是位标签鲜明的艺术家:印度,不锈钢饭盆头骨,屌丝逆袭“香蕉人”美女,“德里的达明·赫斯特”。也许,的确正如古普塔本人所说:“人们总是更关注那些大尺寸的作品。”
厨房是生活的根本
“民以食为天”。人要生存,就得吃饭;要吃饭,就得赚钱。人人要赚钱吃饭,这种需求推动了人与人之间对彼此的需求和联系,乃至形成了社会。可以说,厨房,那是生活之根本。食物、烹调,乃至厨房,正是苏博德·古普塔作品中最常见的元素。这位艺术家曾画过一系列油画,描绘自己吃完饭后的餐具和剩饭。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就是把不锈钢饭盒、水罐、锅等各种不同功能的厨房容器堆叠在一起闪闪发亮。“作品的材料会为作品发声。应该说,当你看一个雕塑时,你看到的实际就是它的材质。我使用的材料能够帮助我表达我想通过作品表达的东西。”古普塔说,“不锈钢在印度非常常见,差不多80%家庭一日三餐都使用不锈钢容器。我也常常会用到食物、烹饪方面的元素,这样的元素离我非常近,离我的作品非常近。” 一大摞一大摞的金属厨具,在西方人看来像珠宝一样闪闪发亮,但我们看到这些雕塑,会想起自己幼年物资相对匮乏时,家里吃饭,一桌子摆的都是这些好洗、便宜、摔不碎的不锈钢餐具。“我希望通过作品描绘人类的存在,描绘我成长和经历过的事物。在我脑海中,我们国家平民大众的根本特质就这么杂乱地和食物、生存、居住环境(尤其是厨房)联系起来。”古普塔的作品,总结起来非常简单,就是“生活”。
古普塔致敬前辈大师的新作《这不是一座喷泉》
从小希求“不同”
“小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成为艺术家。”这位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印度艺术家坦白地说。 1964年,古普塔出生在印度东北部的比哈尔,这是印度这个人口负担繁重的国家中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古普塔是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13岁时,他的父亲去世,由比他年长十几岁的哥哥负担起家庭的开支。不过,古普塔的生活还算得上稳定。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在铁道部门工作,国家公务员,在印度算得上令人艳羡的工作,铁道部还为职工家属提供游泳池、休闲俱乐部,每天都放映电影。电影,也许为古普塔打开了创造力的大门。 “在一个工人阶级的家庭中,没有人会告诉你如何超脱为口粮奔波的辛劳。我一直知道,我想做些不同的事情,不过完全想不出来该做什么。”为了做些“不同”的工作,古普塔进入了当地的剧院。在给剧院画海报时,有人看他好像还很有绘画天分,建议他要不要去念念美术学院。“要在比哈尔找一家既合适又不算浪费时间的艺术学院,那可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不过,为了说服家人自己在上学,没有不务正业,古普塔还是半不甘心地上了比哈尔的巴特那艺术学院。结果,生活真奇妙,毕业十几年后,古普塔成了全世界最知名的印度当代艺术家。
古普塔在上海阿拉里奥画廊开幕展上展出的新作《无题(金色土豆)》
为什么人们喜欢说古普塔是“德里赫斯特”?
说起古普塔,人们常常将他成为“德里的达明·赫斯特”,有时也有人说是“新德里的”或是“印度的”。如今已经很难说清最初是哪个撰稿人用了这个形容,有人说是《卫报》记者,有人说是印度当地媒体。公开称某艺术家为另一人的翻版,无疑是一件非常武断的事情。不过,我们的确能从古普塔身上看到一些赫斯特的影子。古普塔有两件非常著名的作品,2006年的大型雕塑《非常饥饿的上帝(Very Hungry God)》和2008年的《大脑停转(Mind Shut Down)》,都是用金属器皿组成的头骨,使人想起赫斯特的钻石头骨作品。古普塔从艺术学校毕业后搬到德里,遇到自己的太太,生长在英国的印度裔艺术家巴尔提·卡尔(Bharti Kher)。1999年,他在日本遇到法国策展人Nicolas Bourriaud,由他介绍到法国南部的塞特当代艺术中心展览,之后愈发得到西方艺术界认可,在亚欧美各大美术馆展览,并与豪斯&沃斯画廊合作。2008年一年间,他有三件作品在拍场上成交价突破100万美元,大雕塑亮相巴塞尔艺博会。虽然之后这股热度有所下降,但古普塔仍是印度当代艺术家中最吸睛的名字。在这次采访中,古普塔回避了“作为知名艺术家如何平衡创作和市场”的问题。不过,他曾在接受法国《Le Point》采访时说:“金钱,是表达成功的方式之一。当然也有那种很伟大的艺术家,但是没什么钱。我很幸运,能同时得到赞赏和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