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 展览
- 讲座
- 笔会
- 拍卖
- 活动
《海上花》是李磊至今最大的个展,始于 2007 年开始创作的同名系列绘画。最初,他创作了一系列与禅有关的花朵,反映他精神内容的图像,他希望创造出“花朵盛开到极致之时,也是它凋零之始”的感觉。
李磊是不多见的能够从批评的角度阐释自己作品的艺术家,于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的“海上花——李磊抽象艺术展”开幕前后,他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中,花了五天时间向潜在的观众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何为抽象艺术。这也许可以归因为他从未接受过学院教育,在自学的过程中,书本是他非常重要的老师,他不是事后拿理论去包装作品,相反,理论在他作品的形成和演变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无疑对李磊从具象绘画转向抽象艺术产生了不小影响。“客观物象损毁了我的绘画”,康定斯基的这一著名结论源于他的个人经历。一次是某一天暮色降临时,他完成写生,回到家中,看见房间里有一幅难以描述的美丽图画,“除了色彩和形式之外,什么也没看见”。走近之后他发现这就是自己的作品。第二天他试图在日光下重现前一天的效果,却一无所获。另一次,康定斯基在莫斯科举办的法国印象派画展中看到了莫奈的《干草堆》:“然而我却无法辨认出那是干草堆……我感到这幅画所描绘的客观物象是不存在的。”但是这幅画紧紧抓住了他,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使他再次怀疑客观对象是否应该成为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康定斯基那里,抽象艺术并非仅仅基于抽象的理论,也少不了感性的触发。这同样是李磊的观点。
他说:“艺术没有什么玄的东西,就是凭你直观的感受。”并且他在开始对抽象绘画的探索之后,还始终坚持户外写生,使自己葆有敏锐的感受力。“写生就是直接从自然、社会中发现活的东西,吸取最新鲜的东西,用客观的东西来激发我主观的呼应,这种呼应带有一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恰恰使我的思想和情感保持新鲜。
《海上花》是李磊至今最大的个展,始于 2007 年开始创作的同名系列绘画。最初,他创作了一系列与禅有关的花朵,反映他精神内容的图像,他希望创造出“花朵盛开到极致之时,也是它凋零之始”的感觉。这些画无论在色彩上还是动势上,都表现出剧烈冲突的状态,是那种大悲大喜同时迸发的感觉。在李磊自己看来,这个系列既可以是《离骚》、《九歌》,也可以是《命运交响曲》或《欢乐颂》,他通过把绘画精简到只剩色彩和线条,以此思考的却是整个世界乃至宇宙的大命题。作为中华艺术宫副馆长,李磊平时要处理大量琐事,在退回一个人的艺术世界时,走到另一个极致似乎也是理所当然,是他的感知对他发出了从日常和琐碎中跳脱出来的呼唤。他说这些作品可以被命名为“纽约花”、“伦敦花”,但既然是在上海画的,就叫“海上花”吧,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开出的花。
除了绘画与根据展厅空间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之外,展览还呈现了李磊不少诗作。尽管当策展人提出把诗与画并置时,他并不同意,“因为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但我倒是挺喜欢这样一体两面的安排。由于他赋予了自己的抽象绘画十分宏大的意义,诗反而成了相对具象的东西,为观展人提供了某种参照。如果艺术最重要的是感受,或者说不可或缺的是人的感受,那么如果有人在参观《海上花》时,从个人的体验出发只看到了“热和汗搅出的稠糖/满目黏厚的色彩”,也没什么不好的。(阡陌)